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生物(4)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35465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生物(4)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生物(4)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生物(4)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生物(4)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生物(4)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生物(4)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生物(4)试卷含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生 物(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据悉,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埃博拉病毒疫情,目前已经造成全球近4000

2、余人死亡,感染者已过万人,大多数感染者都在非洲西部国家,而且有向全球蔓延 趋势,引起各国高度重视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埃博拉病毒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埃博拉病毒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埃博拉病毒C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于细胞核中D埃博拉病毒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答案】B【解析】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活细胞外不能生存与繁殖,A错误;埃博拉病毒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埃博拉病毒,B正确;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细胞核,C错误;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核糖体,D错误。22016年8月里约奥运泳池一夜暴绿引起人们的多种猜测,而普通水池变绿的原因主要是大量绿藻繁殖

3、的结果,研究发现绿藻的细胞壁含有大量的纤维素。下列关于利用药物清除绿藻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利用某种药物破坏绿藻的核糖体B利用某种药物破坏绿藻的叶绿体C利用某种药物破坏绿藻的裸露的核DNAD利用某种药物破坏绿藻的生物膜系统【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绿藻的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纤维素,可推测绿藻为真核生物。绿藻具有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等,其中核DNA的载体是染色体(质),即核DNA不是以裸露的形式存在。综上所述C正确。3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元素被生物吸收后,主要用于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B镁是植物细胞的液泡中色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

4、元素CP是组成磷脂、核糖及核酸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DH元素在细胞内含量最多,它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答案】A【解析】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含有N元素,N元素被生物吸收后,主要用于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等含N的大分子物质,A正确;镁是植物细胞的叶绿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B错误;P是组成磷脂、核酸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核糖等糖类只含C、H、O三种元素,不含P元素,C错误;C元素在细胞的干重中含量最多,它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D错误。4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与DNA都由核苷酸组成,都可以作为细胞内的遗传物质B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可来自基因突变

5、和基因重组C依据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分布情况可判断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D生物体所有细胞均含核糖体,核糖体是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细胞器【答案】C【解析】RNA与DNA都由核苷酸组成,DNA可以作为细胞内的遗传物质,RNA可以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A错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可来自基因突变,但不能来自基因重组,B错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依据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分布情况可判断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C正确;并非生物体所有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就没有核糖体, D错误。 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合成只与RNA有关B蛋白质类的酶和激素都可以重复

6、利用C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中都有蛋白质分布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答案】C【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A错误;酶是生物催化剂,可以重复利用,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不能重复利用,B错误;蛋白质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生物膜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质的结构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有的细胞器具有膜结构),核膜是细胞核的结构之一,C正确;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后,仍然含有肽键,所以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错误。

7、6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囊泡只能来自于内质网或高尔基体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几乎没有差异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多种色素,参与能量转化的过程【答案】D【解析】小囊泡是往返细胞膜与高尔基体、内质网之间的运输工具,高尔基体在其运输过程中是交通枢纽。因此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可以产生囊泡,A错误。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所含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比如:细胞膜上含有糖蛋白,线粒体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B错误。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错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多种色素,参与光

8、反应过程中的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量转化的过程,D正确。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C溶酶体合成和分泌的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中心【答案】B【解析】肽链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不同种类功能的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如含有叶绿体的真核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含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但不能合成和分泌水解酶,C错误;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D错误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变形虫去核后代谢会渐

9、渐停止是因为细胞核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这里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D对真核细胞来说,失去了细胞核就失去了分裂能力【答案】A【解析】变形虫去核后代谢会渐渐停止是因为细胞核是新陈代谢的控制场所,A错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细胞的遗传,细胞质是细胞的代谢中心,B正确。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C正确。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真核细胞来说,失去了细胞核就失去了分裂能力,D正确。9如图所示为细胞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双层膜结构B

10、可以使核内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C在细胞核和部分细胞器中广泛存在D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一般较大【答案】D【解析】是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A错误;是核孔,是大分子物质选择性进出细胞核的通道,B错误;是染色质,是细胞核的结构之一,C错误;是核仁,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一般较大,D正确。10下列关于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B能够吸收氧气,并利用氧与NADH结合产生水C具有核糖体,核糖体合成的血红蛋白参与氧气的运输D没有细胞核,能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进行细胞增殖【答案】A【解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具备细胞膜,其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A正确。人体成熟

11、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及其它细胞器,不能完成有氧呼吸,因此不能利用氧与NADH结合产生水,但红细胞可以携带氧气,B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核糖体,血红蛋白位于细胞内,C错误。没有细胞核,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D错误。11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对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A图中1若为载体蛋白,则可能与细胞膜选择性吸收有关B图中2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C图中3为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膜,各物质的分子结构完全相同【答案】D【解析】载体蛋白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不同结构的载体蛋白质可以运输不同的物质,在提供能量的情况下,可使被运输的物质透过细胞

12、膜,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吸收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图中2为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B正确;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细胞膜主要由白质与脂质组成,而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因此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膜,各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完全相同,D错误。12从红色苋菜根部取最适宜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细胞,将其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 gmL-l的KNO3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到如图甲所示图像,图乙表示实验过程中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3、 )A该实验所取细胞不可以是苋菜根尖分生区细胞B图甲中细胞的状态表明,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C由于图甲中的O具有全透性,Q处充满了KNO3溶液D图乙中曲线可表示K+进入苋菜细胞的方式,曲线可表示水进出苋菜细胞的方式【答案】B【解析】苋菜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液泡,图甲所示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说明是具有中央液泡的成熟细胞,因此该实验所取细胞不可以是苋菜根尖分生区细胞,A正确;图甲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或已经达到渗透平衡,B错误;由于图甲中的O为细胞壁,具有全透性,Q处为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间隙,充满了KNO3溶液,C正确;K+和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依次是

14、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曲线所示物质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能量的限制,可判断为主动运输,曲线所示物质的运输速率不随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不需要能量,可判断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因此图乙中曲线可表示K+进入苋菜细胞的方式,曲线可表示水进出苋菜细胞的,D正确。13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组织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B该组织细胞运输甲离子的

15、载体数量比运输乙离子的数量多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曲线MN段和PQ段表明两种离子不再进入细胞【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随时间的变化,细胞内的甲和乙离子浓度都超过细胞外,甲和乙离子的运输方向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因此细胞吸收甲和乙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由于细胞膜上的载体具有选择性,细胞内甲离子浓度大于乙离子浓度,所以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B正确;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在最初的时间内,两种离子也能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C错误;主动运输是细胞为保持正常生命活动而主动地吸收或排出物质,曲线MN段和PQ段表明细胞对甲、乙两种离子的吸收和利用达到平衡,吸收速率稳定,此时两种离子继续进入细胞,D错误。14ATP是细胞内流通着的“能量货币”,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参与A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 在叶绿体中,ATP的运动方向由叶绿体的基质到叶绿体的囊状结构 洋葱表皮细胞能形成ATP的细胞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