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3574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54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2018 级高一下第一学月考试级高一下第一学月考试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4848 分)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 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 1.51.5 分,共分,共 4848 分。分。 ) 1.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五耕五耨(锄草) ,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滋润的土壤)必得, 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 。 ”这说明

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精耕细作 B. 男耕女织 C. 刀耕火种 D. 土地国有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五耕五耨(锄草) ,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说明对土地要勤耕勤除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 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男耕女织,故 B 项错误;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生产特点, 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 C 项错误;土地国有是土地制度,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D 项错误。 2. “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上下相诈,公田不治。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 分封制的崩溃B. 商品经济繁荣 C. 井田制逐步瓦解D. 土地私有制确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

3、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公田不治” ,等结合教材即可得知此其为井田制的瓦解,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瓦解的状况,没有反映出 分封制的状况、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故 ABD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井田制的瓦解 3.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 “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 “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 2 - 由此可以得出: A. 甲骨文以记载手工业为主要内容 B.

4、 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C. 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政策 D. 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殷墟是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殷墟甲骨文中记载了春夏秋冬作物生长的情况,判断 D 项正确。甲骨文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排除 A 项。B 项说法本身错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 原始社会。C 项理解有误。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 4.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 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 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 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 D.

5、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工商食官”是指西周时期手工业者和商人由官府供养,当然手工业者和商人生产经营的成果全部归 政府所有,说明当时的手工业被官府垄断,答案选 D;B 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A 项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C 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工商食官”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进行思考。 5.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未利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其反应的直接 思想是: A. 重农抑商B. 富国强兵 C. 稳定社会秩序D. 维护地主利益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的能力。 “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未利怠而 贫者,举以为收孥(奴).”直接表达重农抑商思想,故选 A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 3 - 6.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 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 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 A. 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B. 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C. 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 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答案】B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并逐渐推广,汉朝时期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制 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了前代

7、。从题干中的“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来看,表明当时铁制工具运 用广泛。故答案为 B 项。汉代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因此不可能鼓励私人铸铁,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提到政治 环境,排除 C 项;中国古代从商鞅变法以来,历代都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 D 项。 7.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 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B 【解析】 西汉文景时期,百姓

8、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 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 “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 B;汉代推行重农抑商 政策,故排除 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 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 ,故排除 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题目主要涉及到了西汉经济领域的诸 多概念,如实物田租和货币人头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自耕农经济等,考生需要准

9、确理解这些重要概念, 才可以由题干信息推论出答案,思维含量较高。 8.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田者,名为雇工。 ”对该 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最早开始于西周时期的井田制 - 4 - B. 体现古代农耕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C. 土地兼并是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D. 租佃现象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农村中的租佃关系。依据材料可知,这体现的是农村中的土地租佃关系,结合所学可知,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土地买卖成为合法现象,地主阶级利用政治和经济特权兼并农民 土地,失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劳动力充当佃户或雇工,

10、形成了农村中的租佃关系,所以土地兼并是 形成该现象的原因,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井田制下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不存在租佃关系; B 选项错误,自给自足指的是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而进行生产,材料中体现的是农村中租佃 关系的出现,并未体现自给自足的特点;D 选项错误,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 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9.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

11、革命”的 史实是( ) A. 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 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D. 生活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 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选项 B 符合题意;而选项 A 不对,因为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不 可能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选项 CD 不对,因为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生产领域出现手工工场是在明清时期, 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 10.唐朝前期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列可以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A. “十家之聚,必有米

12、盐之市” B.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 “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复张晓市” D. “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 5 -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AC 反映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是在宋代开始;B 不对,草 市在东晋南朝时期出现,而且是指农村集市;D 符合题意,反映唐朝时期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仍有严格限制。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 点评:宋以前: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特点:设置在县治以上的城市;市、坊严格分开;官府设市 长和市令管理;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 11.有研究表明,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

13、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 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 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B.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C. 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D. 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答案】C 【解析】 材料“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 ,其前提条件是粮食的增长能够满足 人们生活的需要,故选 C;中国古代以农为本,重视粮食作物的种植,排除 A;D 是发展的原因,D 是在鸦片 战争之后,排除。 12.宋代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但大土地所有者在遇到水旱灾年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主动减免 田租、给佃户提供种子,他们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在于 A. 担心佃户因负担过

14、重而放弃续租 B. 具有富则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C. 防止流民增多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D. 宋代佃户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于地主 【答案】A 【解析】 宋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宋代土地租佃的性质是一种契约关系,佃农的法律地位相对 于以前有较大提高,地主对农民的控制进一步削弱,因此佃户负担过重有可能放弃续租,故答案为 A 项。 B、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 项应当是统治者而不是地主考虑的问题,排除。 13. 资料记载元月十五日,京城中几个主要佛寺竞相举办法会,吸引人群;大街上百姓提灯游行,争奇斗艳, 四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

15、描述的景象最 可能发生于( ) - 6 - 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清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市 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只有经过皇帝的诏书才能自由上街;联系中国馆古代城市的发展史实可知,宋代后政府 就不在严格限制了,所以材料中现象出现在唐代或者以前。故此题应选 B 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城市 点评: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建设产生的影响:影响着人口迁移的流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 不断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扩大。伴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城市逐渐由北方内陆向南方、东南沿海 一带发展。影响

16、着城市布局的变化。从曹魏开始,在城市建设中有了明确的规划,城市的中轴线出现,城 市的主体宫城在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左右对称,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城市设计理想。 14.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 80 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 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 王博物馆你可能: A. 看到有粉彩瓷器 B. 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C. 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 D. 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田 【答案】C 【解析】 南越王国是秦汉之交的边际小国,生产力发展较为落后,铁制农具尚未出现,故选 C;元朝时期才出现青花 瓷,排除 A;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才比较繁盛,广州应在此时成为重要港口,排除 B;曲辕犁在唐代北方地区 出现,排除 D。 点睛: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部门众多,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精湛,深受世界各个国家的欢迎,成为代表中国 先进文化的重要象征,尤其是丝绸,瓷器,青铜器等最具世界影响力。高考对其的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