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3616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一期初考试学年度下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一期初考试 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 505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共分,共 757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合题目要求的。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2014 年 9 月 12 日证实,太空探测器“旅行者 1 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 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为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

2、层次图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2. 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答案】1. A 2.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天体系统层次。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 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又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了银河系;银 河系外还有许

3、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它是人类目 前所认识的最高级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由此判断左侧方框为总星系、甲为银河系、 乙为太阳系、丙为地月系、丁为地球或月亮。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 甲处。故答案选 A。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故 A 不符合题意; - 2 -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故 B 不符合题意;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产生适合生 命生存的大气,故 C 正确;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4、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 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 内部条件: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 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 ;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 2016 年 10 月 9 日,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在距地面约 370 km 的轨道成功对接后高 速运行,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 读图甲、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3.

5、 “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 星是 A. 金星、木星B. 水星、金星 C. 火星、木星D. 金星、火星 4. 此类太阳活动出现在图乙中的 A. 层B. 层C. 层D. 层 5. 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 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B. 信鸽迷失方向C. 指南针失灵D. 全球变暖 【答案】3. B 4. A 【解析】 试题分析: 【3 题详解】 “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轨道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行星,水星、金星,B 对。位于地球轨道之外的行星没有凌日现象,A

6、、C、D 错。 - 3 - 【4 题详解】 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温度较低,是太阳黑子活动,A 对。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讯 的是耀斑活动,B 错。出现在太阳外部大气,C 错。以 11 年为一个活动周期,D 错。 【考点定位】太阳系结构,地内行星,太阳活动及对地球影响。 下图为北半球局部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 图中各点坐标表示正确的是 A. (60N,20E)B. (40N,30E) C. (10N,20W)D. (60N,20E)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约等于两地之间纬线长度的一半 B. 两地之间的经线长度比两地之间的经线长度短 C.

7、 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等于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 D. 图中阴影 a 的实际面积等于图中阴影 b 的实际面积 【答案】6. D 7. A 【解析】 图中经纬度间隔相同,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经度向东增大是东经,减小是西经。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 半。经度间隔相同,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约等于两地之间纬线长度的一半。 【6 题详解】 根据图示经度纬度,图中经纬度间隔相同,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经度向东增大是东经,减小是西经。图中 各点坐标,点(60N,20W),A 错。点(40N,40E),B 错。点(0N,20W),C 错。点 (60N,20E),D 对。 【7 题详解】 图中位于 60纬线上,位于赤道上,

8、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经度间隔相同,两地之间 的纬线长度约等于两地之间纬线长度的一半,A 正确。两地之间的经度间隔与两地之间的经度 - 4 - 间隔相同,经线长度相同,B 错误。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小于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C 错误。纬度 越高,纬度长度越短,图中阴影 a 的实际面积小于图中阴影 b 的实际面积,D 错误。 第 22 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的主体建筑日出东方酒店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 畔。读“日出东方酒店景观图” 。 回答下列各题。 8. 景观图中太阳能电池板 A. 建在雁栖湖大坝南坡B. 冬春季节发电量最大 C. 阴天时无法正常工作D. 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大

9、 9. 采用太阳能发电对当地的影响是 A. 降低用电价格B. 大量占用耕地 C. 改善能源结构D. 增加电能消耗 【答案】8. A 9. C 【解析】 【8 题详解】 该地位于北京市南坡为阳坡,故 A 项正确;夏秋季太阳能资源丰富,发电量大,故 B 项错误;阴天时用储存 电量供电,故 C 项错误;受太阳活动影响小,故 D 项错误。 【9 题详解】 太阳能发电发电量小,对电价影响小,故 A 项错误;主要分布在湖边,不会占用大量耕地,故 B 项错误;太 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无污染,可以改善当地能源结构,故 C 项正确;不会增加电能消耗,故 D 项错误。 10.读从宇宙空间拍摄的地球和月球照片,专家

10、认为,地球也应像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 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探究其原因,主要是 - 5 - A. 月球阻挡B. 地质作用改造 C. 地表布满岩石D. 地表水体覆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地球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应有许多陨石坑存在。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原因主要是地质 作用改造,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被石块、水体掩埋、遮挡,不是消失的原因。 【详解】专家认为,地球也应像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 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地质作用改造,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B 对。月球阻挡不是地球上形成的许多陨石坑消 失的原因,A

11、错。地表布满岩石,地表水体覆盖能遮挡视线,不是许多陨石坑消失,很少发现的原因,C、D 错。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11. 图中所示 ABC 分别为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2. 下列对 C 圈层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A. 岩石圈就是地壳B. 软流层属于地壳 C. 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D. 整个岩石圈都是生物的生存空间 【答案】11. D 12. C 【解析】 【11 题详解】 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据图中各圈层的特点可知,ABC 代表的圈层分别是生物圈、水圈、岩石圈,故 D 项正

12、 确。 【12 题详解】 - 6 - 据上题可知,C 圈层代表岩石圈,岩石圈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故 C 项正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 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故 A、B、D 项错误。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 19 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 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 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 ,回答下列各题。 13. 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 B. 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 C. 一般只出现在夜晚 D. 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14. 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13、 A. 到达地面的减弱 B. 被大气吸收的减弱 C. 到达地面的减弱 D. 射向宇宙空间的增强 【答案】13. D 14. A 【解析】 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3 题详解】 读图,是太阳辐射,其中能量最强的是可见光部分,A 错。是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B 错。是大气逆辐射,白天晚上都存在,C 错。是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主 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D 对。故选 D。 【14 题详解】 - 7 - 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使到达地面的减弱,削弱太阳辐射,A 对。被大气吸收的增强,B 错。大气吸收 热量多,到达地面的也会增强,C

14、错。大气截留、热量多,逆辐射回地面的热量多,射向宇宙空间的减 弱,D 错。故选 A。 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 ,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 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图中曲线中 A. 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 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 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 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16. 影响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 云量厚度B. 地势高低 C. 正午太阳高度D. 植被状况 17. 近 50 年来,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 云量增加B. 气候变暖 C. 环

15、境污染D. 人口增加 【答案】15. D 16. C 17. 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太阳辐射的影 响因素,需要抓住图中关键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5 题详解】 - 8 - 由图数值最大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其次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绝 大部分可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图中低纬度数值小高度数值大的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因为高纬度冰雪 覆盖,反射率高,因此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表示云层反射太阳 辐射量,表示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D 正确,其余选项错

16、误。 【16 题详解】 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辐射越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辐射越小。 C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17 题详解】 近 50 年来,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冰川面积缩小, 反射太阳辐射减少,B 对。云量增加、环境污染、人口增加不是高纬地面反射减少的主要原因,A、C、D 错。 【点睛】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没有受到大气削弱,能量最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由赤道向两极递 减。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冰川面积缩小,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大气直接削弱的太阳辐射很少。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 下图所示。 完成下列各题。 18. 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A. 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