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8932911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小学科技活动 和专题研究的组织与交流,小学科技活动 小学科学专题研究的组织与交流 小学科学教育中“科技成果集市”的组织与评定,第一节 小学科技活动,一、小科技活动的作用及意义 小学科技活动是小学科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小学科技活动指的是小学生在课外由学校、社会及其它机构监督在教师、家长及社会各方面人员帮助下完成的一些有关科学教育活动。 小学科技教育活动尽管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受到关注,因为科技活动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能亲自参与活动过程,体验象科学家、发明家一样的科技发现。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形成种共识,小学科技活动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意 义

2、,21世纪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非常激烈的一个世纪,各个国家都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他们能否适应新的挑战是关系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小学科技教育是历史的抉择 实现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也必须“从娃娃抓起”。 科技素质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一个缺乏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的人很难适应现代生活。 小学生科技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的奠基工程 要想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科技教育。 开展小学科技教育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科技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重

3、要的教育过程、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 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旨在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二、小学科技活动的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赋有培养时代的主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科技活动放在一部分感兴趣的学生身上,忽视了广大的学生,这与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不相符合,我们必须端正指导思想,改变过去那种“重校外,轻校内”,“重部分,轻整体”的不正常现象。把培养目标定位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只有这样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才会提高。,2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

4、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中,而是让学生的思维和行动在自由的空间翱翔,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心胸,使他们充分利用信息和资源,达到素质培养的目的。,3重在过程,科学课程标准(36)明确指出:“要注意鼓励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而不要强调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结果和水平。” 所以小学科技活动中要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每个学生的参与和探究过程上,而不是放在科技成果上。,4科学性,“科学性”是小学科技活动的精髓。 科学性要

5、求科技活动从内容、形式、方法到活动目标,都必须是科学的,都必须符合科学规律。另外就是强调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5自主性原则 主要是指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发挥个性和特长。小学生虽然在自主设计、自主操作和完成科技活动任务上有一定的困难,但老师和家长不能包办,应当给予一定帮助和辅导,最终还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6注重全面发展 小学生重点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发展思维创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1)科学情感和态度 科学态度的培养在小学科技活动中主要对科技活动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言行中的表现。科学态度一般表现为追求科学真理那种坚忍不拔、严谨认真、习惯于理性思考等特征,

6、它是构成一个人科学素养的最关键部分。,(2)操作技能的培养,操作技能的培养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要善于动“脑”,也要善于动手。动手能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又能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操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中,操作技能包括一些借助于仪器与装置的动作,例如打字、天平称量、剪刀的使用等,同时也包括在一些不要求仪器装置的活动中,如打球、练拳等。小学生科学活动操作技能的培养主要借助于仪器和设备来进行,尤其是实验器具、模型的制作及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动手能力测试,1996年赵学漱老师对某中学的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测试:要女生运用锤子钉钉子,2分钟

7、钉10个钉子,钉子不弯,结果只有1位女生做到了;要男生安吊扣,拧紧螺丝钉,结果没有一个学生及格。在对1000名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只有15.1%的学生好动手、勤快、主动做活;有34.7%的学生是家长怎么说也不动手的。对学生动手能力好的只有15.1%,不好的有9.7%。所以,重视小学生的操作能力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三、小学生科技活动的形式,小学科技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至于采取什么形式应根据需要而定。一般有如下的形式。 1专题研究(第二节介绍) 2课外科技兴趣小组 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是小学科技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小组一般根据科研内容划分,如气象小组、化学小组、生物小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8、以自愿参加为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学生团体组织。小组成员不超过20人,每个小组有1-2名辅导教师。小组活动以普及知识和培养科技骨干为宗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动手能力、思维探究能力、团队精神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活动的形式,3科技夏(冬)令营 夏(冬)令营是教育的一个特色。它一般综合多学科来开展活动,既学习和运用知识,又能游玩。是比较受中、小学生欢迎的方式。 4搜集信息 搜集信息资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和方式。教师一般先确定主题,然后交给学生来完成并汇报。 5现场考察 组织学生亲临现场,让其观察现场情景,最后写出现场考察报告。如组织到污染

9、区、农田、工厂等地考察。,活动的形式,6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观察,让学生感受自然状态下事物,既能增强感性认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教师必须认真组织,拟定观察范围及对象,否则就会毫无收获。 7情境模拟 为了使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直接体验,人为地创设某种情境,由学生亲身经历一次仿真性演习活动。例如:火灾发生及逃离现场,外伤互救演习等。,活动的形式,8科学小制作 科学小制作能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根据一些知识原理,鼓励小学生制作一些小作品。如制作望远镜、不倒翁、万花筒。鼓励学生进行废物利用的制作,如瓶、罐的利用。我们更加鼓励学生制作创新。 9讨论辩论 讨论辩论是学生

