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总结

上传人:宇**** 文档编号:88935354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街道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街道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街道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街道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街道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街道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街道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总结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8年1月发出的通知,目的就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市扫黑除恶办的有力指导下,我街道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会议精神,结合辖区实际,本着“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工作目标,强化领导、突出重点、明确举措,全力营造扫黑除恶的强大声势,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舆论宣传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简介1、强化领导、压实责任街道对此项工作任务高度重视,首先成立了以党工委

2、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扫黑除恶”日常工作及部门协调;各村居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小组,确保扫黑除恶日常工作有人抓,有人管。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宣传上做到多形式、全覆盖,传统和创新相结合,利用固定宣传栏、宣传标语、横幅、电子屏、宣传车、手机短信、微信朋友圈等各种方法方式大力宣传,让群众家喻户晓,充分了解扫黑除恶工作内容、意义,主动排查上报有关涉黑涉恶线索。3、加强排查、突出管理对重点人群进行突击检查,坚决做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确保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由班子成员牵头,组织社区民警、包村干部、相关负责村居干部对所包村居、分管领域、重点群体

3、开展“问题”和“苗头”的双重梳理和摸排,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清晰,切实为社会大局稳定“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共召开扫黑除恶专题会议14次,出动宣传车30辆1150次,张贴宣传标语1011幅,悬挂宣传横幅460条,广播宣传220次,发放宣传单34160张,电子屏宣传30块1400次,摸排上报涉黑涉恶线索15条,开设赌场案件2起,其中2018年3月1日的开设赌场案件共计抓获抓获26人,刑事拘留8人,治安拘留18人,作为黑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移送起诉6人,判决6人;2018年12月27日开设赌场案件共计抓获8人,刑事拘留1人,取保候审1人,治安拘留6人;寻衅滋事案件9起,治安拘留13人;刑事案件2起,批

4、捕1人;敲诈勒索案件1起,刑拘2人,批捕1人。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思想认识不够,领导重视不够在办村两级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种误区:认为扫黑除恶工作应该是高层、上层的事,自己处在街道社区最基层,身边无黑无恶,黑恶势力离自己较远,不存在黑恶势力,只是落实上级的工作要求,没有在思想深处把扫黑除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主观思想上的不重视造成对工作落实上的应付,缺乏主动意识,没能全党动员、全民发动,深挖扫黑打恶线索。2、投入力量不够,工作措施不强在街道这一层面,由于对扫黑除恶工作重视不够,致使工作不能形成全民动员的高压态势,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只有派出所、街道扫黑除恶办单打独斗,人员力

5、量单薄,村居主抓此项工作力量也不强,线索排查力度不大,在线索摸排上投入力量不够,在黑恶行为上认识不足,缺少扫黑除恶工作合力。另外,基层派出所工作任务繁重,警力严重不足,难以抽出专人开展工作,致使扫黑除恶工作显得苍白无力,没有“扫”出声威,“打”出震慑。3、源头防控不力,舆论引导不强扫黑除恶工作重在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其终极目的是给群众创造一个稳定的治安环境,在无恶治乱上力度不强,措施不严,思路不明,易于黑恶势力滋生蔓延,因此要对社会治安混乱地区采取严打措施,本着露头就打,冒尖就打,除恶务尽的高压原则认真开展工作,找准工作切入点,对焦街道农村存在的宗族势力,村匪街霸及重点行业领域中的车霸、

6、路霸等黑恶势力,切实开展工作。4、部门协调不力,拳头力量不强黑恶势力现象涉及到社会各方面、各层次、各领域,开展此项工作需要各部门统筹协作,紧密配合,特别是行政执法部门,要充分整合资源,形成拳头力量,重拳出击,方可有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各唱各调,山头主义凸现,甚至出现互相推诿,不作为现象,这样就使工作在开展起来不能做到无缝对接,不能形成联动机制,5、摸排线索不细,精准打击不强部分职能部门在线索摸排核查等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短板和盲区,未及时建立摸排台账。摸排重点不够突出,对十类打击重点未进行认真分析研判,在征地拆迁、环保、打非治违、扶贫、重点工程行业等易产生涉黑涉恶涉乱问题的关键领域摸排不

