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等四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36597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等四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苏州等四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苏州等四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苏州等四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苏州等四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等四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等四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72018 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历史历史 2018.0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 色墨水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的方框 涂 满、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 II 卷时,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 置 作答一律无效。 第 I

2、 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 求。 1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 之: 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这反映出董仲舒 A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C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 2 齐民要术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栗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 下种挽耧,皆取各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材料所指的农具 2 A方便除草培土,保持土地肥力

3、B用于开沟播种,提高劳动效率 C 。便于深耕碎土,节省人力畜力 D可以防旱排涝,增加粮食产量 3粱武帝萧衍曾对某一书法艺术作了如下描述:“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 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 ”最符合这一描述 的是 A小篆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4唐代杜佑通典云:“天生丞民(百姓) ,树君司牧(统治) ,人既庶焉,牧之理得;人既寡 焉,牧之理失建国利一宗,列郡利万姓,损益之理,较然可知。 ”可见他主张 A贵族政治 B分封制 C 郡国并行 D郡县制 5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 ,已类似“汉唐宰辅”了。这样

4、,朱 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这说明 A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 B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C 内阁成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 D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6阅读下列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3 D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 7. 1877 年,洋务派幕僚马建忠从欧洲写信给李鸿章说:“欧洲各国讲富者以护商为本,求强者以 得民心为要。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

5、其 末焉者也。 ”可见马建忠 A正确揭示了欧洲各国富强的根本原因 B否定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C批评了洋务派以练兵制器为先的做法 D强调了国家富强是建立民主政治的基础 8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时,宋教仁一再要求采用责任内阁制,但南京临时政府 未予理会,采取了总统制。此后颁布的临时约法却又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 阁制。这一改动 A 利于制约总统专权 B导致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C有助于袁世凯称帝 D使宪法背离了分权原则 9右图是民国初年“剪辫子”的历史场景,两幅照片中主人公的服装、神态和动作反映出 A国人普遍认同剪辫易服 B西式生活成为国民共识 C剪辫易服运动一呼百应

6、 D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并存 10丰子恺在谈抗战歌曲一文中说:“连荒山中的三 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 , 前进,前进的 4 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都会是自不必说,长沙的 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 了最危险的时候 。 ”上述现象反映出 A中国各个阶层利益走向趋同 B中共敌后抗战策略实施有效 C举国一致抗战局面逐渐形成 D政府全面抗战路线得以贯彻 11中国学者以 1950-2005 年中美双边关系中的重要事件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制成下图来呈现 中美关系变化的特征。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一边倒”政策导致中美关系陷入对抗等级 B尼克松访华推动了中美关系进入良好等级 C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7、中美关系呈现友好等级 D两极格局瓦解后,中美关系出现持续倒退 12我国现行的 1982 年宪法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有过四次修正,涉及市场经济的 修改 内容如下表,从中可以看出 A国家的重点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B改革开放有利于非公经济地位上升 C频繁修宪不利于市场经济理论完善 D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13 雅典政制记载:议事会已经把吕锡马库斯交付公众的行刑吏了,他正在坐着等死的时候, 优美里德斯说,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判的时候,吕锡马库斯得以 免罪。这表明 5 A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B议事会的决定代表民众利益 C雅典各机关的职责分工混乱 D议事会

8、的权力受到法庭制约 14 欧洲文艺复兴史在评述人文主义运动时称, “教会之守旧,人文派之复古古代艺术之爱 好者,甚至为教皇所奖励保护,由此可见新旧冲突非表面而为内心的也。 ”这里教会与人文派的内 在冲突是指 A “因行称义”还是“因信称义” B遵从守旧观念还是鼓吹复古思潮 C坚持神权至上还是人性至上 D王权高于教权还是教权高于王权 15 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除众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之外,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员都间接选举产 生:参议员通过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选出,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需 经参议院批准。美国的建国精英作出这样的安排是为了 A.避免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出现部