10、日常学习活动中常见的方式,也可作为某些专题研究活动的主要课堂教学类型。讨论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也可全班进行。辩论一般是在持不同观点的双方中进行。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前要给学生一个主题,主题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话题。,活动的形式,10种植饲养 种植的饲养是不学生乐于开展的实践性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种、养殖活动。如种植、含羞草、文竹、兰花草等,养殖可安排饲养金鱼、小鸡、家蚕、蟋蟀等动物。既能陶冶情感、激发光趣,又能使感知和技能得到发展。 11科学游戏 利用科学原理来开展一些科学游戏,如手影游戏、玩磁铁游戏、拼图游戏等活动,使学生从玩中学习或悟出科学道理。 12

11、组织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组织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营造一种民主的科学交流氛围,让学生尝试、体验科学交流活动的精神享受与乐趣。,活动的形式,13参观访问 参观访问是科学课必要的教学活动,是把学生带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和社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极好的活动形式。参观:民族博物馆、科技文化馆、果园场、养殖基地、水电站、林场等。访问:对象为科技工作者、工厂技术人员、生产专业户等。 14竞赛 竞赛是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主要有知识和技能竞赛两大类。教师可组织一定规模和不同形式内容的竞赛活动。一般多选择带有创造性、动手动脑的科技小实验、小制作来

12、进行。,活动的形式,15科学欣赏 科学欣赏是由师生共搜集某一科学专题的故事、诗歌、散文、绘画、摄影、电影、电视、多媒体等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进行评议。内容可以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续,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并关注的话题,如地区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地形地貌,基因工程等。 16社区科学活动 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区科学活动,这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相结合的最好方式。如参加植树造林、人口普查、治理环境污染、消灭有害生物等。,活动的形式,17家庭科技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是学生个人在家中进行的科学技术活动,主要包括: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做到而需课外补充的部分;二是家庭生活中需要配合父母的部分,如美化家庭环境等内

13、容;三是学生本人感兴趣的科技探究活动。 18科学幻想 科学幻想是给学生以发挥丰富的想像、进行某一专题的科学创作的机会,可以是科学设计、科学童话、科学想像画等。如未来地球、未来城乡、未来的人类、未来的交通等状况。,第二节 小学科学专题研究的组织与交流,小学专题研究就是小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模仿科学工作者,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处理及分析数据,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小学专题研究实质上是小学生在科学技能实践、应用、巩固和发展。科学专题研究最能体现小学科学教育的宗旨,最能综合发展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美国小学生从八、九岁就开始进行小课题研究 ,目前国内小学的有关

14、研究探索大多集中在四至六年级 。,一、小学科学专题研究的主要类型,假设性专题研究,非假设性专题研究,小学科学专题研究,因果性研究,关系性研究,“演示性”研究,“调查考察性”研究,假设性专题研究:它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以研究问题为基础,提出假设,然后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去论证这个假设,最后得出结论。这是一种科学工作者通常采用的“正规”研究方法。在小学生中主要有关系性研究和因果性研究。 非假设专题研究:它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者在研究时,并不严格遵循科学研究方法模式,实验方法多样、灵活、简单,虽然其“科研性”不及假设性专题研究,但由于小学年龄、科学知识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在小学科学专题研究中,常被采用。小学生非假

15、设专题研究主要有 “演示性”研究和“调查考察性”研究。,小学生专题研究的特点,1关系性专题研究,关系性专题研究主要重点在于揭示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向。如“温度对食盐在100克水中溶解量的影响”就属此类。研究重点就是探讨随着自变量的改变应变量是如何跟着改变的。,“受力面积对压强的影响”,2因果性专题研究,主要重点是在于探讨某一变量改变的原因,或者说试着揭示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人为什么会生病?”等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生病的原因。 在因果研究中,研究者的兴趣主要在于“应变量的改变是否由于自变量的改变而引起”,或者说是寻求应变量改变的原因而不在于二者的关系。与关系性研究不同

16、,因果性研究通常还有一个“对照组”来论证实验结果。其基本原理是,取两个样本,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在其它情况完全一样的情况下,给予实验组一个处理,而对照组不给这个处理。如果实验组随之发生变化而对照组没有变化,那我们可以说实验组的变化原因是这个处理引起的。,3演示性专题研究,演示性专题研究就是小学生在学了一个或几个科学概念后,以他们自己的理解和思路,结合他们的生活实践自己设计一套实验装置和过程支印证这个特定的科学原理和概念。 这类专题研究也包括学生根据一些科学原理自制一些科学装置和玩具及一些科学小发明,如显微镜,遥控汽车,小机器人等等。,4调查考察性专题研究,它主要针对在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和科学教育相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让学生自选专题自行组织或在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下到现场调查考察,收集数据及事实,最后写出调查报告。 调查考察性研究作用就是:不仅磨练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技能,更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收集事实与信息并加以整理是这类专题研究的最大特点。信息可量化,也可非量化,对于量化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