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1)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2906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1)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1)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1)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1)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1)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1)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1)含答案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热点试题综合练(11) 1、下表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从中可以看出( )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化学农学机械水利兵器 项数 2225925779 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科技成果主要服务农业生产 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科举制度推动科技迅速发展 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从晚明时期到清朝中期,共有约 500 名耶稣会士来华,中国人从他们那 里学到了大炮铸造法、历法、绘图、算术、天文、代数、几何、地理、艺术、建筑和音乐.这是近代时期 中国与西方的第一次接触.”但最终中国丧失了现代化的机会.究其原因,不包括( ) A.耶稣会士所做努力的微弱 B.儒家士

2、人所持的种族中心式的自满姿态 C.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对外来刺激之不可渗透性 D.西方宗教文化所具有的侵略性 3、有学者认为, 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 会等;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 这反映了当时( ) A南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差异 B北方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限 C南方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祖先崇拜以及宗法制度影响扩大 4、清代有都门竹枝词写到:“鼠尾钉头力不坚,竖觕(粗)横细四方肩。逢人便说欧公体,糟蹋欧公太可怜。 但将二两银交去,看戏何须问主人。谱得燕兰韵事传,年年岁岁出新编。公会筵开白昼间,嗷嘈

3、丝管 动欢颜。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閧(哄)传四喜班。”据此判断( ) 京剧艺术的特点已经形成 徽戏进京为京剧形成助力奠基 戏曲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该竹枝词折射出“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A. B. C. D. 2 5、科学史专家论述:“哥白尼把地球看作是一颗行星,以这一革命性的思想为发端,经过伽利略、第谷、开普 勒等人的工作,最后达至牛顿对物理世界的伟大综合。” 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 ) A.地圆说的科学理论提出并得到确证 B.实验和数学表达的物理学体系建立 C.生物学摆脱上帝创世说的长期影响 D.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开始逐步形成 6、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

4、“我思故我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伽 利略的“加速度定律”,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 此信念是指( ) A.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 C.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 D.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 7、“他为 20 世纪的科学思想撒下了种子,为现代的科技年代开辟路。不但对科学界造成巨大震撼 对人文主义、史化和政治也带束重大影响。从此以后,无人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东西。” 材料中的“为现代的科技年代开辟道路”是指( ) A.弥补了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B.准确预见到海王星的存在 C.创立实验科学推动近代科学的发展

5、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8、1907 年 7 月,普朗克在致爱因斯坦的信中说:“相对论原理的倡导者仅仅形成了一个不大的圈子。” 这反映了( ) A.普朗克不接受相对论 B.相对论不符合时固有的思维观念 C.相对论遭到众人抵制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存在重大缺陷 9、斯宾塞为思想界所诟病的“把生物进化套用于人类社会”的问题,恰恰是其学说的一大亮点:在对自 由竞争、个人权利、有限政府这些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观念进行捍卫时,斯宾塞加入了科学这个重要的基础 要素,力图使科学、经济、道德三者共通。 3 材料强调的是( ) A.自然科学理论要依靠社会学说来扩大影响 B.社会进化论论证了近代工业文明的合理

6、性 C.社会进化论指导历史沿正确的方向发展 D.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具有科学性 10、1889 年,上海格致书院举行春季考试,一个名叫钟天纬的学生写下了如此答卷:这一千八百零九年, 而达文生焉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 下列关于达尔文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的神创论 B.为启蒙思想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C.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 11、阅读下列17 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正确的是( ) 科学成就项目基础研究年限(A)应用研究年限(B)生产推广年限(C) B-

7、A 年 差 C-B 差 C-A 年 差 1 蒸汽机 168717711776246589 2 电话 18201876188156561 3 发电机 18311888188957158 4 计算机 19361946194610010 5 晶体管 194719511953426 6 激光 195819601961213 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 B.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 12、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 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

8、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 由此表明( ) 4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人出身的宋太祖对文化的重视超过其他所有的开国皇帝。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 子学、太学等,另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除了官办学校之外,私人讲学授徒 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当时学术空气相当自由,学术环境也是非常宽松的。活字印刷 术

9、的发明是偶然的,但它确实又寓于两宋社会尊重科技、重视科技氛围的必然之中。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 宋代是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引人注目的成就。 据重新认识宋代历史宋朝历史整理 材料二 中外重大发明所占比重的发展趋势图。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 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 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500

