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35377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0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元市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广元市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广元市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广元市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广元市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元市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元市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四川省广元市 2018-2019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广元市广元市 20172017 级半期考试联考试题级半期考试联考试题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规定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之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

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文化是有生命的,它一定要生长、发展。这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其中必然涉及文化的开 新与守成。 近年来,人们特别关注传统文化。但在讲传统文化时,常常忽略一个重要问题传统文化 不是不再变化的凝固体,它始终在变化发展。作为正统思想,在中国延续 2000 多年的儒家思想 始终是变化的,比如,董仲舒时代的正统思想就与朱熹时代的正统思想不同。传统文化在新陈代 谢中往往呈现出自己的复杂性,中华传统文化就蕴含着两种不同的精神:一种是先秦时期百家争 鸣的精神,它锤炼出多种文化

3、经典;另一种是秦汉以后形成并逐渐得到强化的,奉儒家思想为正 统的精神。后者成为许多人自觉不自觉继续尊奉的传统,其实它并非传统文化的全部。 文化的发展既然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反映在人的主观意志上,就有开新与守成之间的争 持和互动。平常时期,这种争持与互动并不明显,但在文化转型期就会表现得特别突出和激烈, 新文化运动时期便是如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核心问题是如何 改造传统文化,使其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文化。近代历史上,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 型是在中西文化激烈冲突的背景下推进的,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与人们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紧 密联系在一起。在文化新陈代谢过程中,开新

4、者和守成者内部又会有各种不同的类型。例如,开 新者中有的非常激进,有的比较持中;守成者中有的颇为温和,有的相当保守。 开新与守成都是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开新是为了发展,守成也是为了发展。传统文化会 不断通过新陈代谢丰富并发展自己。所以,守成者并非只守着老祖宗的家底,也包括守住后来通 过新陈代谢所获得的新东西。就像生物学上的遗传与变异一样,某些后天的变异稳定下来,通过 遗传传给了下一代,于是新的物种逐渐形成。只有变异而没有遗传或只有遗传而没有变异都不 能形成断物种。 在文化开新与守成过程中,特别要防止那种自觉不自觉地将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外来文化对 立起来的倾向。一种文化越是善于吸收包括外来文化

5、的新文化,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营养,就越会 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相反,拒斥新文化,必定渐趋委顿。鸦片战争前,中华传统文化整体上 未遇到重大挑战,于是许多人误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完全独立发展起来的,无需借鉴吸收其他文 化。这心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包括对自己文化的生命力有自 信。勇于吸收包括外来文化的新文化,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营养,才能助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进步。 不能把文化自信变成自我满足,甚至排斥新文化。 (摘编自耿云志文化的开新与守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传统文化是有生命的,时刻都在生长发展,它的生长发展是个新陈代谢的过

6、程。 B.文化自信包括对文化生命力有自信,即相信自己的文化能吸收新文化而不断发展。 - 2 - C.“守成“既包括守住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也包括守住通过新陈代谢得来的新东西。 D.“开新“和“守成“并无矛盾,都是为了文化的生长、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通过对“守成“与“开新“的对比论证,辩证地分析了促进文化发展的内在矛盾。 B.文章在论证“文化始终在变化“和“不能排斥新文化“时,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C.文章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来审视传统文化,这样有利于人们走出认识上的盲区和误区。 D.文章以遗传、变异类比,阐明了守成与

7、开新对文化的生长和发展都不可缺少的道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被现代人尊奉为传统的儒家思想一直在发展变化,它已完全不是原来的传统文化。 B.开新者当中的激进派,与守成者当中的温和派,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斗争最激烈。 C.假如传统文化在鸦片战争前遇到了挑战,人们就不会产生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 D.传统文化要善于吸收新文化,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营养,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材料一: 2019 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熊出

8、没原始时代等多部影片同场竞 技,将今年春节假期中国电影票房推升至 58.4 亿元的新高度,观影人次达 1.3 亿。据国家电 影局的初步统计,仅正月初一的单日票房就高达 14.43 亿元。 被誉为大陆首部“硬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改编自“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同名小说, 讲述在遥远的未来,太阳急速膨胀将要吞噬地球,人类为自救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地球 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春节档期叫好又叫座,短短 5 天,票房逾 14 亿元。这部电影 以其大胆想象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 让世界感受到了“充满未来感”的中国带来的感染力。流浪地球一上映便在豆瓣

9、网拿下 8.4 的高分,影院排片率从第四逆袭到第一。猫眼专业版对流浪地球的票房预测是人民币 53.34 亿元。 (摘编自第一财经日报) 材料二:材料二: 国内票房突破 40 亿,电影流浪地球“黑马式”突围让市场预言: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 来了。 中国科幻经过几十年艰难发展,培养出刘慈欣等科幻名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 奖获得者王晋康更是中国科幻文学界的扛鼎者。往前追溯 20 年,中国科幻文学因缺乏好作品, 一直不被外界熟知,最顶尖的作品在国外最多也只有几千本销量。因此当刘慈欣的三体获 得“雨果奖”并在海外热销时,人们将其称为中国科幻文学的转折点。而三体同样令中国 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王晋

