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小学语文教学成功案例合集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88994091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篇小学语文教学成功案例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6篇小学语文教学成功案例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6篇小学语文教学成功案例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6篇小学语文教学成功案例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6篇小学语文教学成功案例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篇小学语文教学成功案例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篇小学语文教学成功案例合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篇小学语文教学成功案例合集一、导入:今天,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母亲是通过什么给予我启蒙的?学生交流(板书:民歌 故事 童谣 谜语),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再次走进那个美妙的童年的夏夜。在作者的记忆中,母亲在柔和的月关下为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情景,成作者童年时最美好的记忆,尤其是那动人的歌谣和童谣,给作者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出示重点和自学要求三、个人自学,师巡视点拨四,小组讨论:五、全班交流:我最喜欢的歌谣或童谣是( ),从中体会到( )1、带着体会读歌谣(向母亲一样神情的吟唱),学生的理解,个别读 ,谱歌曲唱一唱,出示再读歌谣,透过歌谣我明白了什么?齐读这句话

2、,这就是“启蒙”。在那柔和的月光下,母亲通过歌谣传递着她对我的爱,同时也把她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传递给了我,难怪作者说:出示最后总结的那段话(母2、读童谣自由念,可以用手或脚打节拍。3、这些童谣念着什么感觉?4、用家乡话念一念。尝试创作一首童谣,在这样的夏夜,有着这么有趣幽默的童谣,所以作者说总结那段六、总结拓展文章同学们,每一首歌谣和童谣,都是一部启蒙教材,给了作者许许多多人生的启迪,而且他们也是宝贵的民间文学财富,对孙友田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让成为了现代诗人。也许母亲并不知道她的歌谣童谣故事对作者来说是那么重要,她只是把对孩子最朴素,最纯洁的爱全部给了作者!母亲识不识字已不重要

3、,重要的是这里面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学生朗读结尾。七、补充背景,升华情感1. 教者煽情谈话:然而,时间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母亲的青春。我个子高了,母亲的脊背却弯了;我长大了,母亲却老了;当我成了一名颇有声望的诗人时,而我那亲爱的母亲呢(读原文)(1)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多想唤醒母亲的记忆,让她知道:当年,母亲是我的骄傲;现在,我能让母亲为我而感到自豪。然而:(引读)A 、现在的母亲满头白发,深深的皱纹刻在她的额上。

4、 可曾经, 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B、现在的母亲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可曾经,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C、现在的母亲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可曾经,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不会忘记这位在月光下给我启蒙的母亲(2)当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但是在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珍藏着

5、母亲在月光下给我唱的歌谣。(板书,感激怀念母亲)。齐读歌谣2. 学生发表感受:(教者随机认同或补充)是的,母爱是最伟大的。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你想对母亲说什么呢?小学语文教学成功案例案例一:古诗两首教学古诗教学我喜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本课教学环节主要是自读质疑、小组探究讨论、全班交流。在自读古诗的过程中找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字词,然后带着问题在小组中合作探究,先查阅资料再讨论。学生查阅的工具书有字典、词典,也有小学生必备古诗词75首等。结合资料进一步讨论、梳理、总结。在全班交流时,对关键字词的意思我适时引导、点拨。然后再让孩子们在小组中试着说一说古诗的大意,并有感情朗诵。最后

6、全班交流。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领悟古诗的意蕴,也找到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教师自己要“隐”起来,让学生“突”出来。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我最后还吟诵了两遍给学生听,孩子们惊住了,非常安静地聆听。这真是让我有些窃喜,可见老师的基本功和人文素养多么重要,它可以让你在学生的心目中迅速又高大很多。可惜课堂时间不够,没有教学生吟唱,只能放到下节课或晨诵时间进行了。作业是搜集描写秋天的古诗,写在A4纸上并配上图画,然后在班级评比,选出优秀作品展出。这也是对课文的拓展学习。案例二:童话故事教学。蒲公英和三袋麦子

7、都是童话故事,课堂上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不同角色的特点,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但要想真正内化课文语言和知识,还必须让孩子们进入角色中去体验、表演。有体验才有真知,表演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所以,上完这两课以后,我让孩子们分组表演。每个组自选其中一篇课文,分配好角色后认真排练。然后在班级举行童话剧表演比赛。孩子们兴趣高涨,抓紧一切时间排练。比赛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个组表演完都要请其他同学评价,我也会适当补充一些评价。最后根据大家的评价,评出“最佳”表演奖。孩子们的表演很生动,让童话里的一个个角色都“活”了起来,小猪说话时还会从鼻子里发出“哼哼”的声音,说完还会舔舔嘴唇,把小猪的憨厚

