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手卫生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89028521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手卫生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手卫生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手卫生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手卫生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手卫生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手卫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手卫生(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节 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治疗室,布局 1、必备设施 应有纱门纱窗、治疗台、治疗车、无菌物品存放、各类注射药物存放柜、空气消毒设施、冰箱、检液灯、洗水设施等,墙上可挂药物配伍禁忌表及三查七对内容和皮试液的配制方法等。,2、治疗室分区 相对无菌区:本区内有配制静脉注射液体和肌内注射药物操作台,并放有无菌物品柜,治疗车等。 清洁区:存放口服药柜,药车,已消毒物品,发药操作在此区进行。 污染区:对治疗操作后的物品回收分类处理等。,监控程序,1、治疗室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日采用紫外线或臭氧消毒灭菌器进行空气消毒1次,坚持每日湿式清洁消毒地面和物体表面。 2

2、、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需戴帽子、口罩、穿工作服,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治疗室。 3、注射治疗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物不得超过2小时,开启的各种溶媒使用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最好采用小包装。,4、无菌持物钳及持物筒每周高压灭菌2次,有条件的单位提倡使用 干筒,每4小时更换1次。盛乙醇、碘酊、碘伏的容器每周更换2次并高压消毒,容器内剩余消毒剂应全部倒掉,敷料罐每日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包装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治疗车上的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房的治疗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5、治疗车应保持整洁,其消毒、供应、保管均应专人负

3、责。使用物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物菌操作。 6、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并且有明显标志。治疗护士每日要检查各种无菌物品的消毒日期及治疗盘内的物品是否备齐,并使备用物品呈备用状态。 7、治疗室各类物品清洁消毒法,换药室,布局 1、换药室应通风,防蚊蝇,采光好,墙壁地面光洁便于消毒,室内洁、污分区,有条件时,清洁伤口与感染伤口换药分室或分区。 2、室内安装通风、消毒设施,洗手池及污物桶(脚踏式)。,监控程序 1、换药室应做到环境整洁,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用紫外线或臭氧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3060分钟,定期做空气培养,必要时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液喷洒消毒。 2、地面应湿扫,每日用含有效溴或含

4、有效氯消毒液5001000mg/L 拖地2次,清洁工作后约30分钟再开始换药。 3、换药时尽量减少人员走动,关闭门窗,减少室内空气流动,防止细菌随灰尘落入伤口;换药顺序应遵循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污染伤口,最后换感染伤口。,4、工作人员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必须戴好帽子、口罩,穿好工作服,不留长指甲,不戴戒指等,以免细菌留存掉入伤口。 5、换药车或换药桌,应每日用上述消毒剂擦拭2次,如遇有脓液、血迹污染时应加大消毒液剂量并延长作用时间。 6、所有口服、注射药物都不得放在换药室,换药车上层放清洁物品,下层放污染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7、使用无菌镊子或持物钳夹取无菌物品,持物钳、镊子用后立即放

5、回持物筒内,勿在空气中暴露过久,更不能夹取无菌物品来回走动。禁止用此持物钳、镊子夹取油纱布。,8、严格注意换药用品的无菌。 9、用过的换药器械放在盛有消毒剂的容器内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送高压灭菌。 10、给每个病人换药后,换药者应该用消毒剂浸泡手或肥皂流动水洗手,对严重感染的病人,应戴一次性手套。 11、凡供病人换药时使用的搭脚、手的支撑架,其与病人的接触面应 用塑料布包好,上面放一次性垫巾,每一人换一次药,更换一次垫巾,塑料布有脓血时应及时更换消毒。,12、遇有特殊感染的病人换药时,工作人员需穿隔离衣,戴手套,安 排病人在最后换药,尽量使用一次性的换药器械。 13、感染性敷料、坏死

