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二轮复习: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含答案)

上传人:阳光****师 文档编号:88931743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PTX 页数:102 大小:97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二轮复习: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2019高考二轮复习: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2019高考二轮复习: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2019高考二轮复习: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2019高考二轮复习: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二轮复习: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二轮复习: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含答案)(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历史 (江苏省专用),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1.(2018北京文综,12,4分)“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五年高考,答案 C 孟子认为“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才可以使 天下归服”,强调以德服人,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因此C项符合题意。“王”字在 甲骨文中象征

2、着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与孟子观点相左,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 可排除B项;宗法制度形成于商周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D项。,2.(2015山东文综,13,4分)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 的思想是 (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答案 C “当于民监”即以民为镜,体现出尊重民意、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符合题 意。“兼爱”是要求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尚贤”是墨子的治国主 张,反对任人唯亲。“主权在民”是近代民主政治思想。“道法自然”强调的是顺应自然。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3.(2015四川文

3、综,1,4分)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 是 ( ) 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答案 B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儒、墨、道、法等学派各执主张,互相诘难、 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题干关键信息为“融合倾向”,礼法兼用体现了法家思想与儒家思 想的融合倾向,故B项正确。A、C两项为儒家主张,D项为墨家主张,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2015课标,24,4分,0.673)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 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

4、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答案 C 古代儒家学者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 明了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故C项符合题意。儒者批评现实政治并提出自己的目标,不能说 明其不适应现实政治,也不能说明其反对进行社会变革,A、B两项错误。儒者期望实现古代 曾经达到的贤良政治的高度,并不是要求复古,D项错误。,教师专用题组 5.(2013江苏单科,21,6分,0.38)(节选)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 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5、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 (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 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 张。(3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分),答案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解析 第(1)问第

6、一小问据材料回答;第二小问注意“政治主张”这一设问角度。第(2)问分句 概括归纳材料作答,注意言简意赅。,6.(2016浙江文综,12,4分)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 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 近上述思想的是 ( ) 儒家学派 墨家学派 斯多亚学派 智者学派 A. B. C. D.,答案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注重人 的全面发展,故正确;墨家学派讲求实际功利,并不注重“培养善人”,故错误;斯多亚学派 主张“人生而平等”,主张“至善”,故正确;智者学派忽视道德

7、,故错误。因此选A项。,7.(2014山东文综,13,4分)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 A 在孔子兴办私学之前,只有贵族子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孔子招收的学生来自 士农工商各阶层,这就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A项正确。,8.(2010浙江文综,13,4分)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 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8、桀亡,答案 A B、D两项是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思想,可排除。“不以人助天”体现了人们应顺 应自然的思想,故A项符合题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 万物都是一样的,与题干中的“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无关,C项排除。,9.(2010山东文综,9,4分)“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 一主张属于 (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答案 B 材料的含义是对待别的国、家、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人一样,体现出一种 普遍的无等级差别的爱,这是墨家的“兼爱”思想,B正确,D错误

9、。儒家的“仁爱”“礼治” 思想体现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A、C错误。,考点二 汉代儒学 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1.(2014江苏单科,1,3分,易)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 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但董仲舒则认为人民应服从 君主统治,君主应顺从天意。据此可知,董仲舒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故选B项。A项中 的“全部”表述不当;C、D两项与

10、史实及材料信息均不符。,知识归纳 儒家思想经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创造和发展,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 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儒学不断发展变化。西汉董仲舒大力改造儒学,儒家思想 成为正统思想。那么,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而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是 对原始儒学的发展吗?从两者的比较可见,董仲舒所谓的民意服从君意,基本背离了原始儒学 的民本思想。,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2.(2016课标,24,4分)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 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11、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 C “五经”中的尚书出现时间远早于论语,汉代尊为儒学经典的“五 经”不包括记录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言论的论语,说明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故C项符合题意。“五经”中尚书的出现远早于论语,A项错误;汉代儒学没有背离 孔子的儒学思想,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儒学对儒学传统的追溯,说明秦始皇焚书并未断 绝儒学传统,D项错误。,3.(2014课标,24,4分,0.415)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 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

12、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 汉以后 (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祭天,官员、百姓祭拜自己的祖 先,这都体现了“敬祖”观念,反映出人伦秩序对政治统治的重大影响,即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 秩序,故选B项。君主专制并非缘于宗教权威,故A项不符合史实;早在氏族公社时期就有祖先 崇拜,故C项表述错误;皇帝祭天旨在通过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君主权威,而非强化宗法制度,故D 项不正确。,4.(2014课标,25,4分,0.471)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

13、物无罪;西 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答案 D 秦、晋时期的法律对待亲子、养子的态度由不同到一样对待,说明形式上的亲 情关系也得到认同,这是儒家伦理发展、强化的结果,故D项符合题意。仅从材料不能得出亲 子、养子权利相同的结论,A项错误;视养子如亲子,并未弱化血缘亲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 对宗族利益的保护,C项错误。,C组 教师专用题组,5.(2013重庆文综,1,4分)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 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

14、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答案 C 本题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由题干材料中该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 合一”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神学依据可知,该学者是西汉的董仲舒,C项正确。韩非子主 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A、B、D三项均与 题意不符。,6.(2013福建文综,14,4分)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 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 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

15、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答案 A B、C两项均不足以全面概括董仲舒的治国理念;D项“均贫富”的主张属于农民 阶级思想,而董仲舒是地主阶级的代表。由“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可知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 念为上下相安利国益民,A项正确。,7.(2010天津文综,2,4分)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 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答案 D 材料表明公孙弘因精通儒家学说而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官至“天子三公”,天下的 儒生都以他为榜样,效仿他、学习他。这从

16、本质上说明了儒学地位的显著提高。答案为D。,8.(2009安徽文综,13,4分)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 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答案 C A项“为政以德”、B项“以德兼人者王”都突出一个“德”字,是儒家仁政思想 的体现;D项为明清之际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与题干要求正好相反;C项为西汉董仲舒 的“大一统”思想,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本题选C。,9.(2016北京文综,37,8分)(节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