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 舌诊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8936443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  舌诊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中医诊断  舌诊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中医诊断  舌诊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中医诊断  舌诊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中医诊断  舌诊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 舌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 舌诊(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舌诊,中医诊断教研室,目的要求: 1、掌握正常舌象的特点,舌质、舌苔 变化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望舌方法、舌的结构、舌诊原理。 3、了解舌诊的研究进展。,一 、舌的组织结构,第一节 舌诊概说,味觉,蕈状乳头,丝状乳头,蕈状乳头(红粒)的形态色泽改变,是舌质变化的主要因素,丝状乳头(微白色)是正常舌薄白苔的要素,舌的组织结构与中医舌象形成的联系,舌横纹肌形成的肌性器官,舌上面 (舌背),舌下面舌下络脉 (舌底),舌体中医诊舌部位,以人字沟为界,舌根(人字界沟以后的部位),舌尖(舌体前端) 舌中(舌体中部) 舌边(舌体两侧) 舌根(人字沟前),长度、形态、颜色 粗细、舌下小血络,(

2、一)舌的脏腑分属 舌尖 心肺 舌中 脾胃 舌根 肾 舌边 肝胆,二、舌诊原理,(二)舌象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舌与脏腑经络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心、脾与舌的关系 最为密切。 1.舌为心之苗 2.舌为脾之外候 3.肾藏精,足少阴肾经挟舌本 4.肝藏血,主筋,其经脉络于舌本 5.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三)气血津液与舌象的关系,舌有赖于气血津液温养、滋润。,1、舌色、舌体的形质,反映气血的盛衰、运行情况 2、舌体、舌苔的润燥,反映津液的盈亏 3、舌下腺津液,反映胃津、肾液生成输布情况,三、舌诊的方法,1、体位,伸舌姿势: 坐位或仰卧位,自然地张大口,舌体放松,舌面平展地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舌尖向下。,

3、2、诊舌的方法: (1)先诊察舌体 顺序:舌尖舌中舌边舌根。 先看舌质(舌色舌体舌态) 后察舌苔(先观察苔色,再观察苔质),三、舌诊的方法,三、舌诊的方法,(2)观察时间: 一次不超过10秒,可重复观察。 (3)辅助诊察法: 刮舌:用刮舌板从后到前轻刮舌苔,主要了解苔的有根、无根。 揩舌:用手指包纱布蘸少许生理盐水在舌面上揩抹数次,用于了解舌面润燥。,注意事项: 1、光线:自然光线为佳 2、饮食或药品对舌象的影响 染苔:某些食物或药物,可以使舌苔着色,称为 染苔。 在短时间内可自然褪去或经揩舌除去 多不均匀地附于舌面,3、口腔内环境对舌象的影响,四、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舌质舌色、舌形、舌态、

4、舌下络脉 候脏腑气血的盛衰 舌诊主要观察 舌苔苔质、苔色候邪气的浅深、 胃气的有无,(一)舌诊内容,特点:淡红舌、薄白苔。 即舌体柔软灵活,色淡红而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 说明胃气旺盛,气血津液充盛,脏腑功能正常。,(二)正常舌象,(三)舌象的生理变异,1.年龄 2.体质禀赋 3.性别:女性月经前或月经期出现舌质偏红,或舌尖边部有明显红刺。 4.气候环境 5.其他因素:吸烟、饮酒,第二节 望舌质,望舌体的主要内容:舌色、舌形、舌态、 舌下络脉四个部分。,一、舌色 即舌质的颜色。 有淡红、淡白、红、绛、(青)、紫之分。 舌质侯五脏病变为主,侧重血分。,(一)淡红舌,【舌象特征】舌色淡红

5、润泽、白中透红 【临床意义】气血调和征象。 常见于正常人气血充足,能够上荣 或病轻尚未影响到气血、脏腑的功能,(一)淡红舌 图1,关键词:淡红舌薄白润苔 形 象:舌质淡红而嫩,胖瘦 适中。苔薄白而湿润。(成片 白点为津液反光,以下同此) 主 病:外感初起;内伤小病;正常人,病 例:此例为正常人,(一)淡红舌 图2,关键词:淡红齿痕舌薄白滑润苔 形 象:舌淡红而有齿痕,老嫩 适中。苔薄白而滑润 主 病:外感湿邪;气虚湿盛; 正常人,病 例:脾虚湿盛体质,(二)淡白舌,【舌象特征】舌体颜色比正常浅淡,白多红少。 舌色白,全无血色者,为枯白舌。 【临床意义】气血两亏或阳虚。 枯白舌主脱血夺气。 淡白