6、组织、引流条等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里,及时焚烧处理。,注射室,(一)布局 (二)医务人员 1、医务人员应着装整齐,操作前用抗菌皂液或流动水洗手。连续注射时,每接触一位病人后都应该用抗菌皂液或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剂搓擦。 2、工作人员应熟悉了解常用注射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毒性反应和发生药物过敏反应时的紧急处理,并具有熟练的技术和较强的无菌观念。,3、注射室内各项物品、药品及急救用物应定点放置,定时清点和补充。 4、各种注射必须按处方、注射单执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如有疑问,应查清后再执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注射前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如发生反应或意外,应及时处

7、理并报告医生,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事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做好药物过敏试验,注射后嘱咐病人在指定地点休息1015分钟,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监控程序 1、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2、消毒范围 3、注射用具,第二节 产房、母婴室和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产房 (一)建筑布局 (二)医务人员,监控程序 1、产妇入室要更换全部衣物和换鞋,个人物品不得带入室内。 2、当患者或已患某种感染的产妇临产时,应注意隔离程序。 3、新生儿 4、产后 5、阴道分娩者的阴道和会阴部位的准备工作 6、分娩室消毒制度 7、保洁制度,母婴室 (一)医务人员 (二)监控程序 (三)探视制度,新生儿室 (一)建筑布局 (

8、二)监控程序 1、新生儿病人的感染控制 2、新生儿病室的管理,第三节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一)设计与布局 1、手术区布局 2、建筑设计 3、空气净化 4、紫外线消毒,(二)手术室管理 1、医务人员 2、监控程序 隔离手术 消毒灭菌和卫生要求,(三)术后复苏室 1、布局与设置 2、监控程序,第四节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布局与设施,工作流程与区域划分 1、工作流程: 接收清洗 灭菌储存发放 敷料制作 2、划区: 污染区 清洁区 无菌区,(三)医务人员,(四)监控程序 1、清洁去污工作中,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盛装污染物品的容器或袋子应有明显的

9、标志;防锐器刺伤;将锐器置入锐器盒内。 2、重复使用物品再处理过程包括清洁、去污消毒和灭菌。 3、在清洁去污后,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式。 4、灭菌前物品的准备 清洗 包装 装载,5、灭菌处理,(五)灭菌后处理 (六)干热灭菌 1、适用范围 2、灭菌方法 烧灼 干烤 注意事项,(七)去污 1、影响因素 2、去无的方法 自来水 清洁剂 酶清洗剂 PH 3、去污过程 分类 浸泡 清洗 注意事项,(八)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 (九)供应室的管理要求,医务人员手卫生,一、名词解释 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

10、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用手消毒剂擦手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指用消毒剂消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手消毒剂:指用于手部皮肤以减少手部皮肤的细菌,包括暂居菌和部分常居菌数量的抗微生物物质。 速干手消毒剂:指含有乙醇和护肤成分,并应用于手部,减少手部细菌的消毒剂。 免洗手消毒剂:指取适量消毒液于手心,双手相互揉搓直至干燥,不需外用水的一种消毒剂。,二、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 三、手卫生的现状 四、洗手设备要求,五、一般手卫生方法 (一)、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染病人前后;2、接触病人粘膜、破损皮肤

11、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手上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二)、洗手方法: 1、采用流动水,使双手充分浸湿,取适量肥皂或皂液或清洁剂35ml于手心,均匀涂抹至整个双手。两手心对搓,2、双手指交叉,手心对手背彼此对搓;3、双手指交叉,手心对手心彼此对搓;4、双手互握搓背;5、双手拇指彼此在掌心揉搓;6、双手指尖彼此在掌心揉搓,洗手时间每步10秒,共一分钟,或按产品说明书使用。在流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三)快速手消毒法: 在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具体方法: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2、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手消毒指征: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底下的病人之前;2、出入隔离病房、ICU、烧伤病房、新生儿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重点部门前后;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5、需双手保持较长抗菌活性时。,六、手消毒剂选择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