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联盟2019届高三最新信息卷地理试题(二)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972925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0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联盟2019届高三最新信息卷地理试题(二)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联盟2019届高三最新信息卷地理试题(二)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联盟2019届高三最新信息卷地理试题(二)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联盟2019届高三最新信息卷地理试题(二)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联盟2019届高三最新信息卷地理试题(二)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联盟2019届高三最新信息卷地理试题(二)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联盟2019届高三最新信息卷地理试题(二)附答案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绝绝密密启启用用前前 2019 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 地地理理(二二) 第第卷卷(选选择择题题) 本本卷卷共共 11 个个小小题题,每每小小题题 4 分分,共共 44 分分。在在每每小小题题给给出出的的四四个个选选项项中中,只只有有一一项项是是符符合合题题目目要要 求求的的。 甘蔗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甘蔗是我国主要糖料作物之一。读广东、广西 自然地理条件和甘蔗主产区分布图,回答12 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甘蔗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 A年降水量为 5001000mm B10年积温在 6500以上 C河流与山谷地带 D年均空气湿度小的地方 2广东甘蔗种植面积的变化与原

2、因是( ) A种植面积扩大,经济效益好 B种植面积缩小,为增加粮食产量 C种植面积缩小,劳动力成本上升 D种植面积扩大,制糖工业发达 【解析】第 1 题,据图可知,甘蔗最适宜的生长条件年降水量为1500mm2000mm,故 A 项错误; 温度条件是 10年积温在 6500以上,故 B 项正确;甘蔗生长沿海地区也有分布,故C 项错误; 该地区降水丰富,年均空气湿度较大的地方,故D 项错误。第 2 题,据图可知,甘蔗种植面积的变化 特点是珠三角地区已经不是甘蔗的主产区,从面积上看,种植面积缩小,故A、D 项错误;由于劳动 力资源的短缺,成本上升,甘蔗的种植面积减少,故C 项正确, B 项错误。 【

3、答案】1B 2C 亚历山大群岛位于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邻近阿拉斯加渔场。该群岛由1100 个大小岛屿组成, 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而成。该群岛年降水量超过2000 毫米,且全年分配均匀, 岛上有陡峭的海岸和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温带雨林在某些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例如都有高大的乔木、 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以及大量的野生动物) 。下图是亚历山大群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35 题。 3亚历山大群岛海岸陡峭的主要原因是( ) 断层发育形成岛屿 长期受海浪侵蚀 风力侵蚀作用明显 山顶出露海面形成 A B C D 4亚历山大群岛分布着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主要是由于( ) A受沿岸暖

4、流增温增湿作用 B全年气候温和,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 C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度适宜 D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条件充足 5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成为亚历山大群岛支柱产业的是( ) A水产品加工 B服装加工 C仪表制造 D海滨浴场旅游 2 【解析】第 3 题,从材料可知亚历山大群岛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所成,对。 长期处于海洋之中受海浪侵蚀海岸陡峭,对;不是断层发育形成岛屿, 错误;处于海洋之中,风 力侵蚀作用不明显, 错误,选择 D。第 4 题,亚历山大群岛处于 40-60大陆西岸,位于西风带 迎风坡,降水丰富,全年气候温和,分布着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B 对;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5、, 但影响相对较小, A 错误;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度适宜,这不是主要原因,C 错误;夏季白昼时间长, 光照条件充足,但对降水影响小, D 错误。 第 5 题,亚历山大群岛位于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邻近阿拉斯加渔场,适宜发展水产品加工,A 对; 岛屿中制造技术不高,不利于仪表制造,C 错误;劳动力少,不适宜发展服装加工,B 错误;属于基 岩海岸,不利于发展海滨浴场旅游,D 错误 【答案】3D 4B 5A 近年我国某企业积极参与老挝境内的铜矿勘探与开采,开采的铜矿主要运回国内进行加工。下图示 意老挝铜矿分布。据此完成68 题。 6我国企业投资主要选择在老挝北部区域,主要是因为( ) A铜矿资源丰富

6、B生活习惯相近 C运输费用偏低 D劳动力成本低 7从产业联系上看,该企业还应投资的领域是( ) A轻纺 B能源 C家具 D军工 8将在老挝开采的铜矿运回国内加工,有利于我国( ) A远洋运输产业的调整升级 B缓解大气污染状况 C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D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 【解析】第 6 题,读图可知老挝南部和北部的铜矿资源都比较丰富,因此可知资源丰富程度不是其主要 原因,因此可知 A 错误;生活习惯不会影响到中方企业在老挝境内的布局,因此B 错;老挝北部距 我国比较近,可大大降低输运费用,因此可知C 项正确;老挝总体经济比较落后,南北劳动力成本都 较低,因此 D 项错误。第 7 题,由所学

7、知识可知,铜矿的冶炼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属于动力导向的 行业,因此该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还应该投资能源方面,可知轻纺、家具、军工这些都和铜矿的开发 冶炼几乎无关系,可知 A、C、D 错误,B 正确。第 8 题,读图可知老挝境内的铜矿运输到我国境内走 的主要是陆路运输,因此可知A 错误;铜矿在我国加工是会加重我国大气污染的,因此B 错;铜矿 的开发有利于老挝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C 错误;我国比老挝各方面要发达的多,铜矿运 回国内进行加工,有利于发挥我国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因此D 正确。 【答案】6C 7B 8D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山地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

