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十一五”期间湖里区总部经济发展思路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89645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十一五”期间湖里区总部经济发展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选】“十一五”期间湖里区总部经济发展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选】“十一五”期间湖里区总部经济发展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选】“十一五”期间湖里区总部经济发展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选】“十一五”期间湖里区总部经济发展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十一五”期间湖里区总部经济发展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十一五”期间湖里区总部经济发展思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 页索引号:XM02102-0300-2005-00008 文号:发布机构:发改局2010-11-06“十一五”期间湖里区总部经济发展思路一、 “总部经济”概念最近几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出现了两种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一种现象是一批企业,特别是一批民营企业集团,由欠发达地区向中心城市“迁都” 。 “东方希望” 、 “春兰” 、 “雅戈尔” 、 “杉杉”等将公司总部迁往上海; 山东“浪潮” 、山西“经纬纺机” 、湖南长沙“远大”等将总部迁往北京;“乐百氏” 、 “健力宝” 、 “今日”等将总部迁到广州;“科龙”将总部迁往香港;“

2、二汽”将总部从十堰迁到武汉; 浙江“吉利”总部从台州迁到杭州,等等。另一种现象是一批企业将“生产基地”从中心城市向郊区县甚至外地迁移,却把企业总部, 包括销售、研发等部门依然留在城区范围。北京二环、三环内一批制造业企业迁往郊区县。上海同样有将原来在市区的制造业企业迁往郊区县甚至江浙的现象。两种现象虽然不同,但反映了同一种趋势总部与加工基地不断分离, 这实际上是一种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新方式、新动向。由此而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按照这种模式进行分离的企业,而且会对区域经济,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为众多企业总部的聚集,不但对中心城市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发展产

3、生深刻影响,而且会对城市的空间规划、政策体系、环境建设等提出新的要求。因此, 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概念, 来描述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现象。我们将其称为“总部经济” 。什么是总部经济,现有经济学没有定义。一些专家认为, 所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二、 “十一五”期间湖里发展总部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一)发展总部经济的必要性创造良好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企业总部入驻,将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提升湖

4、里区的核心竞争力。1.总部经济对湖里区经济发展将产生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并成为湖里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擎” 。它在自身创造大量产值和税收的同时,还可通过产业间的前后关联效应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2. 总部经济的发展是外埠企业及跨国公司本地化与本地企业国际化的双赢过程,进而更好地吸引外埠资本,促进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产业群及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3.总部经济将会加速湖里城市化进程,大幅度提升湖里区形象,刺激城建、房产、商务等产业的发展;4.总部经济占地少、收益多,是实现土地投产出效益最大化的表现形式;另外,总部经济第 2 页,共 1 页这一符号如同商标,将赋予湖里经济发展

5、无限的弹性和商机。(二)发展总部经济的必然性湖里发展“总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竞争白热化、资本流动国际化、经济发展知识化、产业分工精细化的结果。1.地价竞租机制是湖里发展“总部经济”的内在动力地价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主要支出项目,是对企业区位选择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的作用机制。湖里区相对于岛外及周边地区而言,地价较昂贵,一旦企业的边际成本高于企业的边际经济附加值,就会导致企业外迁,让位于经济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企业,在这种作用机制下,湖里的核心地段,必将成为经济附加值最高的研发中心和商务管理总部的聚集地;湖里的相对核心地段则必将成为经济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商业区聚集地;湖里的相对外围地

6、段则成为经济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低污染制造业聚集地;湖里的外围地段则成为经济附加值最低的传统工业聚集地。在这种地价竞租机制作用下,由于湖里的中心地段土地需求大于供给,一方面要求湖里中心外围的产业布局进行新一轮的“优胜劣汰” ,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要求湖里中心逐渐向外围区域蔓延,并成为企业研发中心、商务管理中心以及与其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聚集地,因此,湖里必然成为依靠“总部经济”而发展的区域。2.中心外围效应促使湖里发展“总部经济”如果把湖里看成中心,岛外以及周边地区就是外围。根据中心外围效应理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人才、产业和资本会集中于中心区,主要是因为该区的各项基本设施较完善且费

