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3544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6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2017-2018 学年风陵渡中学高一年级月考学年风陵渡中学高一年级月考 物理试题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 C.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二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相等 D. 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基础 【答案】C 【解析】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 A 正确; B、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

2、,故 B 正确; C、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相等,故 C 错误; D、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基础,故 D 正确; 错误的故选 C。 2.如图所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 F1与 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通过一段位移的过程中,力 F1对物体做 功 4 J,力 F2对物体做功 3 J,则力 F1与 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 A. 7 JB. 1 JC. 5 JD. 3.5 J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功是标量,求合力对物体做功的应为各分力做功的和,各分力做的功之和为 7J,故 A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标量求和、功的概念 3.如

3、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一个物体,若汽车和被吊物体 在同一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 和v2,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2 - A. 物体做勾速运动,且v2=v1 B. 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2v1 C. 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2v1 D. 物体做减述运动,且v2v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小车的运动可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两个运动,结合几何关系,及三角知识,即可求解。 【详解】设两段绳子夹角为 ,由几何关系可得 v2=v1sin,所以 v1v2,而 逐渐变大,故 v2逐渐变大, 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是加速运动,故 ABD 错误,C 正确。

4、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 ABD。 【点睛】考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正确将小车的运动按效果进行分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两个物体沿 着绳子方向的分运动的分速度是相等的。 4.若有一艘宇宙飞船在某一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其周期为T,引力常数为G,那么该行星的平均密 度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可以列式求解出行星的质量,进一步求出密度。 【详解】飞船绕某一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 根据,联立可得:,故 B 正确,ACD 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环绕行星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其公转周期平方与行星平均密

5、度的乘积是一个定 值。 5.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距地心距离为地球半径 6 倍的地方其重力加速度为( ) A. 6gB. 36gC. g/36D. g/6 【答案】C 【解析】 根据:和,联立可得:,故 C 正确,ABD 错误。 - 3 - 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A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到斜面上B点 所用的时间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 AB 之间的距离为 L, 则: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Lsin= 联立解得:t= ,故 B 正确; AC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 【点睛】解决平抛运动的方法是把平抛运动分解到水

6、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去研究,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两个方向上运动的时间相同。 7.如图所示,高为h1.25 m 的平台上,覆盖着一层薄冰现有一质量为 60 kg 的滑雪爱好者,以一定的初 速度v向平台边缘滑去,着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 45(重力加速度g取 10 m/s2)由此可知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 滑雪者离开平台边缘时的速度大小是 5.0 m/s B. 滑雪者着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是 2.5 m C. 滑雪者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0.5 s D. 着地时滑雪者的瞬时速度为 5 m/s 【答案】D 【解析】 - 4 - 根据 h= gt2得 ,竖

7、直分速度 vy=gt=100.5m/s=5m/s,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 滑雪者离开平台的初速度 v0=vy=5m/s,故 AC 正确滑雪者着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 x=v0t=50.5m=2.5m,故 B 正确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着地时滑雪者的瞬时速度,故 D 错误此题选择错误视为选项,故选 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 题 8.洗衣机的脱水筒在工作时,有一衣物附着在竖直的筒壁上,则此时( ) A. 衣物受重力、筒壁弹力和摩擦力作用 B. 衣物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摩擦力提供 C. 筒壁的弹力随筒转速的增大而减小

8、D. 筒壁对衣物的摩擦力随筒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对衣物受力分析可得,衣服受到地球施加的竖直向下的重力、筒壁的施加的垂直于桶壁指向轴 线的弹力和沿着桶壁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故 A 正确; B衣服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筒壁的弹力。竖直方向上衣物的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故 B 错误; C衣物附在筒壁上随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衣物的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筒壁的弹力F提供衣物的向心 力,得到F=m2R=m(2n)2R,可见。转速n增大时,F增大,故 C 错误; D由于衣物竖直方向上没有加速度,衣物的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则知筒的转速增大时,摩擦力不变,故 D 错误。 二、

