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3547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新津中学高一下期新津中学高一下期 3 月月考地理试题月月考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 2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本题共计(本题共计 303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分 ,共计,共计 6060 分分 ) 2018 年某省出生人口 92 万人,人口出生率 11.05;死亡人口 58.3 万人,人口死亡率 7.01;自然 增加人口 33.7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4.04。 据

2、此回答下面小题。 1. 关于该省人口增长模式是( ) A. 原始型B. 传统型C. 过渡型D. 现代型 2. 根据材料计算,该省人口统计为( ) A. 2017 年年初人口为 8325 万B. 2017 年年末人口为 8325 万 C. 2018 年初人口为 8400 万D. 2018 年年末人口为 8400 万 3. 该省简称为( ) A. 皖B. 赣C. 粤D. 川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 2018 年我国某省的人口变化状况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人口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 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第 1 题涉及到了人口增长的四种

3、模式,在做题时一定要熟知这四种人 口增长模式的特点;第 2 题在做题时注意运用材料的数据和年份;第 3 题的解题关键是建立在第 1 题和第 2 题得出正确答案的基础之上。 【1 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省在 2018 年无论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还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处在极低的水平且目前我国整 体已经进入了“三低”的人口增长模式,在我国境内没有可知该省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型即选项中所 给的现代型,可知 A、B、C 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D。 【2 题详解】 先把材料中的“”换成“%” ,可知该省的人口出生率在换成“%”的情况下为 0.01105%,根据所学知识可 - 2 - 知 2018

4、年的人口出生率应该是 2017 年年末的人口总数比上 2018 年的新生人口总数再乘 100%,那么首先可 以排除 A、C、D 三项;832500000.01105%,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B。 【3 题详解】 根据第 2 题的选项可知该省 2017 年年末的人口总数应该是 8325 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18 年年末皖的人 口才达到 6200 多万,因此 A 项错误;2017 年年末赣的人口总数为 4600 多万,因此 B 项错误;2017 年年末 粤的人口常住总数 1.1 亿左右,因此 C 项错误;2017 年年末四川的人口总数为 8325 万,因此选 D。 【点睛】本题组在解题时一定

5、注意材料中所给的数据和年份,尤其是材料中题提到的和人口增长有关的增长 率的问题,不要误把“”看成“%”了,这样以来容易造成错误;第 3 题的解题关键是对四个选项中的省 份近年来的常住人口数量有所了解。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4. 甲图显示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 总量呈下降态势 B. 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 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5. 【小题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 10%或65 岁人口达 7%,则可视为进入 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 1990 年以前

6、 B. 19902000 年之间 C. 20002004 年之间 D. 2004 年以后 【答案】4. B 5. B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4 题详解】 读图该省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死亡率基本不变,但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故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但 - 3 - 仍为正,说明人口总数还在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放慢。 【5 题详解】 读乙图资料,1990 年的老年人比重为 5.59%,未达到老龄化;但 2000 年的老年人口比重为 7.47,已经超过 老龄化指标,说明在此期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下图为 19502010 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下

7、面小题。 6. 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19502010 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 19501970 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 1990201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 1950197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7. 图中代表亚洲的是( ) A. B. C. D. 【答案】6. D 7.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世界人口变化的相关知识, 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图中左侧纵坐标代表人口出生率(和该坐 标相平行的坐标代表人口增长率) ,横坐标代表人

8、口死亡率(和该坐标相平行的坐标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 , 另外,图中的四个序号的所在位置要搞清,这是解题一个关键点之一。 【6 题详解】 1950 年世界人口死亡率 25,出生率 45,1970 年的死亡率为 15,出生率 39,因此可知 A 错;1950 年到 1970 年死亡率下降幅度 10,为最大,因此 B 错;1950 年2010 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先升后降,因 此 C 错;1950197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19上升到 23,因此本题 D 正确。 【7 题详解】 - 4 - 非洲人口出生率最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最高,故为非洲人口变化过程;欧洲人口出生率最低,死 亡率较低,自然增

9、长率接近零增长或负增长,故为欧洲;1950 年以后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独立, 政治上较稳定,出生率仅次于非洲,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死亡率减少,自然增长率 仅次于非洲,故为亚洲;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均为发达国家,其出生率较低,死亡率也低,自然增长率 也低,故为北美洲。可知 A、C、D 错误,因此 B 项正确。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对题中的坐标图各个坐标轴所代表的指标要搞清楚,另外对 19502010 年的年 份变化所对应的各种符号要搞清楚。第 1 题容易误选为 B 项。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中国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一般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 发达地

