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985721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2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长春市实验中学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期初考试 高三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242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题目要求的。 1. 礼记,祭统载:“忠臣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也。 ”孝经载:“君子之事亲孝,故 忠可移于村。这反映中国古代社会 A. 家国同构的思想观念 B. 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 君子专制统治的建立 D. 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 2.先秦时期,人们认为四季时序是神灵意志的体现,应该顺时而动,春苗冬狩。而春秋一

2、书中 记载了鲁桓公四年春正月在郎地狩猎的事情。这反映出 A.古代统治者尊重自然规律 B.春秋作者对历史有价值观评判 C.古代先民缺乏自然科学知识 D.春秋作者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 3.东汉末年,由于中央集权的衰落,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逐渐受到冲击。西晋灭 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 B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C少数民族完成汉化过程 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4. 唐代贡士如果通过科举考试,仅取得进上及第或者明经及第出身,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再通 过吏部铨试,才能释褐除官。出现了“榜出,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

3、”的现象。 据此可知唐代科举 A. 选拔标准客观公正 B. 促进社会阶级流动 2 C. 摒除门第间的差距 D. 世族权门仍占优势 5. 汉唐以来,众多的外来文明落脚中华大地,尤其是由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冲突 和融通的过程,不仅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发展成为与中华本士的儒、道两鼎足 而立的中华主体文化之一。这说明 A. 中外文明进行了平等的交流和对话 B. 中国儒家尊大敬祖的观念受到冲击 C. 印度佛教文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中华文明具有强大接纳力和融合力 6. 对于“陈桥兵变”的原因,宋太宗解释说:“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 云集,强拥太

4、相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宋太宗这样解释的主要目的是 A. 明确陈桥兵变政治性质 B. 宣扬宋太祖的忠义品质 C. 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 D.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7宋太祖时编订的宋刑统户婚律规定,祖父母、父母在世,子孙不许“别籍异财” ,否则徒 三年,开宝二年,甚至对川峡地区的“别籍异财”诏以死罪的重刑。经太宗、真宗、仁宗至光宗时 期的修订,不仅量刑大为减轻,还逐渐确立了子孙的财产权。对这一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B反映出理学统治地位的巩固 C反映出统治者法制意识的增强 D导致宋代地方秩序严重失衡 8. 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中国文化,具有“安土重迁

5、”的特征,对传统的中国人来说, “背井离乡” 是一种悲惨的遭遇。但明清时期却出现了“自发性移民”,即移民现象的山现不是出于政府的强制, 而是人口密集地区的人民自己决定到异乡去寻找生存空间。这一移民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资本主义萌芽加速了人口的自由流动 B. 政府的赋税改革使人身依附关系消失 C. 人口的逐渐增加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D. 土地兼并的严重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9. 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早已不仅仅是 3 为了满足自给自足生活的需要了,而已成为主要是商品生产和贸易交换的经济活动了,并且出现了 拥有相当数量和实力的手工业主、工人和商贾集团

6、,他们的存在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理应给 予新的定位。这表明 A. 重商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形成 C. 工商皆本观念出现有其必然性 D. 封建社会逐步实现了四民平等 10.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 ,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 ,王夫之以 “循礼” , “秉礼”为“君子之道” ,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 严君子、小人之辨。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明清时期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 11. 曾国藩在讨伐太平军时,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到:“

7、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土之教,自其伪君伪相, 下速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 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 ”由此可见曾国藩讨伐太平军意在 A. 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 B. 提高汉族官僚的地位 C. 维护中华文化之正统 D. 巩固清王朝封建统治 12. 日本为甲午击败中国的国家,就是中国的头号敌人,但在日俄战争(1904-1905)期间,有一个 令人奇怪的现象,就是中国朝野几乎一致希望日本获胜,东三省和直隶当局都有援助日本的行动。 这一奇怪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午战争促进民族觉醒 B. 立宪派向日本学习的舆论导向 C. 清政府的反

8、动面目暴露 D. 列强侵略使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13. 琉璃厂书贾记载,晚清以来,自朝廷锐意变法, “谭新学者,都喜流览欧西译本”,常有文人士 大夫拿着梁启超的西学术书目表到琉璃厂书 铺中按表以求,善本旧书却乏人问津。这表明 4 A. 废科举有利于民众思想解放 B. 维新思想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 维新变法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D. 传播西学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14. 1872 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 “可忧孰其”。他建议清政 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 采纳李鸿章建议。这一举措 A. 解决了军事工业遇