9、多选题二、多选题 9.下面四幅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对提包的拉力做功的是( ) A. 将包提起来B. 站在水平匀速行驶的车上 C. 乘升降电梯D. 提着包上楼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小新将包提起来了,提包受到了向上的力的作用,并且提包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根据 - 5 - W=FS 知,故拉力做功,故 A 正确; B因为小新站在水平匀速行驶的车上,小新提着包,提包受到了向上的力的作用,但是提包没有在力的方 向移动距离,故拉力没有做功,故 B 错误; C小新乘升降电梯,提包受到了向上的力的作用,在提包的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故提包的力做功,故 C 正确; D小新提着包上楼,

10、手提着包的力上向上的,提包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故提包的力做功,故 D 正确。 10.质量为 2 kg 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运动方向上受拉力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拉力作用 2 s 后撤去,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拉力 F 做功 150 J B. 拉力 F 做功 500 J C.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100 J D.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175 J 【答案】AD 【解析】 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前 2 秒的加速度 26 秒的加速度大小对于两段运动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f=ma1 ; Ff=ma2 ,解得:F=10 N,Ff

11、=-5N,负号表示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 前 2 秒位移:x1= (5+10)2 m=15m,2 秒6 秒位移:x2= (10+0)4 m=20 m, 拉力做功为 WF=Fx1=150 J,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 Wf=-Ff(x1+x2)=-175 J,克服摩擦力做功 175J,故 AD 正确,BC 错误故选 AD. 点睛:本题是速度图象与牛顿第二定律、功等等知识的综合,关键要抓住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 度本题也可以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功 11.如图,运行轨道在同一平面内的两颗人造卫星A、B,同方向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刻A、B连线 - 6 - 与地心恰在同一直线上且相距最近,已知A的周期

12、为T,B的周期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线速度小于B的线速度 B. A的角速度小于B的角速度 C. A的重力小于B的重力 D. 从此时刻到下一次A、B相距最近的时间为 2T 【答案】AB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得到线速度、角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式,再进行分析从此时 刻到下一次 A、B 相距最近,转过的角度差为 2,根据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列式计算时间 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G,解得:v=,可知轨道半径越大, 速度、角速度都越小,由图可知 A 的轨道半径大,故 A 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小,故 AB 正确; C、由于不知道 AB 两颗卫星的质量关系,

13、所以无法判断重力大小,故 C 错误; D、从此时刻到下一次 A、B 相距最近,转过的角度差为 2,即()t=2,所以 t=2T,故从此 时刻到下一次 A、B 相距最近的时间为 2T,故 D 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要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个关系,G,解出线速度和角速度与轨道半径 的关系,然后再讨论,难度适中 12.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块,沿着半径为 R 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形金属壳竖直固定放置,开 口向上,物块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 v,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物体在最低点时,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到向心力为B. 受到的摩擦力为 - 7 - C.

14、 受到的摩擦力为D. 受到的合力方向斜向左上方 【答案】CD 【解析】 A、向心力的大小,故 A 错误。B、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则所以滑 动摩擦力,故 B 错误,C 正确。D、由于重力支持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滑动摩擦力 方向水平向左,则物体合力的方向斜向左上方。故 D 正确。故选 C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确定物体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三、填空题三、填空题 13.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的点一位置滚下,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上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 如图中所示的 a、b

15、、c、d。 B按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_,记下平抛初位置 O 点和过 O 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 O 为原点,以竖直线为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 。 (3)一个学生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描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点,实验点 B 产生偏差较大的原因可 能是_ A.小球滚下的高度较其他各次高 B.小球滚下的高度较其他各次低 C.小球在运动中遇到其他各次没有遇到的阻碍 D.小球开始滚下时,实验者已给它一个初速度 (4)某同学通过实验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他在竖直墙上记录了

16、抛物线轨迹的一部分,如图所示。O 点不 是抛出点,x 轴沿水平方向,由图中所给数据可求出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是_m/s,抛出点的坐标 x=_m,y=_m。(g=10m/s2) 【答案】 (1). (1)水平 (2). (2)BAC. (3). (3)BC (4). (4)4m/s (5). -0.80m (6). -0.20m - 8 - 【解析】 【详解】 (1)B按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记下平抛初位置 O 点和过 O 点的竖直线。 (2)实验时要先调整和安装仪器,然后进行实验测量,最后是数据处理,则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BAC; (3)实验点 B 在准确点的下方,可知小球初速度比其它球小,即小球滚下的高度较其它各次低,或小球在 运动中遇到其它各次没有遇到的阻碍故选 BC (4)根据y=gT2, 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