10、区,由内地流向沿海和工矿区。2018 年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 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86 亿人,比 2017 年末减少 450 万人;其中流动人口 2.41 亿人,比 上年末减少 378 万人。 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8. 中国历代人口迁移与经济、战争和自然灾害密切相关。下列人口迁移使得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的是( ) A. 安史之乱B. 湖广填四川C. 靖难之役D. 闯关东 9. 下列省区人口大量流动符合经济流动为主的是( ) A. 到B. 到C. 到 D. 到 【答案】8. A 9.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人口迁移的材料为背景,

11、考查了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 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第 1 题涉及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要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规模较大的人口迁移的 背景有所了解;第 2 题要对所给的四个省份的轮廓图以及所对应的省份名称有掌握。 【8 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我国的人口以及经济重 - 5 - 心完成了从北方向南方的转移,唐代发生于北方的安史之乱使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安史之乱和我国南方 人口首次超过北方人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A 项正确;湖广填四川,是发生于我国东西方向上的人口迁移, 因此 B 项错误;靖难之役,对我国古代的人口迁移影响很小,因此 C 项错误;闯关东的

12、人口迁移主要发生于 我国北方内部的人口迁移,不涉及南方,因此 D 项错误 【9 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河南省的经济水平整体要高于江西省,因此河南的人口不可能向江西大量迁移,因此 A 项 错误;福建省属于沿海省份且其外向型经济较强,因此其人口不可能大量向四川迁移,因此 C 项错误;河南 的经济整体水平虽然高于四川,但是两个省份都属于内陆省份且二者地理距离较远迁移阻力较大,因此四川 的人口也不可能大量向河南迁移,因此 D 项错误;江西属于内陆省份其经济较为落后,福建属于沿海省份其 外向型经济水平较高且其紧邻江西省,福建有可能会吸大量的江西人口流入,因此 B 项正确。 【点睛】第 1 题的解题关

13、键是要对题中的选项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造成的影响有所了解,尤其是安史之乱对 我国古代的人口空间分布造成影响有所了解。第 2 题容易误选为 D 项。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经 济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 水源、土壤和气候反映出来;社会经济条 件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交通和历史等因素反映出来。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0. 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气候B. 水源 C. 经济发展水平D. 交通 - 6 - 11. 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 193

14、5 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黑河腾冲一线” 。 导致“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B. 地形 C. 经济发展水平D. 历史 12. 四川与西藏自治区大致位于同纬度,但环境人口容量四川远远大于西藏,其主要差别是( ) A. 自然资源B. 开放程度 C. 消费水平D. 文化观念 【答案】10. A 11. C 12. 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的人口分布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我国的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 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胡焕庸线又叫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线,要对该线东西两侧的人口密度差异和 导致这种差异原因有所了解。

15、 【10 题详解】 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条件较差,该区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气候高寒,太阳辐射较强, 对人体健康不利,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 A 项正确;青藏地区是很多的发源地,水源较为丰富,因 此 B 错;题干强调的是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C、D 项都是社会经济因素,因此 CD 错误。 【11 题详解】 导致“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黑河腾冲一线西侧是我国西 部地区的主体部分,该区域社会经济较为落后,而该线东侧是我国中东部的主体区域,该区域社会经济较为 发达,该线东侧经济较为发达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强,西

16、侧由于经济较为落后,人口 大量前往了东部地区,因此 C 正确;气候和地形对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的影响较小,但不是导致该线东西 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 A、B 错误;历史对该线东西两侧的人口密度差异几乎无影响,因此 D 项错。 【12 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自然资源是制约一个地方人口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西藏地区除了太阳能资源以外其他自然 资源都不及四川,因此 A 正确;开放程度、 消费水平 、文化观念虽然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一个区域的 人口容量,但起不到决定性的影响,因此 B、C、D 错。 【点睛】本题组的第 1 题容易误选 C 项;第 2 题容易误选 A 项;第 3 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牢固掌握相关基础知 识。 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所有关 2020 年成都市单一要素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见下表。读上述材料回答下面小 - 7 - 题。 13. 根据材料,成都市环境人口容量为( )万 A. 1734B. 1512C. 1315D. 1485 14. 下列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