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童戏” 项目学习实践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900624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旧童戏” 项目学习实践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怀旧童戏” 项目学习实践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怀旧童戏” 项目学习实践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怀旧童戏” 项目学习实践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怀旧童戏” 项目学习实践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怀旧童戏” 项目学习实践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旧童戏” 项目学习实践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怀旧童戏”项目学习实践黄美华温岭市横湖小学的“学生解放行动”就是为每个学生创设适合的教育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实践和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展现个性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快乐的童年。“学生解放行动”的核心就是优化课程设置,关键是教育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项目学习”就是现阶段学校“学生解放行动”的进一步深化在各科教学领域深入研究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从真实世界的问题出发,通过组织学习小组,扮演特定的角色并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将研究结果以一定的形式发布,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

2、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得到个性发展。“怀旧童戏”项目学习是将游戏因素与学习因素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调查、搜集多种父辈们儿时的游戏资源开展体验、表现与创新的探究学习,重拾自然和文化赋予儿童的乐趣,推动学生自主探索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提高他们的美术表现力,同时重现民间传统游戏的价值。一、项目概述开展年级:小学五年级学科:美术、体育、语文、劳技项目指导教师:黄美华项目简介:这是一个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协作学习项目,游戏是他们的生命。本次项目学习将游戏因素与学习因素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在亲身实践中研究“怀旧童戏” ,即传统的地方儿时游戏失传的原因、游戏的种类

3、、内容,进行适当地搜集整理,并从多角度展开游戏的创新与表现。通过本项目学习推动学生自主探索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提高学生对传统地方游戏文化的探索兴趣、传承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体验创新的习惯、美术造型的能力与协作意识、科研意识。二、学习目标和任务(一)研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探访、调查中了解“怀旧童戏”失传的原因。查阅文献、参与游戏体验,了解游戏种类、内容并进行适当地搜集整理。学习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结构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进行“怀旧童戏”的造型表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鉴赏力、造型表现力及对地方游戏文化的理解能力、探访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怀旧童戏”的调查、观察

4、、感受、写生、描绘、创新等探访记录活动,给学生动手、动脑、交往感悟的发展空间。能利用语言、网络、作品展示与项目同学进行沟通,能将研究成果与项目参与学生进行交流,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资源分享的能力。经历项目学习的过程、记录、思考、总结,撰写研究小报告,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童画、游戏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项目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了解、感受民间儿时游戏的文化特点,激发他们关注、尊重、热爱地方游戏文化的情感,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二)学习任务 1 “怀旧童戏”现状的前期调查。通过问卷、查阅资料,了解现在身边“怀旧童戏”的存在现状,调查小学五年级学生对“怀

5、旧童戏”的喜好、熟悉程度以及参与体验情况,并作好记录、分析调查结果。2 “怀旧童戏”的收集与整理。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形成“研究主题指南” ,各项目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本组的研究主题;然后选择一定的途径:向外婆辈、父辈等长辈询问,或和长辈们一起亲情体验,或和学伴、玩伴开展游戏探访,或查阅网络、书籍,或观看电视节目加以整理等;最后将资料汇编成册。3 “怀旧童戏”的体验与创新。进行“怀旧童戏”综合活动,课堂实施分三个环节“说童戏、耍童戏、变童戏” ,学生先明白游戏规则,再自由畅玩体验,然后以摄影、创作等方法进行个性表现并加以展示交流。三、学习过程任务一:“怀旧童戏”现状的前期调查教师设计“小学

6、生眼中的怀旧童戏 ”调查表,促使学生较全面了解“怀旧童戏” 。学生对身边的长辈、同学进行探访,查阅网上或文献资料,并进行记录。和伙伴们玩一玩自己喜欢的一个游戏,记录游戏心得。表 1 小学生眼中的“怀旧童戏”小学生眼中的“怀旧童戏”探 访 员 探访对象记 录 员 探访方法一调查长辈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 (至少 5 个)游戏名称 使用的道具 游戏的地方 游戏的人数 游戏现状二你现在会玩什么传统民间游戏?(请列举 3 个或以上,玩耍程度在相应格中打“” )游 戏 名 称游 戏 调 查 指 标经常玩,一周至少一次有时玩,半个月或一个月至少一次有听说,没玩过玩耍程度没听说,没玩过游戏合作伙伴三你认为传统

