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985534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寝右,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材料表明A. 分封制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和谐发展 B.宗法制与礼乐制度有机结合C. 宗法制有助于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 D.分封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2.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2、”的“大同”之世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A.国家统一安定 B.王权高度集中 C.实行血缘政治 D.违背历史潮流3.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A.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C.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4.吴国的国君本是周武王的先人古公的长子,到了江南后“文身断发”,服从了当地荆蛮的习俗。燕国

3、的始祖召公与周同属姬姓,但燕国四周是戎狄的天下,其臣民中也有不少戎狄成分。因此,在春秋时,吴国和燕国都被排除在“中国”之外。材料旨在说明A.“中国”的文化色彩浓厚 B.华夏族已被周边民族同化C.血缘关系失去了政治意义 D.“中国”已有了明确定义5.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并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东周。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这种现象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C.有利于社会的变革 D.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的特权6.下面是关于“马”字

4、写法的发展演变图。这种变化反映出A.政治局面影响文化整合 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C.文字书写艺术不断发展 D.文化交流推动百家争鸣7.东汉中期的顺帝在继位前历经磨难,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革新政治,把汉文帝作为其从事政治活动的楷模,认为当时国家的残破局面正是由于“政失厥道”。这表明他A.主张遵循黄老之术 B.反对治国遵从儒术 C.强调治国外儒内法 D.推崇孔子礼制思想8.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A.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B.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C

5、.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 D.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9.汉朝建立初期,封瓯越、闽越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国;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这些做法表明统治者A.大体承接了秦朝政制 B.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C.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 D.大力简化地方行政层级10.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11.魏文帝曹丕即位后

6、,中书省正式成立;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隋朝时期,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隋炀帝末期,他又曾改内史省为内书省;唐朝初期,命中书省为内史省,后复命中书省。这表明A.曹魏制度奠定了历代政治格局 B.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存在C.君主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加强 D.唐代官制根植于历代传统12.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由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和掌权的状况,隋唐确立了科举制后,基本纠正了这一状况。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A.是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制度 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完善了朝廷选拔官吏的机制 D.导致了世家大族势力的衰落13.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

7、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A.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B.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C.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D.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14.东晋时期,社会动荡,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门阀士族的势力得以发展甚至超越皇权,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皇权与士族势力的均衡与共治确保了统治秩序的平稳。材料主要说明A.门阀政治取代皇权政治 B.门阀政治是特殊条件下的一种变异C.门阀政治确保政权稳固 D.门阀政治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15.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

8、参加进士考试。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A.士族门第不再有吸引力 B.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C.科举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D.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16.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B.货币以金银钱币为主所以珍贵为宝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影响增大 D.古代货币制度出现了根本变化17.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农民,被检察院(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责备亲王府秘书长(长史)权万纪,责怪他未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柳范

9、说:“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下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李世民大怒回宫,后发现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嘉勉。这反映出A.唐代监察机制完备 B.三省六部制下君主权力被有限制约C.唐代谏议制度形成 D.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18.王谢是南北朝时期的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合称,后成为显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词。唐朝刘禹锡曾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空前强化 C.世家大族趋于消失 D.政权基础发生变化19.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量出制入;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

10、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户以户等纳钱,以田亩纳米粟。此改革A.阻碍了商品的经济发展 B.适应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C.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20.下列对图1、图2所示历史变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图1 唐末藩镇割据形势图(902年) 图2 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910年)A.生产力发展影响王朝更替 B.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续性C.分裂割据在古代难以避免 D.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21.史载:某日宋太祖与石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守信等问他原因,他说:“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这反映当时A.军事运行

11、机制有待完善 B.大臣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C.节度使的权力比皇帝大 D.宋太祖未能掌握军队的控制权22.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23.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土地兼并得到认可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农民地位不断降低24.宋代大臣文彦博概括当朝政治的特点是“皇帝与士大夫

12、共治天下”,王夫之也谈到“终宋之世,文臣无殴刀之辟(无死刑)”。这说明宋代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解决 B.实现了儒家君民共治的理想C.君权弱化促使官僚政治成熟 D.治国方略的调整影响政治生态25.随着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编户齐民,整个社会朝向“等齐化”发展。这一转变A.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 B.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削弱C.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消除 D.促进了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26.宋代城市出现许多店铺,如清明上河图中可看到“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丞家药肆”等;东京梦华录也有“张家酒店”“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王道人蜜煎”等记载。这说明宋代A.工商业首创商标制度 B.工商业大多集中在居民区C.城市坊市制度被打破 D.工商业经营已有品牌意识27.有人说,唐朝长安城的布局体现“规范之美”,而北宋汴京城则体现“自由之风”,唐宋城市不同布局的根源是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海外贸易得到发展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