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三篇

上传人:Wholive****ourhea... 文档编号:88937512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三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三篇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三篇【篇一】,现年56岁,1978年参加工作,历任煤田二队钻机钻工、班长、机长。担任钻机机长以来,能够认真加强学习,团结和带领钻机职工转战于、河北、安徽等省,在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了成绩,为我省煤炭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多次被评为局、队先进个人,受到表彰。一、加强生产管理。在钻机管理上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激励机制,将生产目标、成本控制、安全管理、质量标准等指标落实到了钻机、班组和个人,形成了班组进尺承包,钻机成本控制考核和全面服务管理三大体系,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连年创下新高。同时,狠抓现场标准化

2、建设,带领的2105(后改为2101)钻机多次被评为局“标准化钻机”。二、勇于技术创新。为了攻克深孔施工中的技术难题,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组织职工积极开展小革新、小发明等,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煤田钻探深孔施工的技术工艺,先后研制和改进了孔内造浆钻进法、人造台阶法、泥球堵漏法等新技术新工艺达8项,创造经济效益近100万元,近年成功施工完成了27个超千米钻孔。在偃师李村煤勘项目施工中,认真积极组织施工,制定了可行方案。针对钻孔上部厚达300米卵石层,钻孔严重漏水的问题,采取泥球造浆钻进法,仅用20天时间就成功穿过了卵石层,大幅度提高了钻效,节约套管成本支出了6万多元的生产成本。确保了李村煤田

3、勘探项目优质高效地完成。在新安县新义煤田深部详查项目施工中,设计钻孔30个,赵西郑利用常规钻探设备,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取芯难度高的困难,完成钻孔10个。其中,在施工设计孔深1200的水文抽水孔中,他采用了一次成井后井内人工造台阶的办法代替扩孔,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顺利完成了生产任务,确保了水文孔抽水工作的按时进行。三、扎根基层一线。参加工作38年来,赵西郑同志带领钻机职工,长期住在工地帐篷、吃在工地,炎寒酷暑,风吹雨打,从没怨言,任劳任怨;他关心职工,把钻机职工视为兄弟,不论是哪个同志家里有急事,难事,他都安排他们回家处理,自己顶班。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总要付出过人的心血和汗水

4、,赵西郑同志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敬业精神,以他的实际行动在地质工作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篇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京华社区党委书记、省京华实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当选为八、九、十、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七、八、九届全国妇联执行委员;省八、九届人大常委;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百名优秀村官”、“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终身成就奖”等40余项国家级荣誉,2009年9月被评为“省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原人物”。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

5、领导人,曾亲临京华公司视察并给以高度评价。1972年,担任小冀镇东街村第五生产小队队长。她立志要“为农民争口气,为农村争口气,为妇女争口气!”,带领101户380多位村民,走“集体所有、共同致富”的道路。首先从解决温饱问题入手,向土地要粮食;又从打草绳开始,向市场经济迈进;进而建石棉瓦厂、腐竹厂、罐头厂、纸箱厂、豆浆晶厂,1984年创建省京华实业公司;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向第三产业发展先后创建京华园景区、宾馆、疗养院、度假村、养生苑;新世纪初期又向教育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建成京华幼儿园、京华实验小学、京华实验中学、京华镁业有限责任公司。省京华实业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有色金属深加工、房地产、商业、

6、旅游、服务、教育等11个经济实体的企业集团。固定资产28亿元,人均628万元。1997年成立京华村,2010年成立京华社区,带动了更大面积、多人群的发展。43年来,在的带领下,京华的发展始终依靠集体力量,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自力更生,科学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京华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但富了京华,而且带富了小冀一方人,促进了本地区的和谐发展。【篇三】省县,全国廉政文化进农村联系点,在厚重精神滋养下英模辈出,一个个典型人物以“务实、为民、清廉”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德,再次释放着心中的梦想,创造着一项项奋勇争先的光辉业绩,全国劳动模范、村党委就是其中的一位,他

7、不断为这片肥沃土地奉献着、燃烧着“廉洁是灵魂,是推进村级和谐稳定、跨步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村的带头人,是一位德高望重、年近古稀之年的老人,1979年开始任村党支部书记,35年来,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廉洁奉公、艰苦创业,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村总资产达6.5亿元,2006年以来,每年纳税超15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多元。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都对的典型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敬老模范村居(社区)”、“省廉政文化优秀示范点”等多项荣誉称号。“咱村的新村盖好了,春天马上

8、要绿化了,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一定要加强绿化资金的管理!”关注着新村建设,特别是新村建设中的资金安全。在近日召开的村民主生活会上,开门见山,村两委班子成员你一言我一语,对绿化资金安全出谋划策。村民主生活会坚持了30多年!坚持了30多年!每次生活会“当面锣,对面鼓,有意见直接提,有毛病当面说!”这是的习惯。不但是民主生活会,每月一次村“两委”干部学习会,每半年一次的汇报廉政情况会,廉政内容是“必修课”,村纪委要反馈群众对干部的意见,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廉洁是灵魂,是推进村级和谐稳定、跨步发展的基础和保证。”经常对村“两委”干部说。为了把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做好做实,在他的带动下,村投资近千万元

