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周代的六代乐舞是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90417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周代的六代乐舞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选】周代的六代乐舞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选】周代的六代乐舞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周代的六代乐舞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周代的六代乐舞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周代的六代乐舞是云门、咸池、箫韶、大夏、大濩 、大武。 大武六代乐舞之一,是西周时期产生的,一部歌颂武王伐纣的大型史诗性乐舞。 10 乐记是一部儒家的音乐理论著作,有关它的作者有人认为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汉儒所作。今存的乐记收在汉代传世的礼记中。 它的主要内容:【1】,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 【2】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 【3】礼乐是治理国家的工具。由于乐记集中了先秦关于音乐各方面的论述,因此可以说它是一部集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它对中国音乐思想的发展和中国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十二律:是周代逐渐形成的完整的十二个半音结构黄钟、大吕、太簇、夹钟

2、、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y)、应钟。 12 相和歌:汉乐府扩建以后,原始的民间歌曲经过乐工们的加工提高,用各种乐器伴奏来表演,被称之为相和歌。 16 碣石调.幽兰:这份乐谱是通用文字记录左手按弦位置,右手如何弹奏来记录音乐的,这种记谱法是减字谱的前身,它属于“指位谱”体系的乐谱,是今存最早的文字谱作品。 26 梅花三弄:这个作品相传初为晋代桓伊所作笛曲,后演变为琴曲。“梅花”主题在全曲中出现三次,并用泛音演奏。这个作品既表现梅花芬芳和它高洁的品质,也寄托了古代文人追求清高脱俗的思想情怀。25 郑卫之音 俗乐之中,影响最大的是郑国和卫国的音乐。从诗经留存的郑国和卫国的作品看,

3、正是由于它们生动地反映了民间的世俗生活和男女之间的爱情,而被儒家斥之为“郑卫之音”。今人研究又认为,郑,卫两国的音乐之所以有令人注目的艺术特色,还因为郑,卫两国是西周以后商族后裔的聚集地,郑,卫的音乐是继承了商族的音乐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并且也由于这个原因,而愈加引起了周代的维护者儒家的反对。 18 变文:是唐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它源于说唱古代印度的佛教故事41 简述八音。 答:八音是西周时期使用的一种以乐器制作材料来划分的乐器的分类方法,它们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每类记一种乐器) 金类:钟、镛、钲、铙等。 石类:磬、鸣球等。 土类:埙等。 革类:鼓、建鼓、鼗(to)等 。 丝类

4、:琴、瑟、筑等。 木类:木兄(ch)、 (y)等。 匏类:簧、笙、和、竽等。 竹类:萧、篪(ch)33 何承天的新律:何成天,南朝宋时炎人,武帝时(420-422)曾为尚书祠部郎,文帝时做过御史中丞;后因故免官,死于家中。他在乐律学史上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十二等差律”(即隋唐书称之“新律”)的理论。其方法是先以黄钟本律之数(9 寸)减去由仲吕所生黄钟 2 之数(8.8788 寸),得差数 0、1212,再将此差数平均分为十二等份。即 0、1212-12=0、0101,然后将此数依次递加在林钟以下各律上,即得“心律”各音之数。何承天的这种新律,不但完全解决了古律仲吕还生不不能得黄钟本律的问题,而且

5、还缩小了古律大、小半音之间的差距,已接近十二平均律,是乐律史上一大贡献。22 清商乐是东晋南北期间,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时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俗乐之总称。清商乐的形式结构略同相和诸曲,其宫调系统亦与相和诸曲想通,并称“三调”.今存清商曲辞,多为在南方新兴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与东晋时南迁所传入的中原文化相结合的吴歌和西曲。清商乐所用乐器有节鼓、琴、瑟、筝、筑、琵琶、箜篌、笛笙篪箫磬钟埙等。33 击奏乐器:44 广陵散:是东汉末年产生于广陵地方的一首琴曲,其音乐内容反映了汉以来人民不满封建迫害,赞扬英雄人物,追求光明幸福的精神境界。其中表现了沉郁悲愤的情感和戈矛纵横的战斗精神,这两种互相补充的感

6、情因素与儒家倡导的“中和”之旨相悖, 广陵散也因此更具有进步性。4 酒狂:传为阮籍所作,其音乐基本上是一个主要曲调在不同高度上稍加变化重复。重复的各段落间有一些过渡性的连接材料。乐曲打谱为三拍子,并在弱拍出现沉重的低音或长音,造成头重脚轻站立不稳的感觉。刻画出醉酒后迷离恍惚,步履蹒跚的神态。5 贾湖骨笛:是 1986-1987 年先后在河南舞阳县贾湖发掘出五音孔六音孔七音孔和八音孔骨笛计 20 余支。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古笛。6 阳关三叠:7 诗经:8 离骚:是晚唐秦人陈康士根据爱国诗人屈原的同名长诗而创作的一部抒情气息浓郁的大型琴曲,全区可分三个部分,引子是叙述性的音调,中间部分是全曲主体,

7、两种对比性的音调反复变化出现,推动情绪进一步发展,最后是尾声,音乐有慷慨激愤渐渐转入缓慢低沉,在悲愤忧伤的情绪中结束。9 参军误:原称为“弄参军” ,唐宋流行的一种表演形式,最初为一节目名,后发展成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做滑稽的对话和动作,引人发笑的演出形式。0 乐府杂录:是唐代段安节所撰记载唐歌唱家演奏家等唐代音乐见闻录,全书共 48 个条目,是研究唐代音乐的重要史料。11 鼓吹乐:从汉代始受北狄乐的影响而在汉代形成的器乐形式,在汉代已形成四大类:鼓吹、横吹、短箫铙歌、箫鼓。12 教坊记:唐开元年间崔令钦撰写的一部记载唐教坊制度和轶闻的著作,全曲共分 28 个条目,是研究唐教坊最便利的史料

8、。13 乐书要录:是武则天 77 岁是召集郎元万顷等编撰的一部通俗性乐律理论专著。双鸟铜鼓:14 三分损益法: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按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吕的相生。15 十二律:是周代律学的名称, ,它是三分损益法求得的,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九歌:周代流行于楚国南部的一种巫风性的大型歌舞曲,在祭典之时所使用的歌舞乐府:是封建王朝管理音乐的一个官署,始于秦代,汉承秦制,在公元前 112 年亦设立乐府,乐府的任务是搜集民间音乐,创作和填写歌辞,创作与改编曲调,编配乐器,进行演唱及演奏等。葛天氏之乐:声无哀乐论:是嵇康所著的一本音乐美学著作,其基本观点是:音乐不能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西域音乐的广泛传入:1 随着张骞通使西域,西亚音乐文化传入渐多。2 公元前一世纪,印度的佛教经中亚传入我新疆地区,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内地。 魏晋以来,音乐文化的交流表现为两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