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教学演示5—知识管理流程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8935742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管理教学演示5—知识管理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知识管理教学演示5—知识管理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知识管理教学演示5—知识管理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知识管理教学演示5—知识管理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知识管理教学演示5—知识管理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管理教学演示5—知识管理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管理教学演示5—知识管理流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 知识管理流程,授课教师:陈雨,知识管理的整个流程包括知识采集、组织、存储、更新、检索、传递、分享、测评、应用和创新10个环节。这10个环节按照它的运行特征可以分为知识的生成管理、积累管理、交流管理和应用管理四个独立的环节,因为它们之间存在首尾闭合的环路关系,故称为知识管理的“PSCA闭环”。 一、“知识链”和“PSCA闭环” “知识链”, “PSCA闭环” “PSCA闭环”中,知识生成管理、知识积累管理、知识交流管理和知识应用管理互相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管理体系。从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讲,围绕“知识增值”这个核心,知识生成管理是基础和前提;知识应用管理是手段,直接创造价值;知识交流管理

2、是动力,通过交流可以将各种知识整合成强有力的资源和力量;知识积累管理是保障,通过积累可以形成组织的集体智慧,提高组织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是知识源与流、因与果之间的重要联系。,知识交流管理,二、知识生成管理 知识采集 定义:是指组织或个人的知识收集活动,是组织或个人的知识来源。知识获取的本质在于知识量的积累。 知识获取过程中可对学习过程作出如下表述:由“数据信息知识”三大环节组成。学习,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是知识获取最主要的方式,经过学习之后,组织就可以完成知识的获取。此外,学习还可以分为高阶学习和低阶学习,组织和组织学习多属于高阶学习,在组织中,个人与组织学习的模式如下:,学习是组织获取知识的主要

3、形式: 个人与组织的学习机制:,知识应用,知识的产品化 和资本化,数据,信息,企业:个人与组织学习,处理,处理,知识创新 在知识管理中应该给创新观念和创新思维充分的成长时间,应对知识创新人员实行特殊的宽松管理。只有人才能在知识的创新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激励创新正在成为知识管理中最富挑战性的工作,成为检验知识管理成败的重要标志。 从本质上讲,知识创新源于知识应用,也是知识获取的一种方式,知识创新同时实现了知识在量上的增加和质上的改善,如下图: 组织应建立专门的知识创新职能机构和建立组织知识创新机制。,三、知识积累管理 知识组织 定义:知识组织是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运用一定的组织工具、方法和标

4、准,对知识对象进行诸如整理、加工、标识、控制等一系列的序化、系列化的活动。 知识组织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按照知识的性质或应用途径的不同进行分类,以保证知识的正确性和条理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知识组织是标准化的知识检索的基础。 具体说,知识组织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知识重组(语法学原理)即知识因子和知识联系语法结构重组 知识表示(语义学原理)即将知识因子和知识联系表示出来 知识记忆(语用学原理)即模拟人脑结构更好为用户认识和记忆 知识组织的方式包括人工分析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知识自动分类鉴别系统,两种组织的方式必须综合考虑。,知识存储 定义:知识存储就是建立知识库(也称知识数据库)

5、,对获取并经过整理的知识进行有效的保存,并保证知识的安全性。 知识的安全性体现在避免已掌握的知识的泯灭、流失及保护知识产权和核心知识的机密性上。 知识存储还涉及知识存取、知识复制和知识审计。 显性知识用计算机,建立标准化知识仓库是解决的有效办法;隐性知识的保存方案是个性化定制的保存方法。,知识更新,定义:知识更新是指组织随着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实时的更新和升级,用新知识代替旧知识,用更先进知识代替过时的知识,始终保持组织的知识与所面临的环境相适应。 实施知识更新的任务包括:新知识对旧知识的替换,新种类知识的引进和实时增加。 实施知识更新需要两个保证:人力资源的保证;

6、必须有基础技术设备和相关软件系统。 知识具有连续性,必须代代相传,加以积累,才能看得更高、更远。 比尔盖茨指出:“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智能,也就是企业智商。”,四、知识交流管理 组织的知识交流与共享是知识管理重要的一环。组织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个人知识不断沉淀、积累并转化为组织知识的过程。 个人知识是员工生存立命的依据,是员工价值体现和解次获得报酬的依据,所以,员工不愿分享自己的独有知识。企业应建立共享激励机制,并视共享知识的质量和数量给与物质和精神上的补偿。 实施员工的知识共享还要建立可以方便共享的机制和技术平台。 下图是组织交流机制:,知识检索 在知识管理中,缺少的往往不是知识,而是

7、如何找到所需要的知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知识检索系统,知识的利用将是很困难的。 知识检索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软件工具,例如知识挖掘、智能客体检索、多策略(加权归纳、交互选择等)获取、多模式获取和检索(数据、文本、语音、图形图像、电子表格、视频等)、多方法多层次获取和检索、网界搜索工具等。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过程是要以知识购买者的主动接受为前提的。过程如下:,知识特点决定了知识沿着人际交流网络的多次转移必将带来转移效率的下降。(如漏损、失真,知识阻力克服)私人知识多次转移几乎是不可能的。 知识转移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就构成了知识的转移成本,包括发送成本,接受成本和管理成本。 3.知识分享

8、 知识分享就是打破不同知识所有者之间的壁垒,实现知识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自由使用。 知识分享要解决如何建立和谐的知识分享文化和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不同在组织不同群体之间充分流动,减少知识生产的重复性投入问题,以最大的程度节约知识、获取资本,并有利于知识的应用和创新。 知识分享需要承认个人在组织知识发展中的独特性,个人价值在共享中需要得到肯定。当个人提供的努力和组织目标一致时,就容易提高知识共享程度。,五、知识应用管理 1.知识测评 定义:知识测评就是由专门机构建立系统的、标准化的知识考核量化指标体系,对知识及应用状况进行完整的分析和评定。 知识测评对组织知识管理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主要表

9、现为:揭示对组织知识进行的实际管理的优势和劣势;分析知识管理的环境、障碍和促进因素;提高组织对知识管理的关注程度;设计未来知识管理方法路线图;为控制知识管理活动动收集可以测量的数据。 知识测量方法: 比如:安达信公司的知识审计评估工具(KMAT)按照组织的四种因素(领导力、文化、技术与测量)两个目标(相对优势、效率评估)进行判断,2.知识应用 知识应用就是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当组织面临新的问题时,借助组织所掌握的显性或隐性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解决问题,为组织创造价值。因此,知识应用是实现知识从知识形态本身到组织价值转化的“拐点”。 成功地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对隐性知识进行充分开掘

10、和应用。组织通常将不同职能部门和不同组织层次的人召集在一起工作。通过密切充分的交流,往往能使隐性知识得到更好的整理和保存,进而为隐性知识的应用打开方便之门。,六、知识集成管理 知识集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是指对其内部知识进行重新整理,摈弃无用知识,并将员工和组织的知识有机的融合起来,使之具有较强的柔性、系统性,必要时需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构,并以此形成新的核心知识体系。 台湾勤业管理顾问公司在知识管理的第一本书中提出知识管理方程式为:km=(p+k)s 其中, km表示知识管理的成效;p表示“人及其心智” ,也就是参与知识管理的所有人 ; k表示知识;“+” 代表信息技术的应用;s表示知识的分享和传播。 根据上述观点,将方程式进行重构:km=(p+k)s+I 加入了知识整合的因素(I)。知识整合的地位等同于知识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