9、,建立了以弘扬艰苦创业、廉洁奉公为主题的展览馆、农耕文化陈列馆、德孝文化教育馆,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村共产党员廉政教育和先进性教育基地,当游人在七里营镇苑踏青、采摘、游玩,参观时,会默默感受艰苦创业、廉洁奉公、德孝美德等主题文化,在休闲娱乐中尽享清廉之风。在新建成的村文化大院,设有文化活动室、多媒体教室和廉洁书屋等,收藏各种廉政书刊万余册,方便干部群众阅读学习。在村主要场所设置廉洁标语、路牌广告和警句格言。2005年创办的村级报刊报,专门开辟廉洁文化专栏,成为传播廉洁理念的有效平台。40多年来,没有一个村干部出现违纪违法现象,廉洁教育的大众化效果,在村得到完美体现和印证。“村干部要想说话有人听,办

10、事有人跟,自己必须做出样子”“俺村有制度规定,私人不能用公家的车,谁也不能搞特殊。”村民孙来孝对笔者说。“老梁的二女儿在外地上学三年,从没有用过村里的车接送,他女儿总是等在村口的公交站牌下,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为大家习以为常了!”公车不能私用,做到了。可当赶着牛车到邻村去卖棉花,邻村群众看到堂堂一个书记赶车卖棉花过于稀奇,问他为什么不用公家车,说:“俺村有制度规定,私人不能用公家的车辆,谁也不能搞特殊。”后来,他赶车卖棉花,在方圆几十里传为美谈!生活中的处处率先垂范,时时严于律己的事迹不胜枚举,他常说:“村干部要想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自己必须做出样子”。一上任,就向全体干部庄严承诺:第一,决

11、不在执行政策上犯错误;第二,决不在经济上犯错误;第三,决不在生活作风上犯错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84年,得知五弟砍了集体一棵树,要求他不仅树交到集体,还处以相当于一般社员三倍的罚款。70年代初搞计划生育时,他的两个弟媳都是结扎对象,通过做母亲与弟媳的思想工作,弟媳第一个上了手术台2011年,村里建设新村,他多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村小组会议,广泛征求全体村民意见后,才开始实施。不断健全的村领导班子民主议事制度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确保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防止个人说了算。各项新村建设工程必须全部进行公开招标,加强对工程建设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

12、督,确保工程廉洁、安全进行,这是针对新村建设制定的新村建设招标办法。对土地使用、工程建设、财务运行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固定公开栏上,每季度公开一次;并根据群众要求,对村两委干部、厂长、村民组长和电工的电费进行了点题公开,每月公布一次。长期公开、点题公开等一项项公开制度,让各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另外,村经济责任审计、村干部述职述廉、群众评议等一项项制度,不断规范着村党员干部的行为,形成了干事创业、务实为民的良好氛围。为了从源头上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在带领下,村里已建立各项规章制度250多项,并将其中的村规民约专门制作成牌匾发放到每户村民。“富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勤劳的双手挣来的”1976年

13、,根据市场需求,与班子成员研究投资26万元,兴建造纸厂,当时,他通过联系,到处拾捡二手设备,东拼西凑地安装了一台年产3000吨的纸车,并以厂为家,用杂牌机器生产出了质量好的瓦楞纸,打响创业第一枪。1988年底,为了使当时省内空白的玻璃卡纸生产项目早日投产,他在数九寒天,连续三次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脚穿大头皮鞋,身着破军大衣,饿了啃口烧饼,渴了喝口开水,到吉林省辽源市洽谈业务,引来了先进技术和设备,试车时,一直坚守在工地上,直到大年三十晚上生产出合格产品才回家贴春联。在创业和守业的过程中,同志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好作风。有一次,美国客人来考察,提出到同志家里吃饭,当他们走进梁书记家,看到简陋狭

14、小的房屋和简朴的饭菜后,连呼“不可思议”。在带领下,村从一无设备、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情况下,硬是凭艰苦奋斗、廉洁勤俭、务实重干的精神,建起了集造纸、医药、化工、有色金属加工、高效农业、旅游为一体的经济实体-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不仅要把村民带富、把村风带好,还要把干部带正”随着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村里也出现了一些歪风邪气,在全村干部群众中组织了“富裕以后怎么办”的大讨论,提出“不仅要把村民带富、把村风带好,还要把干部带正。”村纪委把对金钱的认识、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八个障碍、集团公司厂长(经理)职业道德规范-八不忘、八忌三块牌匾挂在每位村两委干部及厂长经理的办公室,时刻提醒、时刻警示。从200

15、0年开始,经常性地开展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还开展了牢记“道德、纪律、法律、集体、群众、弱者、服务、责任、学习、楷模”等“十在心”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十分注重弘扬传统美德,树立良好村风。组织村两委经常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的“晾被子”活动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还倡导建立了爱心基金,无论汶川、玉树地震,还是村民有困难的,全村党员群众都积极进行捐助,奉献爱心。此外,还组织开展了五好家庭、好公婆、优秀党员、十佳青年等评比表彰活动,弘扬了清风正气,促进了和谐稳定。始终关注着村民的福利待遇,近年来,村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建立了高标准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企业职工办理养老保险,每年为全体村民免费体检,为65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为65岁以上老党员发放党龄补贴,为80岁以上老人送生日蛋糕,为生活困难家庭每月发放200元低保金。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2005年开始建造新村,村集体为每户村民补贴近20万元,村民只需出资8-12万元,便可住进250-310平米的别墅。目前,全村1000多户村民中已有90%入住新居。“以人为本、廉洁为荣、团结奋进、共创辉煌”这是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坚持!我们有理由相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