8、物种的丰富 度产生影响。读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图,完成911 题。 9与南坡相比,秦岭北坡( ) A气候垂直分异更明显 B坡面面积较小 C常绿阔叶林分布广 D黄土厚度较薄 10关于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叙述错误的是( ) A呈单峰曲线变化 3 B海拔 2000 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 C海拔 1300 米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D海拔 1300 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11太白山 3500-3700 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冰川广布 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C土层厚,水分过多 D坡地面积小,水热条件差 【解析】第

9、9 题,秦岭的北坡是阴坡也是背风坡,因此气候的垂直差异,以及自然带谱不如南坡复杂, 由于坡面面积小,所以物种丰富度较小,北坡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靠近黄土高原,黄土再次堆 积,因此厚度较大,正确答案选B,ACD 错误。第 10 题,物种的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单 峰曲线变化,在海拔 1300 米左右物种的丰富度是最高的,在海拔1300 米以上,随着高度的增加物种 的丰富度而下降。在 1300 米以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错误的是B 选项。第 11 题,由图可 知,在太白山 35003700 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但不为0,说明在该海拔高度范围内没有冰川存 在;此海拔高度范围对应

10、的坡面面积较小,并且海拔较高,说明此段海拔高度上坡度较陡,导致此段物 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气温低,水热条件差造成的。而材料中无法判断该山坡 是迎风坡还是背风坡。故D 项正确, ABC 项错误。 【答案】9B 10B 11D 第第卷卷(非非选选择择题题) 本本卷卷共共 4 4 小小题题,共共 5 56 6 分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业以种植花生、棉花、小米、高粱、 玉米、木薯等为主。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 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

11、。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1)推测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8 分) (2)试评价塞内加尔发展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6 分) (3)分析塞内加尔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4 分) (4)塞内加尔欲加强渔业生产,进一步增加出口量。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6 分) 【解析】 (1)读图,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支流汇入少、降水少,河水补给少。流经沙漠气候区,气候 炎热,河水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多。所以径流量不断减少。 (2)读图,塞内加尔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农业人口数量多,劳动力丰富。

12、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但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荒漠化严重,不利于 4 农业发展。 (3)塞内加尔沿海水域广阔,为鱼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沿岸加那利寒流为上升流,带来大量饵料。塞 内加尔河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所以该地渔业资源丰富。 (4)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塞内加尔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海上对外交通便利。发展渔业 出口可以增加就业,增加外汇收入,带动经济发展。所以赞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塞内加尔经济不发 达,海洋捕捞技术落后。捕捞不当会造成渔业资源衰减和沿海生态环境恶化。过度依赖渔业生产会导致其他 农业类型发展缓慢。所以不

13、赞同。 【答案】 (1)变化特征:不断减少。 (2 分)原因:支流汇入少、降水少,河水补给少;(2 分)气候炎热, 河水蒸发旺盛;(2 分)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用水量大;(2 分)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多。 (2 分) (任 答 3 点即可) (2)有利条件: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2 分)农业人口数量多,劳动力丰富。 (2 分)不利条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荒漠化严重。 (2 分) (3)沿海水域广阔,为鱼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 分)沿岸加那利寒流为上升流,带来大量饵料; (2 分)塞内加尔河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2 分) (任答 2 点即可)

14、(4)赞同。塞内加尔沿海渔业资源丰富;(2 分)国际市场需求量大;(2 分)海上对外交通便利;(2 分) 发展渔业出口可以增加就业,增加外汇收入,带动经济发展。 (2 分) (任答 3 点即可) (或不赞同。塞内加尔经济不发达,海洋捕捞技术落后;捕捞不当会造成渔业资源衰减和沿海生态环境恶化; 过度依赖渔业生产会导致其他农业类型发展缓慢。 ) 37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 分) 材料一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奔腾于青藏高原南部,河流源头至国境约 2000 多公里。在地理工作者眼中,雅鲁藏布江 是一条神奇的罕见的大江,由于谷地各处岩性不同,它宽谷与峡谷相间分布,有一半的流程穿行在峡谷中, 一

15、半的流程穿行在宽谷中,形态如一条流动的长辫,故有人将它定义为是一条峡江、辫江。雅鲁藏布江的天 然水能蕴藏量约为 1 亿千瓦,相当我国河流水能蕴藏量的七分之一,仅次于长江。1998 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 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是“生物资源宝库”“地质博物馆”等。 材料二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资料图。 (1)比较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的主要补给差异,并分析原因。 (6 分) (2)解释雅鲁藏布江宽谷与峡谷的形成原因。 (6 分) (3)说明雅鲁藏布江峡谷是“生物资源宝库”的自然原因。 (4 分) (4)你是否赞同对雅鲁藏布江水能实施大规模开发,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6 分) 【解析】 (1)根据雅鲁藏布江流经区域的气候等条件可以判定,该河上游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这是因 为上游地区海拔高,受高山阻挡,降水少;该河下游以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为主,这是因为雅鲁藏布江谷 地面向西南开口,使得西南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且周围多高大山脉,降水较多。 (2)雅鲁藏布江宽谷与峡谷的形成原因主要从流水侵蚀的差异性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河谷落差大,在岩性 坚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