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1)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35516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3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1)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1)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1)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1)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1)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1)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化学(1)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9 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 化化 学学 (一一) 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 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u-64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6 小题,共小题,共 4

2、8 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 1892 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 用浓酒和精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球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萃取 B过滤 C蒸馏 D干馏 【答案】C 【解析】从浓酒中分离出乙醇,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提纯,这种 方法是蒸馏,故 C 正确。 2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5g 甲基(CH3)含有的电子数是 9NA B7.8g 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 0.3NA C1mol C2H5OH 和 1mol CH3CO18OH 反应

3、生成的水分子中的中子数为 8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的原子总数为 0.5NA 【答案】A 【解析】A15g 甲基的物质的量都是 1mol,1mol 甲基中含有 9mol 电子,含有的电子数均为 9NA,选项 A 正确;B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故苯中无碳碳双键,选项 B 错误;CC2H5OH 和 CH3CO18OH 反应生成水为 H218O,含 10 个中子,但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故不能进行彻底,故 2 生成的水中的中子个数小于 10NA个,选项 C 错误;D标况下 CCl4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 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A。 3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

4、仪器(自选非玻璃仪器)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玻璃仪器 A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烧杯、酒精灯、玻璃棒、分液漏斗 B 配制 450 mL 2 molL1氯化 钠溶液 500 mL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量筒、胶头滴管 C除去氢氧化铝胶体中的泥沙漏斗(带半透膜)、烧杯、玻璃棒 D从食盐水中获得 NaCl 晶体坩埚、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 【答案】B 【解析】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需要进行重结晶,所以应该用普通漏斗进行过滤,选项 A 错误。实验室没有 450mL 的容量瓶,所以配制 450 mL 2 molL1氯化钠溶液的时候应该使用 500mL 容量瓶。用天平(非玻璃仪器)称量

5、氯化钠质量,转移至烧杯,用量筒加水溶解,玻璃棒 搅拌,转移至容量瓶,洗涤,定容,摇匀即可,选项 B 正确。除去氢氧化铝胶体中的泥沙,应该 用带滤纸的漏斗直接过滤,选项 C 错误。从食盐水中获得 NaCl 晶体的操作是蒸发,应该在蒸发皿 中进行,选项 D 错误。 4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水玻璃、福尔马林都是混合物 B乙烯、油脂、纤维素、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PM 2.5(微粒直径约为 2.5106 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纯碱、氨水、蔗糖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答案】A 【解析】A漂白粉成分是 CaCl2和 Ca(ClO

6、)2,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福尔马林是甲醛的 水溶液,都属于混合物,故 A 正确;B乙烯、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成分是 SiO2, 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 B 错误;C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 1 nm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1 nm = 109m,PM2.5 微粒直径约为 2.5106m 大于胶体分散质微粒 直径,因此 PM2.5 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不属于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 C 错误;D纯 碱为 Na2CO3,属于强电解质,氨水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蔗糖属于非电 解质,故 D 错误。 3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

7、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 11B 中,含有 0.6NA个中子 BpH=1 的 H3PO4溶液中,含有 0.1NA个 H+ C2.24L(标准状况)苯在 O2中完全燃烧,得到 0.6NA个 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 1mol PCl3与 1mol Cl2反应制备 PCl5(g),增加 2NA个 PCl 键 【答案】A 【解析】A11B 中含有 6 个中子,0.1mol 11B 含有 6NA个中子,A 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 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 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22.4 L 苯的 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 CO2分子数目,C 错误;

8、DPCl3与 Cl2反应生成 PCl5的 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 1 mol PCl3与 1 mol Cl2反应生成的 PCl5 小于 1mol,增加的 PCl 键的数目小于 2NA个,D 错误;答案选 A。 6我国古代文明中包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没有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铁石制成指南针 B爆竹声中一岁除 C西汉湿法炼铜 D雷雨发庄稼 【答案】A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是有电子转移;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属于物质形状变化,没有新物质 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 正确;黑火药中硫磺、硝酸钾和木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氮气、硫 化钾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9、,B 错误;湿法炼铜使铜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 所以有新物质铜生成,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错误;空气中的氮气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直接化合生 成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又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生成的硝酸随 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可作氮肥,植物生长得更好, 这些变化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正确选项 A。 7将标准状况下的 a L HCl (g)溶于 1000 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 b gm-3,则该盐酸的物质 的量浓度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将标准状况下的 a L HCl(气)的物质的量为=