7、民间游戏对你有哪些影响?(多选题, 在选项前打“” )锻炼身体 发展智力 培养意志品质培养合作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 学会明辨是非、评价他人和自“怀旧童戏”就是传统的地方儿时游戏,是外婆、父母等长辈们在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她来源于民间,根植于生活,为孩子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幸福。学一学3我学会用游戏规则协调关系,学会协商和妥协四和伙伴们玩一玩自己喜欢民间传统游戏。游 戏 的 名 称 自己喜欢的游戏情景的记录方法五我们的发现任务二:“怀旧童戏”的收集与整理学生、教师交流讨论前期调查结果,通过整理分析形成“研究主题指南” 。各项目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研究主题,根据项目教师提供的游戏了解基本要素:

8、“项目学习研究主题、游戏名称、玩法、玩具要求” ,各组在此基础上可加入了解内容,自主设计“怀旧童戏”信息搜集表。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游戏探访,更深入地感受到“怀旧游戏”的魅力,或提出各自的想法心得。表 2 :“怀旧童戏”项目学习研究主题指南研究方向玩具性质 游戏贵贱 游戏空间 身体活动 游戏氛围具体主题取材简单制作较繁无需玩具上层民间室内游戏庭院游戏以脑为主以手为主以腿脚为主其他部位为主配有音乐配有童谣表 3:温岭“怀旧童戏”小组探访单4任务三:“怀旧童戏”的体验与创新 学校结合省课题学生解放行动的实践以及有关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精神和要求,把该研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考虑合理的配置课时,开设专门的“

9、童戏入画”项目学习综合课,排进学校总课表,保证每周两课时的实践时间。项目学习分三个环节, “说童戏、耍童戏、变童戏” ,每一环节重视学生的全程参与,突出信息的摄入、问题的产生与解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优化自我。实施的学习流程如下:(1)说童戏:学生根据“小组探访单”中收集的资料,向全体同学介绍该组的传统游戏,可借助实物投影仪展示探访单并进行口头介绍,可采用边介绍边示范游戏要领的方式,也可和小组成员合作演示该游戏。老师鼓励其他学生在了解该游戏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对该游戏的规则、道具等产生求异、求新的想法。(2)耍童戏:学生自由组合玩游戏,在亲身经历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同时教师指导

10、学生学会观察,捕捉伙伴们游戏时的开心瞬间,用摄影、写生的方式记录,并讨论或独立思考如何把开心瞬间表现出来。(3)变童戏:这是学生个性表现的舞台, “一变” ,把活动的动态变为儿童的画面,这是一种具有一定难度的造型创作,很容易让学生因为作品的失败而害怕游戏,从而加重学习负担,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地辩疑、解疑的指导,组织他们剖析“耍童戏”时积存的疑虑,并给与一定的创作示范(表 4) ,这样,学生乐在游戏、乐在创作造型;“二变”,把游戏的场面变为精彩的照片,照片就是游戏的微过程,学生的摄影作品比拼的是游戏入境的不同角度,如玩具的制作、游戏的准备、紧张的片刻、胜利的喜悦等,照片展示就是那份自由、趣

11、味与激情;“三变” ,把怀旧的游戏变为崭新的游戏,通过创新游戏的玩法,丰富或改良游戏的道具,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让传统与时尚交汇,让游戏与艺术融合,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活动、成长空间。 (图 1、图 2 为学生的部分优秀作品)表 4:创作大舞台的技法点拨游戏名称 存 疑 解 疑捉迷藏1.寻找伙伴的游戏者怎么表现?2.怎么表现不同的躲藏者?教师适当板画:抓 子1.“子”的运动轨迹创作2.抓子时手的动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介绍游戏规则示范游戏要领自由畅玩游戏捕捉开心瞬间个性表现游戏摄影大展台创意大论坛创作大舞台激疑 存疑 辩疑、解疑说童戏 耍童戏 变童戏5: 图 1:游戏跳房子 图 2:游戏抓子任

