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正考)

上传人:QQ11****5545 文档编号:89031439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规划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正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正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规划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正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利用规划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0001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居民点是人们聚居和( )集中配置的场所。A.建筑物、构筑物和生产资料B.构筑物C.生产资料D.生产工具正确答案:A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质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 )A.合理配置B.一体化配置C.专项配置D.详细配置正确答案:A3.基本农田规划双轨并行原则是指( )A.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相结合B.规划与实施同时进行C.县、乡规划同时进行D.长远和目前同时规划正确答案:A4.基本农田规划以( )为基本核算单位A.村B.社C.县D.乡(镇)正确答案:D5.居民点用地功能分区时应考虑

2、的各项要求不包括( )A.经济合理要求B.环境保护要求C.建筑技术要求D.功能齐全要求正确答案:D6.我国铁路一般划分为()级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正确答案:C7.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 )人民政府批准。A.县级B.市级C.省级D.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设区的市级正确答案:A8.居民点体系按等级划分可分为( )级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正确答案:C9.为了便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建档和管理,完善和巩固地籍管理体系,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不打破( )行政界线A.县级B.乡(镇)级C.村级D.社级正确答案:C10.水资源的补给来源于()A.地下水B.地表水C.海水D.大气

3、降水正确答案:D11.编制和实施( )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土地利用专项规划C.国土规划D.城市规划正确答案:A12.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评价应采用( )A.经济评价B.技术评价C.综合评价D.资源评价正确答案:C1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不包括( )A.耕地规划B.土地利用现状分析C.土地利用潜力分析D.土地需求量预测正确答案:A14.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 )作用。A.反馈作用B.联系作用C.控制作用D.协调作用正确答案:A15.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属于( )规划A.总体规划B.详细规划C.专项规划D.结构规划正确答案:C1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主要解决( )的问题。A.用地规模B.用地布局C.用地规模和布局D.粮食问题正确答案:C17.土地条件调查包括( )A.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B.土地利用现状条件调查C.土地权属调查和地价调查D.气候和地形调查正确答案:A18.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必须以( )为依据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村镇规划C.耕地规划D.国土规划正确答案:A19.林地覆盖率主要取决林地面积在( )中的比重。A.土地总面积B.森林蓄积量C.木材消费量D.已利用土地面积正确答案:A20.土地利用中期计划编制采用()的程序A.一上一下B.两上两下C.一上两下D.两上一下正确答案:B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5、)1.土地需求量预测:( )。A.人口预测B.农用地需求量预测C.非农建设用地预测D.未利用地预测正确答案:ABC2.一般来说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层次,分别为( )。A.5年B.10年C.15年D.20年正确答案:ABD3.土地修编中要提出: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主要目标是( )。A.以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合理用地需求为出发点B.根据对规划期间各省(区、市)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科学预测C.研究如何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战略D.以及探讨和制定保障战略实现的关键措施正确答案:ABCD4.居民点辐射规模:居民点的影响范围或吸引范围,取决于( ),以及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A.经济实力B.产业特点C

6、.政治实力D.文化实力正确答案:ABCD5.土地是位于地球表面的一定区域,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动植物群、水文等自然因素及过去、现在人类活动成果形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包括( )构成的垂直剖面。A.大气层B.地表层C.地中层D.地下层正确答案:ABD6.影响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 ?)。A.总体因素B.区域因素C.个别因素D.其他因素正确答案:ABC7.耕作田块:以( )所围成的地段,是进行田间耕作、生产管理、轮作倒茬和平整土地的基本单位。A.田间道路B.护田林带C.末级固定沟渠D.农村居民点正确答案:ABC8.下列(? ?)不是土地利用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措施。A.土地利用规划B.土地整理C

7、.土地复垦D.土地开发正确答案:BCD9.基本农田保护区控制面积确定方法:( )。A.农产品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法;B.人口预留法;C.综合平衡法D.上级指标限制法正确答案:AB10.土地利用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 )。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A.开发B.利用C.保护D.整治正确答案:ABCD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昼夜温差比较大作物的产量较高质量较好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2.灌排渠系中直接从水源引水的渠道称为斗渠。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3.由2-3 行树组成, 而且乔灌结合的林带结构为紧密

8、结构。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4.气温的日变化对植物有机质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5.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的垂直变化是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6.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方法是环境影响预测法。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7.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 核心是经济分析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8.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应优先安排建设用地。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9.土地类型的形成,不但受大区域水热条件的影响,还受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的作用。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0.土地利用规划的特性说明, 由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目

9、标的多维性, 规划的方案有一定的折衷性;由于各项因素都是在变化的,规划就具有一定的动态性。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四、 简答题 (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1.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及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的原则。答案: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的原则:1、效益原则。即应全面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三方面的效益;2、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3、动态原则。土地利用规划应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旧有的规划在一定时间内有指导作用,但从长远看可能会成为有效利用土地的障碍;4、协调原则。土地利用规划涉及许多复杂部门,牵动方方面面的利益,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并有效贯

10、彻实施。2.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是什么?答案:(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提供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和布局,找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归纳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反映出的土地利用特点和土地利用问题,分析规划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清轻重缓急,提出规划要重点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二)土地供给量分析:科学地评价土地质量是编制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在编制规划时应当充分运用土地质量评价资料。在土地质量评价基础上,对区域建设用地(城镇、水利、交通、特殊用地等)利用潜力和农业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面)利用潜力进行测算。同时对未利用地的分布、类型、

11、面积进行分析,评价未利用土地适宜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数量。(三)土地需求量预测:依据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土地资源数量、质量、自然和社会条件,由各用地部门提交规划期间用地变化预测报告和用地分布图,并对预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校核,对区域建设用地需求量和农业用地需求量进行具体预测。(四)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土地供需预测的基础上,拟定规划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基本方针。(五)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根据规划目标和用地方针,对各类用地的供给量和需求量进行综合平衡,依据土地利用调整次序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步骤与方法,合理安排各类用地,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统筹协调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

12、措施,拟定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方案,以及区域土地结构调整方案。根据区域土地利用调整指标和规划分区,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资源潜力和经济发展目标,在与部门规划相衔接的基础上,分解下达下一级规划各类用地的控制性指标,为编制下一级规划提供依据。(六)土地利用分区:通过土地利用分区与土地利用控制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把规划目标、内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及实施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规划的实施。省级以上规划的土地利用分区,提出各区土地利用的特点、结构和今后土地利用的方向及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主要措施;县级以下的土地利用分区,提出土地利用的具体用途,制定各分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市(地)级规划分区可结合具体情况,参照省级或县级规划要求进行。(七)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而又十分艰巨复杂的规划,要实施这一规划,必须有相应的政策措施作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根据实现土地利用目标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实施政策和措施,包括法规、行政、经济和技术措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