9、到的困境 B. 摆脱了列强对煤铁业的控制 C. 促进了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 D. 强化政府对近代工业的管理 15. 蒋介石在 11 月 27 日的日记中写道:“不愿决定离京日期,余能多留京一日,国家人民首都与前 方军队,皆多得日无穷之益总理与阵亡将士之灵,亦必得多安一日也。对上对下、对生对死、对手 造之首都实不忍一日舍弃,依依之心,不知为怀矣。该日记的背景是 A. 淞沪会战结束,日军进攻南京 B. 日本改变方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 渡江战役爆发,南京即将解放 D. 中共战略反政,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16 1953 到 2009 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额按照

10、农村每一 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2010 年全国人大关于修改选举法 的决定: 各省、各白治区、直辖市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这种变 化说明了 A. 改革开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B. 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变 C. 民主政治建设开始走向平等 D. 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7.根据刘望龄先生的研究:“检阅湖北报刊,在揭露社会、批判清政府的落后、反动方面,做了 大量的宣传工作,而对三民主义的传播,除民族主义的反清革命宣传得较为充分以外,民权、民生 主义几乎无所论及。 ”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A.湖北群众缺乏文化,只知反满 B.清 政府成为矛盾的

11、焦点 5 C.民权、民生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D.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18.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召开“八七会议” 。指出:“现在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号 召全党重视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暴动,自下而上解决土地问题。这表明党中央 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确立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路线 C.把革命的重心转向了农村 D.明确了革命的内容(土地革命)和形式(武装斗争) 19.1956 年 12 月, 毛泽东主张允许国家市场对立物自由市场存在,并且说这就是中国的“新经济 政策”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与苏俄新经济政策处于相同背景 B.摆

12、脱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 C.探索与苏联经济体制不同的道路 D.出现大起大落的经济发展模式 20. 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写道:“我们的国家并非无条件地赋予我们生命与成长为我们提供一 处庇护所让我们享受安逸它保留着权利,占用我们忠诚、才能和智慧中最大、最多的部分为它 所用。 ”这说明西塞罗强调 A. 国家应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 B. 政治参与是政治行为的源泉 C. 自然法促进平等观念的形成 D. 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观念 21. 光荣革命后,落实每三年一度例行化的议会是议会政治斗争的最大目标。1690 年,英国托利 派议员托马斯克拉格斯爵士提出建议:“如果你给予(国王) 以 3 年期限的关税收入的

13、话,那么,就能 确保议会的存在。 ”此建议的目的是 A. 剥夺国王的行政权 B. 运用财政规制追求民主 C. 重新分配议会席位 D. 大力推行重商义思 想 6 22. 1951 年,美国众议院“反美国活动调查委员会”公布了三百多名好莱坞人士名单,其中有些人只 是政治立场模糊而已,但他们却因此被迫退出影坛。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冷战政策和麦卡锡主义的泛滥 B. 石油危机造成美国经济的萧条 C. 二战灾难促进和平思潮的兴起 D. 古巴导弹危机成胁关国的安全 23.1948 年,法国外交部提出“要想避免德国再次走上最终危及欧洲大陆安全的单独发展道路的话, 那么把这个国家牢牢地与一个上述概念所表

14、述的国家集团拴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判断, 法国对德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 A.促进法德和解 B.压制和避免德国崛起 C.实现欧洲一体化 D.消除美苏冷战的威胁 24. 下表是 1980 年、1996 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 国际贸易总体发展较快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减弱 C. 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 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5252 分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 河中游地区, “豆饭”

15、是人们的重要食物, 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 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 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 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7 1765 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 世纪 60 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 康食品。19 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 1910 年,美国已 经拥有 280 多个大豆品种。1931 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 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

16、要原料。1954 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 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 分) 26.26.(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材料 到目前为止,有关近代中国摆脱条约束缚历程的诠释典范,是强调“废除不平等条约” 的革命外交史观。 “革命史”将是否主张无条件“废除不平等条约”作为爱国主义和反革命、好和坏的分 水岭;着重于是谁最早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