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8937367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回顾每学期开班的讲座,尽可能准确列出讲座主题(题目),并根据自身需求提出本课程建设方案及合理化建议。并谈一谈印象最深的一次讲座。讲座主题(题目)李猛 技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杨仕健 理性精神与科学思维张艳涛 近代科学理性与现代性问题研究贺威 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宋建丽 生命伦理前沿问题研究詹达 中西科技制度比较与科技人才培养章军 理性对待转基因马永慧 生命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陈玲 李约瑟问题专题研究蒋昭阳 工具理性的人文反思乐爱国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学陈墀成 科技发展与生态文明问题研究梁丹 环境议题和问题的社会建构邱仲潘 人工智能的当下与未来研究印象最深的一次讲座:张艳涛 近代科学理性与现代性

2、问题研究主要观点:1) 为什么要关注现代性?现代性指我们现今所处的生活状态,其基本的制度结构,经济生产模式、文化形态、价值理念等。关心现代就是关心我们身边与周遭未来的一切。2) “六神无主”的当下: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其结果是:经济发达,但内心空虚。3) “我饿”-“我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整体上已走在从”生存性需求满足“向”发展性需求满足“的途中。较” 生存性需求满足”而言,”发展性需求满足“是一种更为多样的需求。4) 物化时代应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生存方式成为物化生存,需要防止精神懈怠。5) “欲求“取代”需求“。人的”需求“有两种,一种是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从不可

3、缺的”绝对需求“,另一种是相对意义上的,能使我们超过他人,感到优越自尊的”欲求“。6) 消费社会来临。资本逻辑指导下的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也是西方现代的基本特征。课程建设方案及合理化建议1) 课程存在“课时少、任务重“的问题,建议引入新媒体手段,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比如可以开通课程微信公众号,将一些相关的课程教案、研究进展、学术活动等信息在公众号上发布、交流,扩宽学生的视野。开通留言功能,增强互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不但使大量阅读变得可能,还使枯燥的阅读过程变得活泼起来。2) 课程应加强师生交流,建议每堂课设置10分钟左右的自由提问、师生交流环节,思辩

4、则明,更好的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增强课程互动效果。2、以本专业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进展为例,说明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如人工智能、机器人等)。 建设科技创新提高建筑品质,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继而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对建设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助力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研究进展:1994年3月25日中国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发布,首次提出“促进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与提高住区能源利用效率”。2016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年前,我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将至少达到1.5万亿元。”全球新一轮建筑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研究呈现群体跃进态势,颠覆性技

5、术不断涌现,催生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混合结构技术体系、关键技术和通用化、标准化、模数化部品部件。研究装配式装修集成技术。构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建造和检测评价技术及标准体系,开发耐久性好、本质安全、轻质高强的绿色建材,促进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实现规模化、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可分离性,亦即技术与社会二者是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在大力发展技术时,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双向整合调适,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

6、问题。(以发展绿色建筑为重点,全面提高新建建筑质量品质,提升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解决我国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方面的诸多问题,必须从社会的改革入手,针对制约技术发展的不利社会因素进行变革,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发展的社会动力不足的问题。(按照国家、省、市要求,自2014年起,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各类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二、选答题(四选二):1、分析科学与哲学的异同,陈述科学与哲学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关系,以一两个哲学家为例,阐述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对现代科学发展起到什么作用?(从黑

7、格尔介入 柏拉图立体世界图形)(1) 哲学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的一种理论形态。哲学所关心、表达的并非一定就是自然世界的真正本质或规律,而是人自身的生存状态或存在方式。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抽象和概括,揭示整个世界存在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提供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现象和发展规律的学术规范。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要从不同的方面反映自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科学以某一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揭示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某一层次存在的特殊规律。

8、从理论内容上看,科学提供的是关于特殊对象各种实证的知识体系。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在于:哲学是研究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主要通过思考来研究;科学是研究物质与其存在形式的关系,主要通过实验或调查验证来研究。科学研究当然需要思维和意识,但它不研究思维和意识与物质存在的关系;哲学研究也不排除实验验证,也需要经验素材,哲学的经验素材就是我们人类都会有的那些一般性的经验。科学研究所需的实验验证一定是大多数人都没经历过的特殊试验。 (2) 科学与哲学从古至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哲学孕育了科学,早期的科学与哲学处于原始的一体化时期,二者是同源的,哲学包括科学,科学是哲学的部分。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科学不

