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955149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69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昆明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昆明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昆明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昆明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pdf(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明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在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也是一个 城市战略性支柱产业。云南省委、省政府和昆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针对云南省、昆明市信 息产业发展实际, 作出了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昆明信息产业基地的重要决策, 以此带动昆 明市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云南省、 昆明市的信息产业近年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 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省、 市的经济增长速度。 随着昆明信息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将有利地促进昆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 化升级,积极推动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带动全省信息产业的发展。 按照

2、云南省、昆明市政府的要求,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在昆明主城和呈贡新城的结合部 呈贡大冲一带建立信息产业基地。通过 10-15 年的发展建设,吸引国内外高科技和大企业, 使信息产业布局相对集中,发挥聚集效应,形成高科技园区,支撑呈贡新城的建设,带动整个云 南省信息产业发展。 第二章第二章 现状概况现状概况 一、用地区位 一、用地区位 昆明信息产业用地位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部, 规划范围北起昆石公路, 西至东绕城线, 南至呈贡大冲村,东至呈黄公路。地形主要以缓坡丘陵为主,目前规划区用地均为农业用地。其 地理位置处于环滇池城市经济发展圈的外环,作为大昆明战略中的产业支撑园区十分理想。 规划用地距昆

3、明市主城区 13.8km;距火车货运站(王家营)2 公里;距火车客运站 12 公里;距昆明新机场 35 公里;距昆明老机场(现使用中)10 公里。 规划用地周边片区功能,西侧是开发区羊甫工业组团,规划主要以加工工业为主;北侧为 民办科技园已建成,以小型工业为主;东侧、东北侧为住宅区;东南为呈贡大冲工业区和王家营 物流中心,其中呈贡大冲工业区规划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 集科研开发的新型工业区,而王家营 物流中心规划定位为我国西南集装箱货运枢纽。 二、地形地貌 二、地形地貌 规划区处于滇池北部滇池湖积区,为昆明断陷盆地地区的一部分,用地处于茶高山与张巴 咀山两山所夹谷地内,总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向滇

4、池倾斜。地貌属于中低山剥蚀残山。最低海 拔 1912.43 米,最高为 2017 米。规划区内地形以丘陵缓坡为主(其中 60以上为丘陵) ,其他 为水田、菜地和部分果林,地形起伏较大。多数丘陵植被较好,但植被品质不佳,均为近年种植 的速生薪炭林。 三、地质概况 三、地质概况 信息产业基地大地构造单元隶属扬子淮地台的康滇古陆东缘,处于著名的南北向小江断裂 带与普渡河断裂带之间的夹持地带。此两条断裂带发展历史长,活动强烈,对该区域构造发展、 地层沉积、地貌变迁、盆地演化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地区构造类型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以 径向构造为主,纬向构造发育,并配生有后期北东向及北西向构造发生。 拟建区

5、域地面出露第四系冲积、湖积层,岩性为砂、砾石、粘土、淤泥及泥炭,区域基岩 埋深在 300m 左右,为寒武系龙王庙组灰质白云岩。区域外围分布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 二叠系等地层,岩性以灰岩、白云岩和砂岩为主。 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差异甚微,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砂砾石层浅层孔隙水和深部 基岩岩溶裂隙水。松散沉积层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湖积亚粘土、亚砂土、砂卵砾石土中,富水性 一般弱中等。基岩岩溶裂隙水赋存于寒武系龙王庙组灰质白云岩中,是该区主要地下含水层, 富水性较强,多年平均径流模量为 3.68L/(skm 2) 。 四、气候气象情况 四、气候气象情况 信息产业基地位于低纬度高原,属低纬度高

6、原山地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 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 14.5,平均气压 810.6hPa,平均降水量 1031mm, 平均相对湿度 74%。区域内多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出现频率为 16,静风频率为 31,平均 风速为 2.1ms。全年晴天较多,日照率 56。 五、土壤和表层条件 五、土壤和表层条件 昆明地区的地质较为复杂,各盆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揭露表明,场地分布的地层为:第 四系残积层粘土(1.510 米)及泥盆系白云质灰岩(1.43.3 米) 。场地白云质灰岩基岩面起 伏较大,空间上风化剥蚀作用不均匀,未见岩溶发育。 六、地下水 六、地下水 经局部钻探,场地内

7、未见稳定地下水位。据区域资料,浅部地下水类型以孔隙水、裂隙水 及上层滞水为主,场地富水性较弱。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七、村镇 七、村镇 1 昆明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规划区内现有一个村镇大冲村,总人口约 1400 人。 八、道路交通 八、道路交通 现状道路主要分三类:高速公路、城市干道、现状土路。高速公路有北侧的昆石高速、西 侧的东绕城高速从地块边界通过, 另有规划中的南绕城高速将从规划区的西南进入并在龙港钢厂 西南角接上东绕城高速; 城市干道有规划中的边干道将从南绕城线与王家营物流中心之间连通大 冲村与滇池环湖公路,另外,呈黄公路从规划区东侧边界通过,连接昆石公路与呈

