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时评文章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89032942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时评文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选时评文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选时评文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选时评文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选时评文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时评文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时评文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日报优秀时评文精选1、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学会与自己相处被誉为“南非国父”的曼德拉,曾历经长达27年的牢狱生涯。出狱后有人问他:是什么力量使您在孤独中充满活力?曼德拉回答:博爱的精神加上强健的体魄。可见,精神的支撑至为重要,能让人在孤寂困厄中顽强挺立。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如何与自己相处。哲学家芝诺曾被问及:“谁是你的朋友?”他说:“另一个自我。”学会与自己相处,其实就是找到另一个自己把脚步放慢,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成为一个能够充满智慧的人。现实中,有些人习惯于觥筹交错、熙来攘往,一旦一个人就变得快要窒息、难以忍受;一些人有时也想安静下来给自己“充充

2、电”,沉思工作或人生方面的问题,但总是挡不住喧嚣与世俗的诱惑,像旋转的陀螺一般总也停不下来。长此以往,只会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业绩陷入“双低谷循环”。学会与自己相处,不是追求寂寞、封闭自我,更不是对自身的交往能力设限,而是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祥和安宁,心境变得清澈如水,在沉潜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份沉静,无论是对于涵养个人的人生智慧,还是培育理性的民族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回溯历史,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如果缺乏耐得住寂寞的定力,没有独处时的思考,这些成就是很难取得的。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少年轻人会选

3、择给自己安排一个“间隔年”,以便在一段相对安静的生活中思索人生、规划未来。因此,我们在学习与社会打交道的同时,也应学会自己与自己相处,葆有享受独处的积极心态。人生之路,精彩也罢,平淡也罢,总要路过一段段不同的风景。善于与自己独处,可以说是一种思想境界、能力素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格局。然而,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并非天然可以习得,仰赖于有针对性地勤加磨砺,不断锻造个人的意志品质。与自己相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校准人生坐标,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通过对生命的深邃思考,排除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

4、的良好习惯。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用知识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激发与自己相处的智慧,贵在增强直面现实的思辨能力。与自己相处并非与世隔绝、离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应当以哲学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瞄准现实问题,努力获得更多规律性认识。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学会与自己相处、享受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尝试。我们与其在喧嚣中消耗光阴,不如借助与自己相处延伸生命、蓄积力量。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0日 04 版)2、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一起播撒合作的种子”

5、“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播撒合作的种子,共同收获发展的果实,让各国人民更加幸福,让世界更加美好!”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刻阐释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的重要路径,郑重宣示了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赢得与会嘉宾强烈共鸣。“人心齐,泰山移”“独行快,众行远”,合作共赢构成了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重要经验。有研究表明,合作是进化过程的“架构师”,是人类社会的“最大成功”。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世界的美好系于合心合力合作。“来自中国的丝绸和伊朗的高超工艺结合,成就了波斯丝毯的高贵;来自伊朗的苏麻离青和中国的高超工艺

6、结合,成就了青花瓷器的雅致。”习近平主席曾以此为例,形象阐明文明双向交融的重要价值。今天,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一带一路”倡议,既延续了交流互鉴的历史潮流,更成为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短短6年时间,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合作共赢的纽带不断延展,和衷共济的倡议深入人心。如今,这场21世纪的“凿空之旅”已经带动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合作协议,“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具有磁石般吸引力的伟大方案”“远远超出了科幻作家的想象”“规模宏大的国际合作平

7、台”“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透过这些评价不难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铺设出的,正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6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能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关键就在于下实功、务实效,真正把合作的蛋糕做大,让发展的成果共享。这也符合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开辟更广阔合作空间的中国一贯主张。此次高峰论坛,习近平主席宣布5项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展示了中国愿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的坚定决心。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上扬的关口,中国没有选择关上大门,而是以更大决心跑出改革开放的中国加速度,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

8、越大”,更加彰显了负责任的开放大国形象。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习近平主席引用陶渊明的这句诗,呼吁各方把握浩荡世界潮流、洞察纵横历史大势,登高望远,携手前行,共同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一带一路”将继续为世界繁荣发展和各国人民福祉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06日 04 版)3、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一起做“读书种子”“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皆当世

9、业,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

10、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他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关心督促下,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

11、,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今天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注重阅读率的同时更加重视“阅读力”,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中。“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

12、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并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缓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紧张感。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自我。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08日 04 版)4、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青春记忆,一代代青年的奋斗荣光。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蓦然发觉,五四精神已经深深刻印

13、在我们民族的精神谱系中,成为青年绽放爱国主义青春光芒的不竭源泉。“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谆谆嘱托、殷殷期待,拨动青春心弦,激起强烈共鸣。一段历史被铭记,凭借的是意义的丰厚。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

14、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站在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我们才能讲清楚为什么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讲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讲清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讲清楚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

15、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决定性的步伐。广大青年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今天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听党话、跟党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爱国、励志、求真、力行。青春的底色是爱国,青春的支点是奋斗。不管是吮吸知识、拔节抽穗的青年学子,夙兴夜寐铸就大国重器的青年专家,还是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汗水的年轻“第一书记”,守卫万家祥和的人民子弟兵、消防队员,只要有一颗爱国赤心、一腔报国热血

16、,总能在与国家梦、人民梦的同频共振中收获精彩人生。新时代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无限光明。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发扬光大,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青春的光芒格外闪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沐浴新时代春风,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广大青年一定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22日 04 版)5、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找到自己的“燃”点“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