9、断从哲学中独立分化出来。科学影响哲学的发展,推动哲学不断前进,是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源泉。科学的发展指引人们思想的进步,更加清晰的认识事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哲学为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影响着科学的探索,科学需要哲学的帮助才能更加进步。科学与哲学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越来越渗透着哲学精神、哲学理念。在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必定是科学方法与哲学思维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的认知,没有哲学意义上的灵性运用,科学研究难以成功。科学中有闪光的哲学原理,哲学中有严谨的科学结论。(3) 古希腊时代的哲学作为一种古代知识的汇总,既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近代科学得以发生的母体和背景。它不

10、仅为近代发展的许多科学理论、科学观点提供了胚胎和萌芽,更重要的是它为近代科学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概念框架、以及理性分析和批判反思的一些规则与原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可以说是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一脉相承的,他的“绝对精神”就是对柏拉图“理念”的进一步阐述。古希腊的原子论思想到了近现代更是被发展成为科学原子论思想,得到很多人的认可。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实验的重要作用的不断认识,实证主义也兴起成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人们对经验的一贯重视以及20世纪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又激发了罗素逻辑原子主义的产生,并进而走向了历史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这一系列古希腊思维方式的演变,促成了哲学的繁荣和科学技

11、术哲学的产生、发展。在不断的争论中,真理越辨越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2、 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以微电子为例,阐述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哲学上所说的客观事实是指特定的实践事实、真实的事件,它是指已被正确认识到的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总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忽视了实践因素而对客观事实作了纯自然主义的理解。科学事实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件。无论自然事实抑或客观事实,一旦被人类认识并用语言对其描述而做出经验陈述或观察判断,就形成了经验事实。而哲学上所说的客观事实与科学哲学上所说的科学事实也同样是有区别的,它们的重大差别在于: 究竟其可

12、靠性是取决于它与描述体系的一致性抑或是与实践的一致性。微电子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一门前沿学科。 微电子学的诞生是以半导体 晶体管的发明为标志的,晶体管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固体物理、 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等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后的必然结果。集成电路(IC)技术的发展才 40 余年的历史。但是集成电路技术已经从小规模 (SSI)、中规模(MSI)、大规模(LSI)、超大规模(VLSI),发展到现在的巨大规模 (ULSI)(集成度大于 108 元件芯片),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之一。科学技术创新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工程师应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和人文素质,进一步树立辩证

13、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电子设计所遵循的规律。 在电子设计中要把握系统观, 体现科技观,富有创新观,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电子设计工程师。在自然辩证法的相关 理论的指导下,我相信我们在科研的这条道路上能走的更远,我们国家的科学技 术水平会越来越高,使我们国家的强国梦越来越近。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了科学技术观,其中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 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是第一生产力,可以帮助人类不断创造出光辉的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必然给电子设计带来新的设计理念和思想,而电子设计的发展又对我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电子设计必然要满足科学技术观

14、的要求,在当前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科学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一个体现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变化莫大于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 较早期的电路系统的设计都采用手工设计的方式,但是随着电子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采用手工方式进行设计就变得 非常困难,例如一款 CPU 的设计,Intel 公司早期的奔腾系列 CPU 都是采用手工 绘制,但是随着晶体管数目的增加,随着布线层数的增加以及电路复杂程度的加深,采用手工设计已经变得不可能,因此电子设计的计算机应用便应运而生。通过采用专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大大地减少工作量,从而大大的推动了电子设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其简单易用、易修改

15、,可重用、准确真实和易存储传输的特点已经成了电子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3、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分析李约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产生?”文化制约说.美籍学者成中英认为:“一门新的物理科学必须开始于一个新的数学创造,完成于一个新的逻辑的诞生.”“我们甚至可主张,现代科学及因果律模型,都是西方形而上学与西方文明之主流的结晶” “犹太教及基督教传统的超绝神学,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机械式模型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作为现代科学的基础的因果律标准模型.若没有这些文化传统作为科学知性的基础,西方科学就不可能产生.”然而在中国,宗教意识较为淡薄.取而代之的是“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

16、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与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而中国哲学的特点是“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东方大陆的高度统一,使思想单一化,不利于折学思想的产生。只要考察一下科学产生的环境就会明白这一点。思想的活跃在西方的第一次产生是古希腊的城帮体制。第二次经历的中世纪的宗教压迫之后文艺复兴的各国频繁交流时期,文艺复兴之后便产生了近代科学。科学首先是从哲学中脱胎而来的,而哲学思想的创立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哲学能够自圆其说,而它的基础就是多元的环境。西方的文化的分立或者分化,为思想的创新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建立提供了契机。在中国,思想成就最为辉煌的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