9、门勾结 B巩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体制 C限制议员、总统和大法官的权力范围 D保证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独立性 16. 1925 年,苏联的一位农妇马秀拉给农民报写信说:“共产党好像竭力要使所有的农民变 穷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 标签,把它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材料表明 A农民对战后继续实行余粮收集制的不满 B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 C新经济政策导致农民成为了政权的敌人 D农民对经济状况改善后政治地位的担忧 17有学者认为,与欧洲的冷战对抗不同,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 松的空间,他们被殖民

10、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 6 成为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上述评论揭示了 A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影响世界局势 B 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的表现 C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D美苏两极对峙阻碍新兴国家的独立 18右图为某学者所描绘的 1700 年以来中国、 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 所占比重曲线图。其中与美国相符的是 A B C D 19. 2017 年 12 月 18 日,特朗普政府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于” ,是企图侵蚀美国安全和繁荣的“修正主义国家” 。该报告反映出 A美国

11、是维护多极化的主要力量 B美国谋求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 D美国的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 20 “他的小说形式别具一格、情节浪漫离奇、人物怪诞多样、思想深邃缈远,而小说中所表现的 独到的审美理想、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理想以及一反传统的理想人物,一直到 21 世纪的今天 依然魅力无穷,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该作家的代表作是 A 十日谈 B 巴黎圣母院 C 人间喜剧 D 百年孤独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满分 60 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 21 题、 第 7 22 题、第 23 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2、第 24 题为选做题,包括 A、B、C、D 四小 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将答题卡小题前的对应方框涂黑,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 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21 (14 分)宋明理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 “去人欲” ,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 。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 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元、明、清三 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一一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

13、理论概述 材料二由于朱熹的崇高地位,他的思想成了宋以后中国后期社会的主流意识,理性主义成了中 国文化的基干使中国文化呈现理性现实、乐观、不迷狂、不暴戾等特点。这些特点时于我们 树立良好的心态,达观地面对当下,理性地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积极影响。 一一张学智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 材料三近代工业分工及劳资矛盾带来的“异化”现象使人与世界的关系陷于全面的紧张与冲突, 科技主义对自然的无限度征夺破坏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和谐,而当代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的 说法,又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得过于阴暗与狭窄;这一切都给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笼罩了浓 重的阴影。而宋明理学人格美育思想所崇尚的“浑然

14、与天为一”的宇宙境界、 “性帅天地”的宇宙 意识、 “民胞物与”的宇宙情怀,有助于当代人类保持更宽阔的胸怀和高远的境界,更好地协调人 际关系和天人关系。 一一潘立勇宋明理学的人格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程朱理学的实质并分析其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 (6 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宋明理学对后世的积极影 响。 (4 分) 8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当代应该如何理性对待宋明理学。 (4 分) 22 (12 分)对五四运动的定性进行历史解读,有助于加深理解五四运动,也有助于加深理解 20 世纪的中国思想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19 年 5 月 4 日,

15、狭义上的五四运动,即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学生爱国运动,由于 “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权益的丧失而爆发,延至 191 9 年 6 月 28 日结束,它的爱国性质是十分 明显的 1936 年某学者提出将五四运动定性为启蒙运动,并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场新启蒙运动, 以唤醒民众的抗战与民主意识。 胡适曾用“中国文艺复兴”定性“五四”而胡适为在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五四运动之间 “求同存异”而回避的两者的诸多差异,也在以后凸现出来,造成一些逻辑难题。比如,欧洲文艺 复兴是一个复古运动,而中国五四运动则建基于革新反复辟。 一一摘编自车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 完成下列要求: (1)学术界把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合

16、二为一,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根据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 动的关系,指出这种提法的合理性。 (3 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五四运动性质的多种提法,分别加以论证并形成小论文。 (9 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50 字左右) 23 (14 分)回顾英国脱欧公投始末引发不少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崛起以及这一时期英国经济思想的演变过程,都是对盎格鲁一萨克 逊人实用主义哲学最好的诠释 “一个国家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这句名言,蕴舍的 精神实质成为日后英国外交的根本原则。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曾说过, “在我生活的岁月中, 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