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35424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72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昆明黄冈实验学校昆明黄冈实验学校 2018-2019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座位号:座位号: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 答题卡上,并以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答题卡上,并以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 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

2、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1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共分,共 78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3、下列有关蛋白质和 D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B两者在细胞分裂间期均有合成 CD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D有些生物仅由蛋白质和 DNA 构成 2下列关于 DNA 和 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 在细胞核中没有分布 B提取细胞中全部核酸进行碱基分析可知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RN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D甲基绿染色剂使 DNA 呈现绿色,吡罗红染色 剂使 RNA 呈现红色 2 3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如下图甲所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如图乙所示,下列有 关描述错误的是(

4、 ) A图甲中的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 内部环境 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 C图甲中与细胞的选择性吸收有关,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 部分与水面接触 4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无氧呼吸过程中有H的积累,有氧呼吸过程中无H的积累 D无氧呼吸过程同有氧呼吸一样每一阶段都有 ATP 生成 5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的二倍 B

5、细胞中 b、d 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C细胞中 a 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 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 D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 DNA 数量的加倍 6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 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 C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发生了改变 3 D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成植株,这反映植物种子具有全能性 7.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 A谷氨酸单钠 B柠檬酸 C山梨酸钾 D三聚氰胺 8.大气中 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 。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 CO2含

6、量增加的 是( ) A燃烧煤炭供热B利用风力发电 C增加植被面积D节约 用电用水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4 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 2NA B1 molN2与 4 mol H2反应生成的 NH3分子数为 2NA C1 mol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 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4NA 10.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 M 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原子半径 ZM B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X 的弱 CX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Z 的小 DZ

7、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2 周期第A 族 11.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 4 BpH=2 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Na+、NH4+、SiO32- CFe2+与 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 12.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SiO2SiCl4Si BFeS2SO2H2SO4 CN2NH3NH4Cl(aq) DMgCO3MgCl2(aq)Mg 13.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

8、量 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 NaHCO3、分离 NaHCO3、干燥 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8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14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3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0 分。分。 5 14、舰载机在

9、航母上的阻拦着舰、弹射起飞是一项关键技术现假设舰载机的起飞跑道 视为水平,航母静止在海面上,跑道有效滑行长度为 250m,起飞时飞机在航母上滑行 加速度最大可为,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 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约为 A B C D 15、如图所示,一物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恒力 F 的作用向左运动,其正前方固定一 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则关于物块与弹簧接触后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一直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B物块一直作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C当物块刚与弹簧接触时加速度最大 D当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物块的加速度最大 16、在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站在电梯里的

10、人 A所受支持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 B所受支持力做正功,机械能减少 C所受支持力做负功,机械能增加 D所受支持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 6 17、各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如图所示,假设图中各行星只受太阳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 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行周期越小 B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行周期越大 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角速度越小 D各行星运行的角速度相同 18、如图所示,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人的重力和人对踏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对踏板的压力和踏板对人的支

11、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9、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和的轻质弹簧 a、b 串接在一起,a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 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 b 弹簧的 P 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 a 弹簧的伸 7 长量为 L,则 Ab 弹簧的伸长量也为 L Bb 弹簧的伸长量为 C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 DP 端向右移动的跑离为 20、如图所示,一竖直放置、内壁粗糙的圆锥筒绕其中心轴线旋转,角速度为0(00),内壁 上有一小物块始终与圆锥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可能受两个力作用 B物块受到的支持力一定大于重力 C当角速度从0增大时,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可能减小 D当角速

12、度从0增大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增大网 2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地面高 H 的 A 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上后又陷入泥潭 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到达距地面深度为h的 B 点速度减为零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8 g关于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mg(H+h) B小球重力做的功为mgH C小球阻力做的功为mg(H+h) D小球所受平均阻力为mg(H+h)/h 三、非选择题:第三、非选择题:第 2232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3338 题为选考题为选考 题,考生根据

13、要求作答。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一)必考题: 22、(8 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图甲中器材进行实验,正确地完成实验 操作后,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在实验数据处理中,某同学取A、B两点来验证 实验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s 打一个点,g取 9.8 m/s2,图中测量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 中 9 项目 x1/cm A点瞬时速度 /(ms1) x2/cm B点 瞬 时 速 度/ (m s 1) A、B 两点 间距 离 /cmZxxkCom 数据 3.920.9812.80 50.00 (1)观察纸带,可知连接重物的夹子应夹在纸带的_端(选填“

14、左”或“右”); (2)将表格中未填项目填写完整; (3)若重物和夹子的总质量为 0.6 kg,那么在从A到B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为_J,重 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J. 23、(6 分)如图,从运动员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的 重力势能先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后 (填“增 大”或“减小”或“不变”)。运动员的机械能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10 24 (15 分)泥石流是在雨季由于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 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虽然只有很短 时间,但由于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

15、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某课题小组对泥石流 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 m5 kg 的物体, 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运动,推力 F 随位移 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6, 取 g10 m/s2.求: 甲 (1)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大? (2)在距出发点多远处,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乙 (3)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大? 25、 (18 分) 如图所示,传送带 A、B 之间的距离为 L3.2 m,与水平面间夹角 37,传送带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速度恒为 v2 m/s,在上端 A 点无初速度放置一个质量为 m1 kg、大小可视为质点的金属块,它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 0.5,金属块滑离传 送带后,经过弯道,沿半径 R0.4 m 的光滑圆轨道做圆周运动,刚好能通过最高点 E,已知 B、D 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 h0.5 m(取 g10 m/s2)求: 11 (1)金属块经过 D 点时的速度; (2)金属块在 BCD 弯道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6.(14 分)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 问题: (1)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的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