7、用较低,具有外部经济;到了发展中期,这种情形会逐渐地趋于缓慢,到了发展后期,因中心区出现外部不经济的现象,导致地价逐渐高涨、交通阻塞、噪音、空气污染及其它问题,人们便渐渐地转向外围区域发展,区域不均衡因此缩小,进而达到更大区域的均衡发展。在中心外围效应的作用下,区域资源在空间上重新优化配置,湖里区必将吸引区域外围的各种优势资源(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 ),而将内部的劣势资源向外围区域排斥。而湖里区由此形成的独特资源优势,又致使各大企业集团将研发中心和商务总部迁进来,逐渐形成聚集经济,为了节省企业的信息交易成本和培训成本,其他企业纷纷效仿,从而使得湖里成为总部聚集的中心, “总部经济”也就因此而

8、产生。3.“总部经济”是企业在不同价值链区段上的产业分工模式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转化为市场的全球化,市场全球化又明显地表现为价值链的重组。由于跨国公司一般具有技术创新和营销方面的比较优势,借助于这些优势,跨国公司能够获取价值链中利润最丰厚、附加值最大的区段,而不具有研发和营销竞争优势的企业只能从事价值链中利润较薄但收人比较稳定的加工制造区段。这样,通过激烈市场竞争,价值链的重组最终表现为企业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在不同价值区段上进行高度的专业分工。因此,随着一大批跨国公司在中国业务的深入,它们需要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而将生产制造等经营环节外包,通过这种不同价值区段高度专业分工

9、,跨国公司得以赚取高额利润。而中国本土的许多企业经过初期发展后,现在正在开始二次创业,需要建立能代表自己企业形象的、属于自己的总部基地。湖里主要经济运作型态一向以制造代工为主,随着自由化与国际化的潮流,企业面向全球的战略布局已成为其扩展事业版图与永续经营所亟需面对的严峻挑战,湖里应在这一趋势中力争上游,提高技术层次,生产高附加价值的产品,蜕变成为以调度金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营运活动,并以湖里作为企业决策中心及价值创造的基地。三、 “十一五”期间湖里发展总部经济基础和环境条件(一) 总部经济发展的基础目前湖里具有发展总部经济的基础。厦门市“总部经济”发展态势趋好,世界跨国公司分第 3 页,共

10、 1 页支机构和外埠大企业、大集团总部逐年增加,正为扩大我市经济总量和提升城市品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 500 强中企业已有 33 家在厦投资了 55 个项目,投资总额达 15.5 亿美元。在金尚路北段已有戴尔及灿坤等多家电子高科技公司驻厦总部和生产车间、建发物流公司等先后进驻此区域,并有新华都、泉州华龙集团、建材商会等一批大型民营企业在商谈入驻事宜。今年已有 13 家企业的集团总部、销售中心不约而同选择来湖里“安家落户” ,投资总额达10 亿多元人民币。其中包括闽南地区较有影响的企业,如新华都、锦福集团等。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都在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上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1、,金融体系完备,商务氛围浓厚、相关产业配套完善。上海市在 2002 年 7 月也制定了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制定了相当优惠的条件,2003 年上海市首次将降低“综合商务成本”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无疑为上海在“总部经济”的竞争中添加了有力的砝码。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人才、教育、科技、研究与开发资源优势。北京早在 1999 年 1 月 29 日就发布关于鼓励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基地的通知,提出很多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根据这几年经济发展的需要,北京市政府正在考虑在先前通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除北京、上海外中国其他地方的政府也在发展总部经济方面做