8、贡新城南;区 内有若干现状土路,宽度 35 米,主要为大冲村与外界联系用。 九、水系 九、水系 规划区内现状主要河道为马料河,它由东北向西南贯穿整个规划区,长度 3063 米,宽度 2 6 米。河道水域面积约 3.57 公顷。马料河水量由其上游果林水库(位于规划区外东北角处) 调节。另有位于规划区西侧的大冲水库,水域面积约 2.98 公顷。均主要用于区域内农田灌溉。 十、市政公用设施 十、市政公用设施 1给水、排水、燃气 现规划区内没有市政给排水和燃气管线。 2电力电信 现有四条 110KV 高压走廊从规划区内通过,中部有 10KV 线路供现有村镇企业使用。基地 北侧有一条架空通讯线路至龙港钢

9、厂和云南铸造厂,南侧有一条至大冲村通讯线。 第三章第三章 规划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规划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 通过综合分析现状条件,规划区内尚存在两个对规划有直接影响的相关因素: 1高压走廊 规划区内现有四条 110KV 高压走廊,对规划布局将产生直接影响。四条高压走廊可分为北 侧两条(果林雨龙,果林龙港)和南侧两条(果林洛羊,果林呈贡) 。 本规划尽量考虑减少现有两条高压电线走廊对周围建筑环境的影响。然而完全避开这两条 高压电线走廊带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 南侧两条高压走廊从规划区东侧进入,至马料河转而向南穿出规划区。该线路可与道路规 划协调考虑,规划道路基本沿该走廊布置,对规划用地影响不大予以保留

10、。 北侧两条高压走廊也从规划区东侧进入, 大致沿西北方向穿过规划区, 两条通道间距90-150 米。这条走廊对北部片区用地切割严重,对工业用地将造成严重影响,规划考虑将该线路作适当 改造。具体设想是基本沿原有通道规划一条 30 米次干道,两条高压沿规划路两侧布置,走廊控 制宽度每侧 20 米。改造线路总长度约 4500 米。 通过上述调整,走廊宽度得到有效控制,对用地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规划考虑将走廊有 机地融入城市防护绿地中,并与城市总体空间格局一致,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2大冲村问题 (1) 住宅用地安排 规划区内现有大冲村住宅用地 15.37 公顷。 其中 10.49 公顷为土房, 其

11、它为新建砖房。根据与规划部门和开发区管委会讨论认为,完整拆迁、异地安置的方法在土地 和资金方面都不具备条件,应当采用部分保留,按统一规划逐步改造,严格其控制发展的策略处 理大冲村问题。 规划中根据新建房基本集中在村子南部的现状予以保留, 而北部土房规划全部拆 除后,按照信息产业基地统一规划标准就地重建。 (2)村镇发展用地预留 规划区征用大冲村土地约 645 公顷,按照相关土地政策规定, 需预留村镇发展用地 96.8 公顷(1450 亩) 。除已安排在规划区外的 20 公顷(300 亩)外,规划 区内尚需安排 76.8 公顷 (1150 亩) 。 规划建议将南侧东西走向的一个带状区域安排为村镇

12、发展用 地,村镇可在严格遵循信息产业基地统一规划的前提下自行发展。 (3)村民安排 土地被征用后,村民失去了生产生活的根本,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妥善安 置他们。规划建议将所涉及村民集体“农转非” ,由昆明市政府、开发区、村民小组三方为村民 建立基本社会保险,解决村民后顾之忧。同时积极扶持、引导村民进入三产,既稳定了社会又繁 荣了社区。 第四章第四章 规划依据与策略规划依据与策略 一、规划法定依据 一、规划法定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 年 4 月 1 日) ;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1995 年 6 月 8 日) ; 3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042020)

13、 (2004 年 8 月) ; 4 昆明信息产业基地概念性规划 (2004 年 10 月) ; 5国家相关规范及昆明市政府和规划部门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二、规划原则 二、规划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保证开发 2 昆明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区有一个高质量的生态、生活、生产环境。 充分体现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国内外的交往与合作,增强 开发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起到昆明开放的窗口作用。 弹性原则。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对土地利用要在功能分区明确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弹性 和可置换性。 尊重历史,尊重自然,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14、,防止建设性破坏。 三、开发区总体规划依据 三、开发区总体规划依据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对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定位: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建成我国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地区的产业对接窗口之一,成为以第 二产业为主导,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的昆明市现代产业基地; 将是昆明市具备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 的国际化新型开发区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地。 2开发区功能布局: 开发区采用以道路为骨干的组团式结构,在居住、工作、交通、游憩等诸多功能和设施方 面形成相对独立完善的体系。 总体空间结构在功能分区和组团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化各组团 功能和形态。 3中片区大冲组团是本次规划区范围,总规确定

15、: (1)功能经开区的重心组团,包括昆明信息产业基地和经开区行政中心、主要商业金 融设施等,同时配备商业金融、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多项用地,兼有城市广场等绿化景观,功 能完备,用地集中。为中期建设重点区域。昆明信息产业基地规划面积约 6.66 平方公里,重在 吸引投资,发展生物、IT 等新兴产业。 (2)区位位置位于东绕城线以东,昆石新线以南,张巴咀山-大观山山体以西,南至 规划边界。 4 根据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 昆明信息产业基地将与其西侧的羊甫工业片区形成 东西呼应、相互补充的态势,是未来开发区的中心组团,是近期建设的重点区域。通过信息产业 基地的建设将充分强化了开发区作为昆明市工业园区的作用,形成昆明市东部产业发展主轴线。 四、昆明信息产业基地概念规划依据 四、昆明信息产业基地概念规划依据 1概念规划对基地的定位 创建一个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自然和工业、工作和娱乐结合起 来,以促进先进信息产业技术的开发和投资。 信息产业 +自然条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