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稻的起源与类型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88981339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栽培稻的起源与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栽培稻的起源与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栽培稻的起源与类型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栽培稻的起源与类型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栽培稻的起源与类型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栽培稻的起源与类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栽培稻的起源与类型(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4月,刘冠明,本章主要讲: 一、野生稻的类型 二、栽培稻的起源 三、栽培稻的类型,第2讲 栽培稻的起源与类型,2008年4月,刘冠明,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野生稻栽培稻的类型及其特点 了解野生稻的特征及其利用价值;栽培稻的起源过程;当前主要的生产用种。,2008年4月,刘冠明,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野生稻的类型、栽培稻的类型和特点。 难点:野生稻的特征,2008年4月,刘冠明,一、 野生稻的类型 (一)为什么要了解野生稻? 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 野生稻具有重要利用价值,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二)稻的学名: . 禾本科() 稻属(),2008年4月,刘冠明,

2、(三)野生稻的分类 Roschevicz(1931)根据形态和地理分布将稻属分为: (一) 普通野生稻, Sativa Roschev. (二) 颗粒野生稻, Granulata Roschev. (三)紧穗野生稻, Coarctota Roschev. (四)长喙野生稻, Rhynchoryza Roschev.,2008年4月,刘冠明,张德慈(1985)又将稻属总结归纳为20个野生种和2个栽培种. 2个栽培种: 亚洲栽培稻(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 L. 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Steud 20个野生稻种(见下表),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

3、,刘冠明,(四)中国的野生稻 我国的野生稻主要有三类 普通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野生稻的保护和利用,图昭平县野生稻保护区全景。,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广东的野生稻,种类: 分布: 普通野生稻 广泛分布,其中高州为多,又称高州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肇庆清远,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二、栽培稻的起源,栽培

4、稻起源于野生稻,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亚洲栽培稻约1晚年前,在由一年生野生稻人工驯化而来. 非洲栽培稻约2千年前由barthii野生稻人工驯化形成. 起源地: 亚洲栽培稻一般认为在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北部及中缅-泰的三角带 非洲栽培稻认为起源于尼罗河流域.,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三、栽培稻的类型,栽培稻只有两个种: 亚洲栽培稻(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 L. 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Steud,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丁颖根据我国栽培稻种的

5、系统发展过程,提出了五级分类系统,2008年4月,刘冠明,籼稻 粳稻,叶: 叶宽、色淡、毛多 叶窄、色浓、少毛 芒: 无芒或有短直芒 多有芒 、芒略弯曲 粒形: 扁长 短圆 分蘖: 较强 较弱 脱粒: 易 较难 后熟: 较弱 较强 耐寒: 弱 强 耐旱: 较弱 较强 耐肥: 较弱 较强 耐阴: 较弱 较强 抗病: 较强 较弱,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早稻:感光性弱、感温性较强、温度影响发育明显 中稻:感光性、感温性中等,生育期相对稳定 晚稻:感光感温性强,光照是生育期长短的主导因素,2008年4月,刘冠明,水稻与陆稻: 耐

6、干旱能力上的差异,2008年4月,刘冠明,粘稻与糯稻: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上的差异 粘稻支链淀粉含量1530% 糯稻99%以上为支链淀粉.,2008年4月,刘冠明,品种 是一个经济和生物相统一的分类单位, 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 如:从熟期分:,2008年4月,刘冠明,还可以根据株高分: 高秆品种 大于120厘米 中秆品种 100-120厘米 矮秆品种 小于100厘米,2008年4月,刘冠明,还可以从产量、品质等方面划分不同的类型,2008年4月,刘冠明,2008年4月,刘冠明,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7、 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4月,刘冠明,http:/ T T 中国的野生稻、广东的野生稻 栽培稻的起源:栽培稻的种类、起源过程、时间地点 栽培稻的类型:丁颖五级分类系统、不同类型的特点,2008年4月,刘冠明,思考题,1.我国有哪些野生稻?简要说说特征。 2.野生稻有什么利用价值?举例说明。 3.普通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起源于那类野生稻? 4,说出丁颖五级分类系统。 5,说出不同类型水稻的基本特征。 6,早稻可以用作晚稻吗?典型晚稻可以用作早稻吗?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