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届高三5月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35752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9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届高三5月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2018届高三5月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2018届高三5月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2018届高三5月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2018届高三5月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8届高三5月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8届高三5月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江苏省扬州中学江苏省扬州中学 20182018 届高三历史测试卷届高三历史测试卷 历 史 注注 意意 事事 项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6 页,包含选择题(第 1 题第 20 题,共 20 题) 、非选择题(第 21 题第 25 题,共 5 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 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 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

2、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 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分) 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选择题:本大题共 20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计分,共计 60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 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 ”这一统一 的变局还体现出 2 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 B

3、.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 C.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 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 2. 吕思勉先生说:“诸(子百家)学之未尝废绝,弥可见矣。安得谓一经汉武之表彰罢黜,而百 家之学遂微不足道邪?”对此理解正确是 A.表彰儒学之后诸学皆绝 B.学识佳者皆成为官员 C.儒学由此得以发扬光大 D.百家争鸣从此时结束 3.有学者认为,过去人们常常把“儒家文化” 、 “儒家传统”当做“中国文化” 、 “中国传统”的同义 词,但实际上从秦至清的整体看,中国传统的主流是“儒表法里” ,因此传统中国一直存在着法家 制度文化与儒家典籍文化之间的张力。下列最有可能符合该学者的主旨是 A.儒家思想不是中国传统主流 B.法家

4、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主流 C.中国文化有表里不一的差异 D.打倒孔家店能打到中国传统 4.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道 光苏州府志卷一记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 之一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推动人口流动 B.聚居是城镇化进程的动因 C.政府放宽人口迁徙限制 D.苏州府官员理念开放宽容 5.1842 年南京条约签订,第一条内容为“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 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天朝上国”不得不接受耻辱 B. 宗藩体制不得

5、不接受条约体制 C. 为此后实现长期和平奠定基础 D. 国际平等原则得到了很好贯彻 6.民国初年有一副对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 的年。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国初年社会风貌有了较大变化 B.纪年的改革体现帝王观念的顽固 C.男女平权表明社会平等已经实现 D.风习的变化与政治变革基本无关 7.有史家注意到,苏南地区毗邻上海,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 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甚至“村镇收租 3 之家,至其时,积布累累,问之,则皆佃者之穷而无告以布当钱米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南缺乏近代民族工业 B.苏南地区小

6、农挣扎求生 C.苏南没受上海开埠影响 D.苏南经济结构几无变迁 8.“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 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 最大障碍。 ”这表明陈独秀旨在 A. 否定孔教传统的是非和价值标准 B.肯定孔教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 C. 强调孔子个人学说不合现代生活 D.从现代生活角度重估孔教的价值 9. 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央人民政府组成表。这表明 A.国共合作下的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组织形式 C.中共联合各方面共同创建新中国 D.新时期民主协商政治取得了实效 1

7、0. 在一份公报中有这样的表述: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这表明 A.中美关系终于实现了正常化 B.中美关系正经历严峻的考验 C.中国已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中美正在寻求正常化的道路 11.右图是一场全国性大讨论的报纸照片,这场大讨论 A.恢复了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 B.重申了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 C.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4 D.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12. “在梭伦、克里斯提尼等执政时,老百姓的权利虽有增加,但由于出席陪审团没有报酬,让有 钱的人在法庭占尽优势。 ”据此,伯利克利推行的津贴

8、措施 A.培育了选民的心智 B.防止了贵族的专权 C.损害了公民的品格 D.扩张了平民的权利 13.世界小史:他教导人们,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一个人必须作为一个独立、 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他只承认圣经是上帝的话语,他所做的尝试就是重新 唤回古老的基督教信仰。这可以反映出 A.“认识你自己”在新时代的展现 B.人文主义提倡解放人本身 C.宗教改革协调自由与虔诚 D.启蒙运动重建信仰与理性 14.新全球史载:“1500 年以后,跨文化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文化间的碰撞比之前 几百年间的更具破坏性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平衡。 ”这表明在新航路开辟后 A