12、出了巨大的努力。戴尔(中国)公司于 1998 年落户湖里,年营业额已由当时的 2 亿多元发展到了 2003 年的250 亿元。戴尔公司落户湖里不仅为湖里带来了丰厚的地方财政收入,还为厦门带来了间接效益,其在美国的供应服务商也相继在厦门设立分公司,如厦门伯灵顿仓储有限公司。厦门的一些大企业也纷纷将各自的一些总部设在厦门。灿坤把位于湖里区的厂房搬出厦门,并将该片土地用于建设写字楼,而泉州的恒安集团,也将其全国 39 个销售点都已集中到湖里结算。为鼓励总部经济入驻,厦门市政府已制定发展总部经济的优惠政策措施,从税收、地价、租金、人才引进等方面入手,开始“筑巢引凤” 。以吸引全国和周边地区大企业把生产

13、研发总部、经营总部、销售总部落户厦门,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其优惠的税赋是厦门吸引民营企业总部的一个亮点,当前内地企业的名义税负是 33%,较之厦门 15%的税负高出了 17 个百分点。目前湖里区将金尚路北段锁定为“总部经济带” ,进行规划。辖区内共有 19 个跨国公司 24 个项目落户。2002 年,全区第三产业 GDP 的比重达 44.68%,成为拉动 GDP 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从传统的餐饮、商贸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旅游、现代商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提升的阶段,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湖里已具备发展总部经济的基础。(二) 总部经济发展

14、的环境条件1.经济实力总部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都有较好的经济实力,以此为支撑来吸引企业总部。如东京 198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 19%,人均 GDP 为全国的 1.6 倍,厦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3 年厦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17.2%,在 15 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第二,在深圳之后。在“十五”计划开局的 2000 年,湖里生产总值仅 20.98 亿元,2003 年统计口径调整前区属生产总值已达 44.69 亿元,年均增长 25.48%。2004 年三项体制改革后,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8.1 亿元,财政总收入 17.78 亿元,同口径相比增长 28%和 26%,各项指标都在高位运行。2.

15、区位优势本区东临前埔国际会展中心,西接东渡港区和象屿保税区,比邻“东渡港-保税区-航空港物流园区” ,北处本岛港口、陆运(公、铁路)和空运交通枢纽位置,南承思明区,与金门隔海相望,是发展临港物流业、滨海文体休闲旅游业、商贸流通业,建设高新技术研发基第 4 页,共 1 页地、发展总部经济和对台经贸交流、产业合作的极好地段;即将兴建的“东通道”又将把本区与开发潜力相对雄厚的翔安区连接起来,为本区制造业向岛外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3.物流优势湖里区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物流平台,物流企业超过 500 家,主要集中于疏港路、嘉禾路沿线,港区联动更加明显。湖里海岸线达 24 公里,辖区范围内有东渡码头、海天码头

16、、象屿码头及规划中的五通民间对台贸易码头。万吨级码头泊位 24 个,集装箱专用码头 9 个,中小泊位码头共 76 个,2004 年厦门港货物吞吐量 4261.368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 287.172 万个标箱,居全国第七位。可与欧、美、日等 40 多个国家的 60 多个港口通航,并可直航台湾高雄港。厦门航空港名列全国第四,辖区内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已开辟国内外航线 164 条,最大年客运能力为 1000 万人次,是华东地区主要的航空枢纽之一。国际航线有至新加坡、槟城、吉隆坡、马尼拉、 雅加达、大阪、曼谷、汉城、香港、澳门的航班。有 36 家航空公司在机场运营,每周出港约 477 个航班。辖区内有厦门火车货运北站,通过鹰厦铁路与全国铁路网连接。厦门大桥、海沧大桥及即将建设的东通道将厦门本岛与内陆连接起来,使湖里成为进出厦门本岛的门户。市区主干道四横五纵形成城区发达的交通网络。4.产业优势吸纳企业总部的经济利益取决于产业链的完整程度。湖里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的合作,形成了一定的产业梯度和产业链。2004 年,全区生产总值达 108.1 亿元,比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