6、湿润,舌体胖嫩阳虚水泛 淡白光莹,舌体瘦薄气血两虚,(二)淡白舌 图1,关键词:淡白舌薄白滑润苔 形 象:舌质浅淡,略显 瘦薄。苔薄白滑润,如涂 一层米汤 主 病:脾阳虚损,水湿 上溢;外感寒湿,病 例:脾虚不运,痰浊上泛,(二)淡白舌 图2,关键词:淡白舌薄白苔 形 象:舌质淡白瘦薄。 苔薄白,干湿适中 主 病:脾胃虚寒; 气血双亏,病 例:阳虚水湿不化,(三)红舌,【舌象特征】舌色较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 【临床意义】热证(实热证、阴虚证) 舌鲜红而起芒刺,或裂纹,兼黄厚苔实热证 舌稍红或仅见舌边尖略红外感表热证初起 实热证 舌尖红赤破碎心火上炎 舌两边红赤肝胆热盛 舌鲜红少苔,或光红

7、无苔,舌体瘦薄,或有裂纹虚 热证,(三)红舌 图1,关键词:红光莹舌 形 象:舌质红而胖嫩,中有横 直裂纹。左侧残存少许腐苔, 余处光莹,少津而干 主 病:胃肾阴虚;水涸火炎; 邪退而气阴两伤,病 例:气虚血瘀胸痹,气阴两伤,(三)红舌 图2,关键词:红色裂纹舌少苔 形 象:舌略红,无数纵裂 如刀割。苔稀少如无 主 病:素体阴虚;血衰 液涸;实热内逼,病 例: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三)红舌 图3,关键词:红舌点刺白腻干苔 (红星舌) 形 象:舌红绛,红点突起 有尖锋,苔白腻而干 主 病:营分郁热;湿热 或瘟毒入血,病 例:血蕴湿热,(四)绛舌,【舌象特征】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 (深红

8、色的舌。多由红舌发展而来),绛色愈深,热邪愈甚。,辨舌指南:“绛,深红色也。心主营、主血,舌苔绛燥,邪已入营中。”,(四)绛舌,【临床意义】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舌绛干燥,有芒刺、裂纹里热炽盛; 舌红绛有苔 外感热病(温病热入营血) 实热证 内伤杂病(脏腑内热炽盛),舌红绛少苔或无苔 外感热病后期(阴液受损) 或有裂纹虚热证 内伤病(久病阴虚火旺),绛色越深热邪越盛,(四)绛舌 图1,关键词:绛光莹舌 形 象:舌质红绛,尖有红点, 舌面娇嫩,光莹无苔。 (白色为津液反光) 主 病:热入血分;胃肾阴虚,病 例:外感风寒,化热入血伤阴,(四)绛舌 图2,关键词:绛裂纹红点舌中剥苔 形 象:舌质绛紫

9、,薄而苍老, 边有辐射状小裂纹,夹有突 起之红点,根部尤为明显。 右边有少许薄白苔,中根部 光莹无苔而干 主 病:热入营血,气阴两伤;阴虚火旺,热毒乘心;胃、肾气阴告匮;血蕴湿热化燥,病 例:痰热壅肺,气阴两伤,(四)绛舌 图3,关键词:绛紫胖嫩光莹舌 形 象:舌绛紫暗,体胖而嫩, 光莹无苔 主 病:热入营血,气津两伤; 热极伤阴,气血壅滞,病 例:热邪入血,伤及肝肾,(五)青紫舌,【舌象特征】全舌呈紫色,或局部现青紫斑点。,淡紫舌舌淡而泛现青紫(由淡白舌发展而来) 紫红舌舌红而泛现紫色(由红舌发展而来) 绛紫舌绛而泛现紫色(由绛舌发展而来) 斑点舌舌体局部出现青紫色斑点、大小不等,不高 于舌

10、面,(五)青紫舌,【临床意义】主血行不畅,舌绛紫,干燥少津热毒炽盛,气血壅滞 舌淡紫,湿润或青紫 阴寒内盛,血行凝滞; 阳气虚衰,温运无力,血 脉瘀滞。 全舌青紫而暗或有瘀点、瘀斑血瘀证,(五)青紫舌 图1,关键词:青紫舌薄白滑苔 形 象:舌青紫而晦暗,边有 紫痕。苔薄白水滑透明 主 病:寒凝血脉,水气上湿; 阴寒夹食夹湿,病 例:阳虚水泛血瘀,(五)青紫舌 图2,关键词:青紫瘦小舌白腐苔 形 象:舌瘦小而青紫晦暗。 中部苔白厚腐 主 病:湿热伤阴,气血壅滞; 寒湿痰食,凝滞血脉,病 例:寒湿凝滞气血,舌色及其主病示意图,淡 红 舌,淡白舌,红舌,绛舌,气血两虚、阳虚,气血调和,热证 (实热)