9、.欧洲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B.跨文化互动才得以展开 C.文化碰撞阻断跨洋交流 D.欧洲维持了世界力量平衡 15.有学者指出,18 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到 19 世纪中叶,英国所有棉布都已经在工厂里生 产,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对“特有”的理解中, 正确的是 A.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B.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C.产生了比蒸汽机 更大的影响 D.促进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16.在他们的心中,自然法则是最高的准则,任何人间的王权、神权、金钱都应该从属于最高准则。 由此开始的解放释放了巨大能量,冲击着 18 至 19 世纪的欧洲。他们 A.建构了全新的科学体系

10、 B.崇尚理性并且病入膏肓 C.批判并抨击了所有观点 D.希望重新建立法治社会 17.联邦宪法第六条第二款:“宪法、为实现宪法而制定的联邦立法、根据联邦授权已经缔结 和将要缔结的条约,为联邦最高法律;各邦宪法和立法若与联邦最高法律抵触,各邦法官应受最高 法律约束。 ”该条款确立的原则是 5 A.集权制原则 B.联邦制原则 C.共和制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18.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 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 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 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 ”这段话

11、旨在强调 A.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D.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19.1957 年 3 月,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意大利等六国签署“罗马条约” ,创建了六国 共同市场。 “通过共同市场,西欧得以在新的世界格局的构造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而自 1945 年 以来,世界事务一向是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所主导的”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推动了西欧的经济一体化 B. 深化了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C.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欧洲政治一体化取得突破 20.右图的作者是荷兰的画家蒙德里安,他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 的外在形式,以表

12、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 即“纯粹抽象”,与之相似的作品是 A.向日葵 B.悲惨世界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等待戈多 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5 题,满分题,满分 6060 分。其中第分。其中第 2121 小题小题 1414 分,第分,第 2222 小题小题 1212 分,第分,第 2323 小题小题 1414 分,第分,第 2424 A A 小题小题 1010 分,第分,第 2424 B B 小题小题 1010 分。分。 21.(14 分)唐朝与前朝相比,各种治理制度进一步完

13、善,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姚崇、宋璟都是玄宗时的良相。玄宗总揽政务之后,宰相从 4 人进一步减为 2 人。另外, 由宰相担任的高级职务空缺的现象变得普遍了。714-724 年,无尚书仆射。这一情况导致门下省和 中书省职能的逐步合并。他们渐渐变成一个协调的组织,既负责制定和起草政策,又负责法律的审 6 查和复审。还充当与皇帝一起负责重大决策的秘书处的少数重臣。总之,权力稳步地集中于宰相们, 特别是集中在德高望重的宰相之手。 摘编自【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第 316-317 页 材料二材料二 唐朝御史台组织机构完备,长官为御史大夫,其职责是“掌以刑法典章

14、纠正百官之罪 恶” 。御史台完全独立于三省六部等行政机构,可以对中央和地方的百官进行监察。其次是监察机 构法定化,御史台和三院的运行依据是唐六典 ,该法详细规定了御史台的员额、品级、权限及 其与其他机关的关系。同时集传统法典之大成的唐律疏议成为御史履行职责、纠察犯罪、弹劾 百官的主要法律依据,使御史弹劾过程有法可依。御史制度加上谏官制度、史官制度和“罪己诏” 制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与权臣的专横,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性和稳定性。 摘编自余钊飞“整肃纲纪、察举百官”的唐代御史制度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玄宗时期相权发生的变化。 (2 分)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的御史

15、台有哪些 功能与特点?(4 分) (2)皇权专制最大的困境就是难以纠错,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是如何防止政策失误的?(4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并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盛唐得以出现的政治因素。 (4 分) , 22.(12 分)城市化是工业时代的必然产物,城市化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历史进程,主要有三方面 内容:城市地理空间的拓展;城市设施的近代化和管理的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城市化水平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 年代城镇人口(万)占总人口比重(%)发展中国家水平(%) 184320705.14.4 189423516 1949576510.616.7 1957995915.4 7 数据来源自戴均良中国城市发展史1992,黄士诚城市建设经济学1987(说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统计数据的 时间分别是 1850 和 1950) 材料二 上海在晚清已经通行了电车,而北京直到 1921 年才成立北京电车公司。该公司在筹 建过程中,遭到各界的强烈反对。 “京城初次设立电车,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