7、够深入。三、下步工作举措:1、强化领导意识,把扫黑除恶工作作为单位一把手工程,列入日常工作考核,严格考核,严肃问责。2、强化宣传力度,切实做到零死角,全覆盖,提升全民积极参与意识,发挥群众力量,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喊打的氛围,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加大群众监督和举报力度,开展一场全民参与的扫黑除恶战役。3、强化调查摸底,深挖涉黑涉恶线索。要把排查线索、摸清底数作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基础,对所辖地区、行业、领域的涉黑涉恶总体情况、表现形式及成因等进行全面排查分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4、强化打击力度,加大与各部门相互协作,加强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充分调动部门联动意识,形成合力、强化措

8、施、纪委介入、定期通报、严厉追责。对摸排出的涉黑涉恶案件进一步深挖,坚持对涉黑涉恶行为“零容忍”态度,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市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情况汇报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以来,我办认真履行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深入摸排,主动进攻,全力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网络安全,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1、高度重视,全面安排部署。为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实效,我办成立了*市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具体工作措施,并制定了中共*市委网信办关于开展扫黑

9、除恶专项斗争的实施方案。2、广泛宣传,加强舆论引导。我办组织红网*站、*新闻网、“今日*”APP、“*发布”微博微信等市级主流网络媒体及时推送了公安部部署扫黑除恶:对黑势力“关系网”“保护伞”一查到底、市委督查组督查东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到蓝山督导扫黑除恶工作、蓝山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联席会召开、扫黑除恶重点打击操纵村委会、欺压村民者等重要稿件,共计173篇,稿件总阅读量超过100万。通过系列网上正面宣传,进一步做好了法律政策宣讲、解疑释惑等工作,大力宣传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弘扬了正气,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3、有的放矢,依

10、法依规查处。我办联合市公安局开展了互联网平台和账号调查登记工作,对我市属地网站、“两微一端”等网络媒体进行摸底备案,进一步摸清我市网络媒体的数量、运营主体、内容建设等基础信息。去年以来,我办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先后约谈自媒体8人次,关闭微博账号1个(关注民生的法学硕士)、非法网站1个(假冒“*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联合公安机关查处网络造谣案件9起、治安拘留11人,有效净化了网络空间。二、存在的问题1、政策学习还要加强。虽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强调扫黑除恶工作的重要性,也发放了相关资料,但有时只顾业务知识的学习,没有注重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政策、精神的领会,部分工作人员对扫黑除恶专项

11、斗争工作认识不全,理解不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认为参加了会议,学习了文件就够了,没有深入领会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二是平常只注重业务工作,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具体工作,没有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利用起来专门加强学习。2、监管台账还不完善。属地网站、“两微一端”等网络媒体的数量、运营主体、内容建设等基础信息台账不够完善,监管手段缺乏针对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自身人手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全面系统的信息台账;二是由于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人人可注册,随时能申请,且审核权都在平台方,我们无权查看和审查;三是自媒体信息具有很强的即时性与流动性,难以及时、全面掌握相关动态。3、联

12、动机制还需健全。在处理网络敲诈以及组织或雇佣“水军”威胁、恐吓、侮辱、诽谤、滋扰等涉黑涉恶行为方面,我办与各县区、各相关单位还未形成有效的联合会商、信息共享等联动机制,致使一些问题线索没能及时移交、核查、处置。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工作衔接不够,没有积极与各县区、相关单位对接,缺乏有效沟通;二是信息化投入不足,缺乏安全可靠的协同联动平台支撑。三、下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积极组织策划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营造“人人参与、黑恶必除”的良好氛围。督促红网*站、*新闻网、“今日*”APP、“*发布”等市级主流网络媒体加大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网上宣传力度。2.深入摸底排查,依法严厉打击。进一步加大对属地网络媒体的排查力度,注重收集证据,及时通报公安机关并积极配合,依法严厉打击网上黑恶势力。3.加强舆情管控,有效应对处置。安排专门力量加强网上值班巡查,严格落实“四个第一时间”要求,及时将涉及我市扫黑除恶的网上敏感信息转交相关县区和部门进行核处,积极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和应对处置工作,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