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普通班)高三2019届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35385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3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中学(普通班)高三2019届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普通班)高三2019届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普通班)高三2019届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普通班)高三2019届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普通班)高三2019届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普通班)高三2019届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中学(普通班)高三2019届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黄陵中学 2019 届(普通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共共 2525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共共 5050 分分) ) 1. 以下统计数据最能体现美国罗斯福新政特点的是( ) A. 1935 年农民的现金总收入从 1933 年的 40 亿增加到 70 亿美元 B. 1932 年美国出现了约 200 万人的流浪大军,次年失业人数将近 1700 万 C. 1933 年建造了 20 座大型水坝,开凿了 652 英里长的水道 D. 到 1938 年美国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 350 亿美元 2. 英国学者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

2、中指出,如果把“冷战”重新定义为“长期的和平”倒 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A.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 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C.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直接冲突 D.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3. 抗战胜利后初期,国内政治斗争的核心内容包括( ) 和平民主建国 社会主义革命 改组国民政府 军队国家化 A. B. C. D. 4. 中国瓷器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下列关于中国制瓷业叙述正确的是( ) A. 唐宋以来瓷器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2 B. “唐三彩”是风格独特的美术瓷器 C. 江西景德镇窑

3、首创釉下彩绘技术 D. 制瓷业是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 5. “江南役重甲天下, (徐光启)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 (植蚕)与市为 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材料反映出( ) 赋役沉重 抑商政策削弱 商品经济发展 科举免役 A. B. 、 C. D. 6.1585 年到 1604 年,在政府授权下,英国每年至少有一两百武装商船出海,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 比海劫掠他国运输船队,每年的掳获平均可达 20 万英镑。这一现象 A.导致了英荷战争的爆发 B.推动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C.促成了欧洲商贸中心转移 D.反映了英国社会矛盾的缓和 7.某思想家指出,那些现今不可一世号称

4、为教皇、主教、神父的人,在圣经里不过是被称为“执事” “仆人”“管家”,其实他们原是应以传道服侍人的,将基督的信仰与信徒的自由教导人的。该思 想家最有可能是 A.古希腊的智者 B.14 世纪的人文主义者 C.16 世纪的宗教改革家 D.18 世纪的启蒙思想家 8.18 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他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 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 伯克口中的“他” A.发展了人民主权学说 B.创立了三权分立学说 C.首倡了社会契约思想 D.提出了君主立宪 主张 3 9.1790 年 1 月,在了解各州

5、具体的财政情况的基础上,汉密尔顿提出了清偿国债的报告,包括州 的债务和巨额的外债。他认为解决美国的内、外债“是获得自由的代价,美国的信誉曾一再作为它 的保证”。这表明,汉密尔顿主张 A.实施财政赤字政策 B.强化新政府的信用 C.废除美国邦联体制 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10.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路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 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 B.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 11. 2014 年播出的电视剧老农民的编剧高

6、满堂说:“作为一部编年体正史,它时间跨度 长达 60 年,从头至尾没有回避任何一个历史节点和敏感时期。 ”这部作品( ) A不可能涉及新中国的城市建设 B是一部体系较完善的史书 C可用于研究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D可为冤假错案的平反证据 12. “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 ”这场运动( ) A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D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3. 1955 年,万隆会议后,有外电评论说“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 。这主 要表现在周恩来( ) 4 A提出了“求同存异”主张

7、 B避免了会议偏离正确的轨道 C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消除了与会各国疑虑和分歧 14.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 19502005 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 如下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 ) A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D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 15.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 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最能体现苏格拉底这一看法的是 ( ) A抽签选举 B差额选举 C人民主权 D轮番而治 16.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

8、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 祖宗昭穆亲疏之法也。 ”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 “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B.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 C.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D.关于宗法制的起源目前存在着争议 17.997 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 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 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 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5 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B.削相权以加强集权C.强化集体议事制度D.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18.1938 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

9、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 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 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B.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19.1940 年 3 月,国民党正式尊孙中山为“国父”。国民党在这时将孙中山从党的“总理” 转化为“国 父”,其主要意图是 A.肯定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B.推动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C.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团结抗日 D.彰显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正

10、面战场巨大贡献 20.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 城邦。 ”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公民自由受限的体现 21. 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 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 ) A. 注重实际不崇尚理论 B. 主要是私法而非公法 C. 奠定近代欧洲法律基础 D. 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22.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 ,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 因此在阳台

11、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 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 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6 A.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B. 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 C. 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 D. 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 2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 宗教动办、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作者评论的 是( )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C. 工业革命开展的社

12、会基础 D. 早期殖民扩张的意义 24意大利航海家卡伯特父子、法国的航海家博迪埃等人的航行“对于大革命以前法国一般的学术 发展有很大贡献。有些对法国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感到不满而想加以批评的人,写了不少书籍,来歌 颂远方荒马上的乌托邦” 。据此可知( ) A乌托邦成为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 B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C新航路开辟是法国大革命的诱因 D地理大发现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 25. 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 ,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 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一原则( ) A. 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 B.

13、 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 C. 表明国王已经失去自由权利 D. 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利的限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5050 分。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 材料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 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 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帝制到职役制的 7 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 地位逐

14、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 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 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被乡镇地方自治所代。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 27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 经济全球化的

15、阶段 明清时期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近代前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新中国成立 初期 制度化、体系化 改革开放以 来 迅速发展、实质突破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与经济全球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 简要阐述(要求:1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选取表中某一个时期或多个时期进 行阐述都可以) 8 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 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 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华人民共

16、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 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 月 28 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 表了联合公报 ,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 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 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 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 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