8、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小猴时不时地挠挠头、眨眨眼,聪明劲十足。小牛拿着工具晒麦子的样子真是勤奋呢!埋头苦干。落在泥土里的小蒲公英显得乖巧听话,落在沙漠和湖泊的小蒲公英说话的语气充满了自以为是,太阳公公则是和蔼可亲的。通过表演,让故事角色活在每个孩子的心里,这将是他们久久难忘的。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爱上语文。小学语文教学成功案例广玉兰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个句子背诵。2、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和广玉兰的图片,感悟广玉兰的、香气和纯洁,体会作者对广玉兰的热爱与赞美。3、通过研读课文,揣摩作者是如何介绍广玉兰的,并能仿写。教学重、难点:沉心静气地默读课文,细

9、细地品味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并模仿本文本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学习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的形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2、齐读课题,读出广玉兰的美感。二、初读感悟:1、请学生欣赏广玉兰的图片,看了这些美丽的广玉兰,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她?2、学生初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最喜欢哪个小节?3、检查自学效果。(1)、检查课文长句的朗读。(2)、重点指导“涵”和“琢”字形。三、研读文本:1、品读生命力:(1)、课文哪一小节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能告诉大家吗?并说说自己的理由。(2)、全班交流,师相机板书。(板书:花、叶、生命力)(3)、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的感受,那么,

10、作者看到这么美的广玉兰,内心发除出了怎样的赞叹呢?文章哪句话能体现出来,请把它画出来。(指导朗读)(4)、请同学们静下心来再读课文,画一画,看看究竟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5)、全班交流四种形态的花,师相机打开相应的课件,解释词语“数世同堂”、“生生不息”,并指导朗读。(6)、教师小结。这段文字让我看到的不仅是花,而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看到这些花,你心里看到的哪些人呢?你会填吗?(7)、出示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花写出它的特点?(8)、写法指导:就咱们学到的这篇文章,就第三小节,你觉得有哪些写法可以帮助你?三、总结全文1、让我们再次齐读作者的心声

11、。出示:“我爱广玉兰的幽香和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板书:爱)四、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2、回家继续完成练笔,明天课上交流。反思广玉兰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六组中的第一篇课文,描写了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以及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用词生动,修辞贴切。尤其对广玉兰花、叶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运用媒体,创设情景。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会在课堂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基于此,本课我选用广玉兰花开的四种形态,以及广玉兰树叶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悟文字内涵的同时进行欣赏,加深印象,拓展其想象空间。此时,学生沉醉

12、在广玉兰的高雅洁净之中,他们这种特殊的感受是无法用其他教学方法带来的。二、充分展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上述教学片断之中,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份个性化的阅读氛围,给予学生自主的解读时空,让学生“各取所爱”地选择文字与画面进行品读欣赏。课文的第三小节描写花的形态,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作者写了四种不同形态:含羞待放的、刚刚绽放的、盛开的以及凋谢的,且这四种形态中有一种内在的生长联系,从未

13、开到开过,每一个时期广玉兰花都有它独特的美。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喜欢哪一种形态的花就试着把它读好,来比一比你是不是把这一时期的美读出来了”。学生练读比读之后,再让学生试着去发现这四种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之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顺序向大家介绍广玉兰花的形态。由读到说还可以迁移到写,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一说这种花的形态,我想学生就可以在积极的积累中把花的形态的描写方式沉淀为己有知识。另外备课时我还关注到了课后的习题,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的段落,所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找到作者运用语言的规律,让学生按花开姿态的顺序来学习,学完之后让其找到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提示试背,难点就突破了,学生当

14、堂背出了就不难了。在教学这节课时,我努力创设和谐、融洽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达到有效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成功案例评价一个人语文功底的高低,首先要看他的语感,因为语感最大程度地综合了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大量的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我国当代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语文教育大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各个方面的语感。”平时,孩子说话或作文语言不通顺,大多是由于没有形成语感或是语感不准确造成的。那么,怎样形成丰富的语感呢?阅读是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孩子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阅读是基础。

15、不会阅读或是缺乏阅读就会影响听、说、写的能力。阅读量大对于语言感知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有了好的语感才能够在语文考试中占据优势。语感很难被感觉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形成的,只有持续不断地阅读,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结合学校以阅读为核心的理念,将阅读列为重中之重。首先,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学生对阅读产生自主阅读的情绪那么有谁能阻挡他汲取知识的脚步?对于低段的孩子,绘本是一个不错的途径,绘本用图画讲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仅供少数人欣赏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尤其是孩子们的面前。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认为:“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优秀的绘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既有助于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促进心智化发展,又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善加使用,可以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绘本是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所以绘本的教学和推荐是我为孩子们提供的最好的引路灯。一次阅读课,我和学生们分享了我有友情要出租等关于友情类的绘本,针对友情和孩子们进行讨论,一个意想不到的学生举起了手,而他在课堂上平时并不太发言,在下课也常会欺负同学,询问他原因时,他总是低着头。当他端端正正举起小手发言时,我很惊讶,但是他的发言更令我惊讶:我下课其实不是想欺负同学的,我只是想和他们一起玩,可是我越是追他们,他们越是跑。他说完后,低下了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