10、mol,氯化氢的质量为 mol36.5g/mol=g,所以溶液质量为 1000g+g = (1000+) g,所以溶液的体积为 (1000+)g1000b g/L=L,所以溶液浓度为 4 molL=mol/L,故选 D。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l 的溶液中:HCO、SO、K+、Cl- 324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SO -、Na+、MnO 24 4 C遇石蕊变蓝的溶液中:NO、Na+、AlO、K+ 3 2 D含大量 NO的溶液中:H+、Fe2+、Cl-、NH 3 4 【答案】C 【解析】ApH=l 的溶液呈酸性,H+与 H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

11、能大量共存,选项 3 A 错误;B该组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 MnO在水溶液中为紫红色,选项 B 错误; 4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显碱性,各离子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选项 C 正确; DNO、H+、Fe2+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C。 3 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偏铝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AlO+ H+H2O =Al(OH)3 2 B将少量 SO2 通入次氯酸钠溶液:ClO-+SO2+H2O=2H+Cl-+SO2 4 C向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NO+3Fe2+4H+=3Fe3+ NO+2H2O 3

12、D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3S2-+2Al3+=Al2S3 【答案】A 【解析】A向偏铝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偏铝酸钠优先与盐酸反应,离 子方程式为 AlO+ H+H2O=Al(OH)3 ,故 A 正确;B将少量 SO2 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生 2 成物中的 H+会与剩余的 ClO反应生成 HClO,故 B 错误;CFe2+的还原性小于 I,稀硝酸优先 氧化 I,故 C 错误;D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S2-与 Al3+在水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 3S22Al3+6H2O=3H2S2Al(OH)3,故 D 错误;答案选 A。 10室温下,向 10 mL

13、 pH3 的 CH3COOH 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 是 加入的物质对所得溶液的分析 A90 mLH2O由水电离出的 c(H+)10-10 molL1 B0.1 mol CH3COONa 固体c(OH-)比原 CH3COOH 溶液中的大 C10 mL pH1 的 H2SO4溶液CH3COOH 的电离程度不变 5 D10 mL pH11 的 NaOH 溶液c(Na+)c(CH3COO)c(OH-)c(H+) 【答案】B 【解析】A、向 10 mL pH3 的 CH3COOH 溶液中加入 90 mLH2O,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c(H+)10-4 molL1,故由水电离出的

14、c(H+)KMnO4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 1:8 D当标准状况下产生 22.4L 氯气,转移电子数为 2NA 【答案】D 【解析】A部分 HCl 中负一价氯被氧化为氯气,HCl 发生了氧化反应,故 A 错误;B氧化 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则氧化性:KMnO4Cl2,故 B 错误;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 为 2:10=1:5(16 mol HCl 只有 10 mol HCl 被氧化为 5mol 的氯气) ,故 C 错误;D当标准状况下产 生 22.4L 氯气,每生成 1mol 氯气转移电子数为 2NA个,故 D 正确。 1224 mL 0.05 mol/L 的 Na2SO3溶

15、液,恰好与 20mL 0.02 mol/L 的 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 则元素 Cr 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6 B+3 C+2 D0 【答案】B 【解析】Na2SO3被氧化为 Na2SO4,S 元素化合价由+4 价升高为+6 价;K2Cr2O7中 Cr 元素发 生还原反应,设 Cr 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 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6-4)0.05mol/L 2410-3L =(6-a)20.02mol/L2010-3L,解得 a=+3。故选 B。 13把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 a L 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b mol NaOH 的溶液并加热, 恰好把 NH3全部赶出;另一份需消耗 c mol BaCl2才能使 SO完全沉淀,则原溶液中 NO的物 24 3 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bmolNaOH 恰好将 NH3全部赶出, 6 根据 NHOHNH3H2O 可知,每份中含有 bmol NH;与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消耗 c + 4+ 4 mol BaCl2才能使 SO完全沉淀,根据 Ba2SO=BaSO4可知每份含有 SOcmol,设每份 242424 中含有 NO的物质的量为 xmol,根据溶液呈现电中性,则 bmo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