11、 (阴虚),热甚 (里热亢盛) (阴虚火旺),血行不畅,紫舌,淡紫、青紫寒 紫红、绛紫热,二、舌形,(一)老嫩 【舌象特征】: 老舌:舌质纹理粗糙,坚敛苍老,舌色多深或暗。 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 【临床意义】 :老舌主实证 嫩舌主虚证,舌形变化有: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一)老嫩,老舌,嫩舌,老舌是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不论苔色如何,都属实证。(见下图),嫩舌是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一般都属虚证。(见下图),(二)胖、瘦 【舌象特征】: 舌体比正常舌大而厚,伸舌满口,为胖大舌。 舌体肿大满嘴,甚至不能闭口,为肿胀舌。 【临床意义】 :主水湿内停、痰湿

12、毒邪上泛 舌淡白胖嫩,常伴见齿痕脾肾阳虚 舌红胖大,伴黄腻苔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 或湿热酒毒上泛 肿胀舌其成因 心脾有热:舌红肿疼痛。 温热病:舌紫而肿胀。 素善饮酒。,(二)胖、瘦,肿胀舌,胖大舌,胖大舌,肿胀舌,(二)胖、瘦 【舌象特征】 :舌体比正常舌瘦小而薄,为瘦薄舌。 【临床意义】 :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舌淡白瘦小气血两虚 舌红绛干燥瘦小阴虚火旺,舌淡白瘦薄,舌绛瘦小,(三)点刺舌 【舌象特征】 :蕈状乳头肿胀高突, 甚则形如芒刺。 【临床意义】 :实热证。 (脏腑热极,血分热盛),舌红点刺,舌尖芒刺心火亢盛 ;舌中芒刺胃肠热盛,点刺舌,(四)裂纹舌 【舌象特征】 :舌面上出现各种裂

13、纹或裂沟,深浅不一,多少不等。 【临床意义】 :邪热炽盛、阴液亏虚、 血虚不润、脾虚湿侵,舌红干有裂纹,津液输布障碍,(四)裂纹舌 舌红苔黄干有裂纹 舌有裂纹而苔少 淡白舌而有裂纹 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热盛伤津,阴液亏虚,血虚不润,脾虚湿侵,裂纹舌,(五)齿痕舌 【舌象特征】 :舌体边缘见牙齿的痕迹,称为齿痕舌 或称齿印舌。常与胖大舌并见。 【临床意义】 :脾虚、水湿内盛 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脾虚或气虚 舌淡胖大湿润,边有齿痕寒湿壅盛或阳虚水湿内停 舌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齿痕舌,三、舌态,舌态变化有:痿软、强硬、歪斜、颤动、吐弄、短缩。,病因病机: 邪阻络脉寒邪、热邪

14、舌体筋脉失养气血阴津亏虚,(一)痿软舌 【舌象特征】 :舌体软弱,无力运动及伸缩。 【临床意义】 :伤阴或气血俱虚 久病舌淡而痿气血俱虚 新病舌干红而痿热灼津伤 久病舌绛而痿阴亏已极(肝肾阴亏),痿软舌,(二)强硬舌 【舌象特征】 :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 【临床意义】 :热入心包;高热伤津;痰浊内阻。 舌强硬,红绛少津邪热炽盛 舌强硬胖大苔厚腻风痰阻络 舌强语蹇,伴肢体麻木,眩晕中风先兆,舌强硬色红,(三)歪斜舌 【舌象特征】 :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 【临床意义】 :中风、中风先兆、喑废。,(四)颤动舌 【舌象特征】 :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止。 【临床意义】 :肝风内动。,久病舌淡白而

15、颤动血虚动风 新病舌绛而颤动热极生风 舌红少津而颤动阴虚动风,肝阳化风 酒毒内蕴,(五)吐弄舌 【舌象特征】 :舌伸出口外,不即回缩者为“吐舌”;舌反复吐而即回,或舌舐口唇四周,掉动不停,叫作“弄舌”。 【临床意义】 :心脾积热(吐舌);动风(弄舌)。,吐舌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病情危急。 弄舌动风先兆。 二者皆可见于小儿智能发育不全(先天愚型患儿)。,(六)短缩舌 【舌象特征】 :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出。 【临床意义】 :无论因虚因实,皆属危重证候。 舌淡白或青紫而湿润寒凝筋脉 舌胖而苔滑腻痰浊内阻 舌红绛而干热盛伤津动风 舌淡白胖嫩气血俱虚 先天性舌系带过短,无辨证意义,四、舌下络脉,正常舌下络脉色暗红,润而有津。 舌下络脉青紫曲张 血瘀征象,舌下络脉青紫曲张,第三节 望舌苔,正常舌苔: 薄白均匀,舌体的中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