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3336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5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配餐作业配餐作业(三十一三十一)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见学生用书见学生用书 P345 1下列关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B当种群数量为当种群数量为 K/2 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C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解析解析 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增

2、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种群的出生率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种群的出生率 和死亡率的关系依次为大于、等于和小于,和死亡率的关系依次为大于、等于和小于,A 正确、正确、C 错误;种群数量为错误;种群数量为 K/2 时,时, 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快,此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快,此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 错误;种群最基本错误;种群最基本 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D 错误。错误。 答案答案 A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研究的叙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研究的叙 述

3、正确的是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的的 B研究种群数量研究种群数量“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 种群数量保持在种群数量保持在 K/2 左右时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左右时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 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 D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

4、、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 生的识记、理解和分析应用能力。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生的识记、理解和分析应用能力。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 种群的密度,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根据种群的密度,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根据“S”型增长型增长 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种群数量在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种群数量在 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蚜虫、跳蝻的活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蚜虫、跳蝻的活 2 动范围较小,因此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

5、时,动范围较小,因此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 应统计相邻两样方线上的个体。应统计相邻两样方线上的个体。 答案答案 B 3.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数量特征之间及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数量特征之间及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在丁的模型中处于图形底部的是幼年个体在丁的模型中处于图形底部的是幼年个体 C丙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丙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调查种群密度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调查种群密度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6、解析解析 甲能使种群密度增大,为出生率或迁入率,乙使种群密度减小,为死甲能使种群密度增大,为出生率或迁入率,乙使种群密度减小,为死 亡率或迁出率;丁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模型中从下往上依次为幼年、成年和老亡率或迁出率;丁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模型中从下往上依次为幼年、成年和老 年个体;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调查种群密年个体;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调查种群密 度有利于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砍伐及捕捞等。度有利于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砍伐及捕捞等。 答案答案 A 4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三种类

7、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 是是( ) 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 年龄组成一定为图年龄组成一定为图表述类型表述类型 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 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表述类型表述类型 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 3 年龄组成为图年龄组成为图表述类型

8、表述类型 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 所示类型所示类型 解析解析 种群数量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我国人口从现状看,出生率种群数量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我国人口从现状看,出生率 下降,但出生率依然大于死亡率,人口数量仍在上升,应用图下降,但出生率依然大于死亡率,人口数量仍在上升,应用图增长型表示。严增长型表示。严 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保护幼鱼,使幼龄个体数量远大于成、老年个体数,该鱼种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保护幼鱼,使幼龄个体数量远大于成、老年个体数,该鱼种 群的年龄组成为图群的年龄组成为图

9、所示的增长型。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所示的增长型。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 锐减,害虫的年龄组成将成为图锐减,害虫的年龄组成将成为图所示的衰退型。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所示的衰退型。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 生物种群个体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其年龄组成为图生物种群个体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其年龄组成为图所示的稳定型。所示的稳定型。 答案答案 A 5.如图所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表述,不如图所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表述,不 准确的是准确的是( ) A第第 1 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第第 2

10、阶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升后降阶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升后降 C第第 3 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接近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接近 K 值值 D第第 4 阶段种群数量在阶段种群数量在 K 值上下波动值上下波动 解析解析 种群数量呈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的过程中,第型曲线增长的过程中,第 1 阶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较阶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较 低,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故低,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故 A 正确;在第正确;在第 2 阶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升后降,在阶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升后降,在 K/2 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故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故 B 正确;第正确;第 3 阶段种群数量超过了阶段种群数量超

11、过了 K 值,种群值,种群 数量先上升后下降,故数量先上升后下降,故 C 错误;第错误;第 4 阶段种群数量在阶段种群数量在 K 值上下波动,故值上下波动,故 D 正确。正确。 答案答案 C 6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 年生植物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因某种原因导致因某种原因导致 4 该植物中大约只有该植物中大约只有 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 40

12、0 粒种子;粒种子;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 a,则,则 m 年后该植物的年后该植物的 种子数量种子数量 N 可以表示为可以表示为( ) A400a0.8m B0.8a400m Ca320m D320am 解析解析 据题意可知:该种群一年后种子的数量为据题意可知:该种群一年后种子的数量为 a80%400,则两年后种,则两年后种 子的数量为子的数量为 a80%40080%400a(80%400)2,三年后种子的数量为,三年后种子的数量为 a80%40080%40080%400a(80%400)3,以此类推,以此类推,m 年后种年后种 子的数量为子的

13、数量为 a(80%400)ma320m。 答案答案 C 7(2018江西九江一中模考江西九江一中模考)有关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的操作,错误的是实验的操作,错误的是( ) A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 B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滴加培养液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滴加培养液 C不同实验组测得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实验组测得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D对照组用不含有机物的培养液培养酵母菌对照组用不含有机物的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解析解析 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可能会沉在培养瓶底部,取样部位不同,实验数培养过程中,酵

14、母菌可能会沉在培养瓶底部,取样部位不同,实验数 据会偏差很大,因此吸取培养液前要轻轻振荡培养瓶使酵母菌分布均匀,据会偏差很大,因此吸取培养液前要轻轻振荡培养瓶使酵母菌分布均匀,A 正确;正确; 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 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B 正确;不同实验组测得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正确;不同实验组测得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 异,异,C 正确;该实验中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组,正确;该实验中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组,D

15、 错误。错误。 答案答案 D 8.某学生在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 绘制出下图所示的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是绘制出下图所示的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5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 衰退型衰退型 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解析解析 由题意可知,种群数量先增

16、加,然后维持稳定,最后减少,表明种群由题意可知,种群数量先增加,然后维持稳定,最后减少,表明种群 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然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本实验的不同时间的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然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本实验的不同时间的 取样起到相互对照的作用;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在每次取样前都应将培养瓶振荡取样起到相互对照的作用;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在每次取样前都应将培养瓶振荡 摇匀,使酵母菌均匀分布。摇匀,使酵母菌均匀分布。 答案答案 C 9如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如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图中 a 点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点种群年龄组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