10、 年后西方重大发明所占比重超过中国的原因。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唐代,已经出现句子长短不一的诗体,号为“曲子词”;发展至宋代开始走向辉煌。 材料一 诗歌的另一种形式是词。词在民间传布,并为民间所欢迎。词是由民间的歌曲发展来的,调子 很多,有的是内地的,有的是边疆少数民族的,有的是从国外传来的。按照调子创作的歌曲就叫词。现在看来, 在唐朝前期,主要是民间歌曲,创作词的人,多是当时的歌手,唱歌的人自己创作歌词,文人学士很少写词。到 5 了中唐以后,文人已在作词了,相传最早的是李太白的清平调,是可以唱的,不过还是七言绝

11、句的形式。 词在唐代还是处于萌芽状态,真正的发展是从五代开始的。 摘编自唐长孺等著中国古代史讲座 材料二 词到了苏轼,有了很大的转变和进展。由五代到柳永,词的生命是音乐,词的内容大都是艳意别情。 故填词必以协律为重要的条件,表意必以婉约为正宗。苏轼的词却突破了这种传统精神,他以杰出的才能,巨 大的创造力,在词坛上开辟了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词在唐代“处于萌芽状态”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概括指出苏轼对词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比柳永、苏轼,李清照的词作中蕴含着怎样的 “新世界”? 答案 1.B 解析:表格中主要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内容,没有体现

12、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故排除 A 项;表格中列 举的科技成果以数学、天文历法和农学为主,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展开,说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主要服务农业 生产,故选 B 项;材料中科技成果无法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故排除 C 项;科举制度使当时的读书 人醉心功名,实际上是阻碍了科技的迅速发展,故排除 D 项。 2.D 3.A 4.B 解析:材料叙述的是“四太徽班”进京时期的历史,此吋,京剧仅处于萌芽时期。京剧艺术特点的形成,是在 道光二十年以后,即 1840 年以后,故排除。四大徽班进京促进京剧的形成,故正确。材料“将二两银交 去,看戏何须问主人”“谱得燕兰韵事传,年年岁岁出新编”“公会筵开

13、白昼间,嗷嘈丝管动欢颜”“新排一 曲桃花扇,到处閧(哄)传四喜班”等,都反映了京剧的受欢迎程度,故正确。误读材料,故排除。因此,本 题答案为 B 项。 5.B 解析:结合所学,这一变化体现了实验和数学表达的物理学体系建立,故选 B;地圆说的科学理论提出并得到 确证只是开始,排除 A;C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与理性主义无关,排除 D. 6.B 7.A 8.B 9.B 6 解析:“恰恰是其学说的一大亮点:在对自由竞争、个人权利、有限政府这些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观念进行 捍卫”,表明社会进化学说通过“社会进化”的概念论证了近代工业文明(以市场经济和古典自由主义为体制 和思想基石)的内在合理性,故

14、B 项符合题意。 10.B 11.C 12.D 解析:合所学知识和材料的理解分析,A 项错在“根本出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消灭资 本主义制度。B 项逻辑关系错误,经济危机可能孕育新的科技革命,但并不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C 项说法 错误,经济危机引发的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并不属于社会形态的更替,从电气革命到电子革命,资本主义的社 会形态并没有发生更替。综上所述,A、B、C 三项说法错误,D 项说法符合题意,故选 D 项。 13.1.原因:统治者的重视;学校教育的发达;学术空气自由、学术环境宽松;尊重科技、重视科技的氛围;经济 的迅猛发展。 2.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确

15、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理性主义的确立(或思想解放)促进了科技的 迅猛发展。 3.理解: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措施: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 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析:(1)宋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主要原因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宋太祖对文化的重视、宋代 学校教育异常发达、学术空气相当自由,学术环境也是非常宽松等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 (2)材料表明秦汉指明朝前期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强大的封建帝国,明朝中后期以后,封建帝国渐趋衰落。结合 所学,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和科技等方面归纳,如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

16、义制度的确立;文 艺复兴与启蒙运动;近代科技进步。 (3)材料三中文字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是指科技发展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结合现实罗 列即可。第二小问,可以针对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应对策略”,可以分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归纳说明。 14.1.表现:词由民间歌曲发展而来,富有音乐性;词的创作民间性强;文人较少涉足词的创作;与诗歌形式难以 割裂。 2.作用:打破诗和词的界限;扩大词的意境;词风走向刚健豪放,丰富了创作手法。 新世界:蕴含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抒发了慷慨悲壮、低迷感伤的情绪,反映了社会变迁、国运式微的时 代特征。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民间的歌曲”“文人学士很少写词”“七言绝句的形式”等,从诗歌与 词之间的关系、词的音乐性、词的创作上体等方面概括。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突破了这种传统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