10、康、刘慈欣等科幻作家的作品版权被诸多投资方争抢。但王晋康 却认为,这把火似乎烧得有点虚热:“流浪地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但我们不能 忽略它作为一部硬核科幻的不完美。无论是祖孙三代矛盾逻辑的不流畅、剧本上的科学硬伤, 还是演技上的不足,目前想打动外国人,还是有一定困难。” 王晋康认同中国科幻电影已走入元年,但在他看来,这其实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即便 流浪地球失败,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最迟也只再延迟五年。而流浪地球的成功更多的是 让资本更早地涌入,科幻作家有了培育的土壤,即便后续跟风的科幻电影失败,也不会让中国 科幻热再次断流。“中国与美国科幻电影之间,是工业化的差距。美国领先中国不止十年。科

11、幻电影烧钱,同样需要烧时间。”而谈及何时中国科幻电影可以与美国并称“双雄”,王晋康 坦言,是早晚的事,但保守估计仍需十年。 (摘编自新京报:王晋康:美国科幻片领先中国不止十年) 材料三:材料三: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流浪地球表面上描绘末世的凄凉景象,骨子里却含着积极 的正能量。影片传播了“命运共同体”、集体主义精神等中国特色价值观,这与美国科幻片标 - 3 - 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截然不同。 美国纽约时报称,这是中国即将推出的一系列大制作科幻电影中的一部,这类电影无 论从技术上还是投资上,都是中国大多数制作人目前还无法企及的。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 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让人联想到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

12、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 人民日报刊文称,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 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 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应该说,相对影视经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还有 一些差距。我们要既看到长处也看到短板,既不捧杀也不棒杀,才能激励文化产品质量的进一 步提升。 (摘编自参考消息) 材料四:材料四: 在航天科技硬实力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时候,体现我国软实力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隆重上映,让戏内情景与戏外现实交相辉映。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有力 支撑,是国家不断培育电影新的人才、技术、市场等力量

13、所产生的令人欣喜的成果。如此视觉 奇观式的庞大制作凸显了这些年我国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剧、古装剧,都一直是很有影响的题材,即 便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总是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 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流浪地球突破了中国电影的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 化精神。 (摘编自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流浪地球在春节档与多部影片同场竞技时脱颖而出,好评如潮,仅仅正月初一单日票房 就超过 14 亿元,实现精彩逆袭。 B.从材料二看,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

14、的巨大发展,乐观地估计,中 国科幻电影在十年之内就能比肩美国。 C.过去 20 年中国科幻文学很少被外界关注,刘慈欣的三体使中国科幻文学发生转折,并 令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 D.流浪地球传播的向往家园、眷恋故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核心价值观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 个人英雄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春节档国产电影票房与观影人次的增长,既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也说明了中国科幻 电影取得的初步成就。 B.中国电影要想继续走创新道路,就需要在坚持文化传统的同时,多面向未来思考,少涉及穿 越、幻想等尚古题材。 C.流浪地球中人

15、类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与中国航天实现里程碑式跨越交相辉映,让人联 想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D.电影流浪地球虽然在剧本内容、科学设定、人物表演等方面存在着令人遗憾的瑕疵,但 是总体质量还是被认可的。 6、电影流浪地球取得成功的时代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综合材料内容概括说明。(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人生的考题人生的考题 李建 - 4 - 若干年前,我所在的公司招聘事务员,要求是法律专业毕业,负责公司内部法律文书的起 草以及处理公司对外的各种经济纠纷。招聘启事通过人才市场发布后

16、,收到了很多应聘人员的 简历。 一天下午,天气很热,一位年轻小伙子大汗淋漓地赶到公司面试。老板看过他的简历后很 满意,因为他要的薪水很低,而且又是法律专业一本毕业的高材生。 小伙子说,他家里很穷,上大学已经把家底掏空了,还借了不少债。所以他急需要一份工 作,赚钱来帮家里还债。他恳求老板聘用他,他一定会努力做得很好。 老板问了他几个问题之后,就拿出了试用期合同,打算聘用这个朴实的小伙子。 可就在这时,办公室里闯进来一个人大吵大闹起来。原来,公司试用期合同上有一个条款, 新招聘进来的员工,有两个星期的无薪试用期,如果在这两个星期内的表现没有令老板满意, 随时都可以辞退,公司不用支付一分钱薪水。这个人就刚干了一个星期被老板辞退的员工,她 来找老板要那一个星期的薪水,可老板以合同条款为由拒绝支付,所以吵闹起来。 老板非常生气,对正在面试的小伙子说:“小刘,你是学法律的,你说说看,我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