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__课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958700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患于未然__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防患于未然__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防患于未然__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防患于未然__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防患于未然__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患于未然__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患于未然__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1: 近日,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人民法院审理一起义务帮工受害责任纠纷,经法院判决:由被告黄某某赔偿原告李某某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鉴定费等经济损失人民币5188.20元。,案例2: 某私营企业老板刘某,因长期不缴纳税款,被公安机关拘留。,案例中主人公的行为是否都是违法行为?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哪类违法?,阅读案例并分析,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案例2: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12日对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案例,甲、乙为争夺公园中的座位而争执,甲动手打了乙。,情形一:甲只是推了乙一把,乙摔倒在地

2、,并未受伤。,情形二:甲打了乙两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情形三:甲把乙打成重伤,丧失 了劳动能力。,在上述的三种情形中,甲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性质?如果要受到处罚的话,他应该受到何种处罚?,甲的行为属于一般错误行为,只能对其批评教育,甲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应按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其行政制裁。,甲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受到刑事处罚。,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防患于未然,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人以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起初还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不但不接受教训,反而经

3、常在社会上偷窃、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名同伙竞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违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阅读教材97页陈某的案例,思考以下问题:,(1)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2)他有过知耻的心理,为什么还是滑向了犯罪深渊?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说明道德水平的高低与违法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违纪,违法,犯罪,一、认清犯罪危害,道德水平的高低与违法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

4、泥沼。相反,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启示: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增强法制观念,不犯或少犯错误,严格要求自己。,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打牌时与同学发生矛盾,遂陆续杀死四名同学。给社会造成了重大危害,也给自己、家人带来了恶果。,案例:马加爵因赌起冲突而杀人,2004年3月16日凌晨,公安部通缉的重大杀人在逃犯罪嫌疑人马加爵(中)被押进审讯室。3月15日晚,经群众举报,公安部通缉的重大杀人在逃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被公安干警抓获。2004年月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发现名大学生被杀死在宿舍内,当地公安机关经工作,认定作案人系该校生化学院生物技

5、术专业级学生马加爵。公安部于月日发出级通缉令,月日又向社会公开发布了通缉令,号召人民群众积极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查缉马加爵。 经初步审查,马加爵交代了因与名被害同学发生矛盾,为报复泄愤,于月日至日先后将名同学杀害的犯罪过程。,结合马加爵的案例与教材98页小迪的故事,想一想:从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和对社会等方面,分析犯罪有哪些危害。,对他人:损害他人财物,导致他人经济损失,危害他人安全。,对家庭:让家人伤心、失望,甚至危害家人的生命。,对社会:影响社会安定,败坏社会风气。,结论: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 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对自己:失去人身自由,毁掉前途,讨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或

6、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二、加强自我防范,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旷课。旷课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正常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经常旷课影响成绩,不守校规法纪,并容易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混在一起,走上犯罪道路。,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偷窃。偷窃很容易使

7、未成年人养成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另外,偷窃会使未成年人养成漠视法律的观念,把违法犯罪当成逞英雄的“壮举”。,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携带管制刀具是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管制刀具指匕首、三棱刀、弹簧刀等。未成年人携带管制刀具危害性极大,很容易在一时冲动下持刀伤害别人。由于力弱,刀具也很容易被坏人抢去,伤及自己,因此必须严厉禁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吸烟、酗酒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致使人颓废堕落,并诱发多种违法犯罪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8、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思考:(1)为何要制定本法? (2)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这部法律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防微杜渐,预防和减少犯罪,结论: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青少年怎样加强自我防范?,(1)自觉树

9、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守法的人。,(2)加强自身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3)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4)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1、要做到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 ) 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 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 A B C D,巩固提升,D,2、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在我们身边存在的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有( ) 旷课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A B C D,A,3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该( ) 自觉树立法律意识 维护法律的尊严 自觉依法自律 加强自身法律修养 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A B C 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