12、务四:形成项目学习体验报告撰写项目学习的内容小结、学习体会以及用摄影、绘画、工艺等形式呈现创作成果;交流、展示各自的体验报告,评选优秀作品,并在学校网站上供其他学生共享。阶段 时 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目 标第一阶段 9.39.71讲解“怀旧童戏”项目学习的目的、要求,以及要完成的任务。2设计小学生眼中的“怀旧童戏”问卷调查表。1初步了解“项目学习” 。2参与“怀旧童戏”问卷调查,了解怀旧童戏现状。明确“怀旧童戏”项目学习的主题、意义和方法。第二阶段 9.119.231分析统计问卷调查的情况。2提供网址、文献,指导学生了解父辈的童戏。3教师提供建议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4指导学生编

13、写怀旧童戏的“学本”(活页初稿)1根据研究主题指南按各自的兴趣组成学习小组,选出每组的组长。2在长辈、老师等的配合下,运用各种方法,了解“怀旧童戏” 。3整理采访结果,用文字形式、或文字加图片等形式完成小组探访单。4与各组交流,确定本学期的学习内容。1形成“怀旧童戏”项目学习研究主题指南。2初步了解传统民间游戏,激发探索的兴趣。3开发怀旧童戏的“学本”第三阶段 9.2410.191开设“童戏入画”的项目学习课。1体验捉迷藏 。2体验关城门 。1享受游戏的乐趣和学习的乐趣。62指导学生“说童戏” 、 “玩童戏” 、“画童戏”以上两次体验中重点指导学生学会捕捉精彩的瞬间,并用绘画的方式加以表现。3

14、体验抓子 。重点指导学生按父辈的特点创作活动的背景。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力。3学会用美术的语言来表现怀旧的童戏。第四阶段 10.2210.261对上阶段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2指导调整下阶段的探索方案。 (根据学校校舍建设的实际,建议学生下阶段进行室内或区域小或小型的童戏研究)1整理怀旧童戏的活页初稿。2在组长的组织下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使学习活动更合理、更有效。第五阶段 10.2911.231继续指导学生“说童戏” 、 “玩童戏” 、 “创新童戏”2组织部分优秀创作展示1评价阶段性的创作作品。2体验跳房子 、玩纸板 、 挑游戏棒一类的童戏,重点指导学生改变、增加游戏规则,玩出

15、新花样,还积极改造玩具,使玩具更美、更能适应校舍改造的安全实际。1大胆突破传统游戏,在传承中创新。2进一步体验怀旧童戏,完善整个项目学习过程。3收集资料,准备撰写学习报告并汇报。第六阶段 11.2511.311指导学生撰写项目学习探究报告,并进行项目评价。2建设学校“童戏入画”网页。1撰写“怀旧童戏”项目学习探究报告。2学生交流、展示各自的成果,并上传至学校网站。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四、项目评价“多一把尺子衡量,多一个幸福成长的机会。 ”这是立体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本次项目学习采用适应转换育人模式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作业方面的评价采用“展示性成果评价”和“专辑式精品评价”两种方式;学习表现方面的评价我们制定了评价量表(表 6) ,学生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评价,老师也通过评价量表检测学生的学习状态。(一)作品评价展示性成果评价:这种评价以三种形式进行,一种以网络为载体,通过网页建立起教7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另一种以橱窗为载体,阶段性向师生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种以学校的大型文体活动为平台展示学生的风采,三种评价形式以展示学生成长过程为主,将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专辑式精品评价:设定多种专辑的主题,也就是设计各类单项奖,如:游戏串联类、道具创意类等,将学生相关的成果汇编成集或装裱留校,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