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民居类型及其空间组合浅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88926588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维吾尔民居类型及其空间组合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疆维吾尔民居类型及其空间组合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疆维吾尔民居类型及其空间组合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维吾尔民居类型及其空间组合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维吾尔民居类型及其空间组合浅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维吾尔民居类型及其空间组合浅析传统民居的研究在于发掘,在于应用。方面需要将传统民居的宝贵资料记录下来作为建筑史资料的一部分传下去,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掘传统民居的内涵,研究其成型的原因,与生活习俗、文化、气候的关系,古为今用,发扬光大。作者在新疆工作37年间,几乎遍访了天山南北各地民居,本文仅就新疆维吾尔民居的类型和空间进行浅析,试图发掘其内涵以期对现代建筑创作有所启发,并希望传统民居研究走向深入。、新疆的地理、气候特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西部边疆,全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省区。昆仑山为其南部屏障,中部天山山脉横贯东西全境,将全区分为自然条件有明显差别的南北两大部分,南疆地

2、区昆仑山阻断了印度洋的湿润气流,北部又有天山横断,大西洋的湿润气流也难于南下,因而南疆极其干旱少雨,降水量最少的且末、若羌仅有10mm年。属暖湿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在两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也是最为干燥的沙漠。盆地周围有绿洲分布,靠高山雪水灌溉,是新疆主要的产粮区。北疆气候明显不同于南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但因深处内陆、离海洋太远(首府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四周高山环绕、除准噶尔盆地、阿勒泰山西南迎风坡可受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微弱影响外,四方海洋气流皆不可达。所以降水也少,大陆性极为明显。冬季寒冷、平均气温在2015之间,极端最低可达49.8。北疆

3、西部伊犁河谷地气候温和湿润,降水量较大,水草丰茂,享有“塞外江南”的美名。天山东段的吐鲁番盆地,是全国地势最低的洼地,海拔低于海平面,艾丁湖中心海拔155m,这里夏季酷热,平均气温达33,极端最高达476,素有“火洲”之称。 全区气温日较差在20左右,“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对新疆气候特征的绝妙写照。二、新疆传统民居中的奇葩维吾尔民居新疆是以维吾尔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主要民族有13个。新疆的气候条件十分严酷,但物产丰富,是著名的瓜果之乡。南疆盛产丝绸、玉石和地毯,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居民大都以农为业。北疆的伊犁河谷、阿勒泰山区有广阔的草原牧场、居民大都以牧为生。吐鲁番是

4、闻名于世的葡萄产地。全疆绿洲点点,星罗棋布,防风林带纵横交错、田连阡陌, “坎儿井” (地下灌渠)成行成排,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各族民居建筑隐落在果园树丛之中,一派美丽的西部口园风光。广裘的草原上牛羊群群,绿草如茵,牧民的毡房如野生的蘑茹星星点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族人民在与大自然的生存搏斗中,在当地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尤其是气候的影响下、不断摸索、不断创造、就地取材,逐渐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适合当地人民生活需要的、富有新特的、强烈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的传统民居建筑。其中尤以维吾尔传统民居更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是新疆传统民居中的一枝奇葩。三、维吾尔民居

5、类型及其空间浅析维吾尔民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分布于全疆各地,定居生活。由于南北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所以维吾尔民居也不尽相同,但由于同一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经济发展水平也相近。因此,在建筑用材、空间需求等方面仍有明显的共性。本文试以其地埋位置、气候的不同,将维吾尔民居分为有代表性的四种类型,即和日型、喀什型、伊犁型及吐鲁番型,对其空间组成进行分析。(一)和田型维吾尔传统民居南疆是维吾尔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塔里木盆地外围绿洲是维吾尔人的主要聚居地,这里极其干旱少雨,由于绿洲紧挨沙漠边沿,所以长年风沙不断。尤其是和田地区有风刮沙、无风飘尘,很少晴朗之日。迫于生存的需要,自然形成封闭型、内庭式的平

6、面布局,以半开敞式的厅室“阿以旺”(维语意为明亮的处所)为中心,各种房间四周环绕布置。这样可以抵挡风沙的袭击,形成了封闭式共享空间,这是最为典型的范例,且也有利用果园、葡萄架与住居直接联系,建有柱廊朝向果园,形成凹形院落。和田民居平面布局自由灵活不枸一格,不求对称,无明显中轴线,住居大门朝向也无严格要求,但肯定避开常年主导风向。一般民居几乎没有开向道路、院外的窗户,偶而有也必有木护窗板。采光通风门窗均向内庭以满足防避风沙和私密性的要求,并具有防寒隔热之功效。其建筑完全是功能型的,丝毫没有规格、制式的约束。分析和田维吾尔民居,各户平面布局虽有千变万化,但均由四种基本生活空间组成。1全室内生活空间

7、这是四面有壁有顶的真正的室内空间,一般均用于布置居室(有冬、夏之分)、客房等私密要求较高的房间及杂乱不雅的用房,如库房、厨房、畜厩等。具有抵御自然侵袭的能力。2半室内生活空间(匹希阿以旺)是在室“外”的有盖、有柱的生活空间,这种形以“廊”的空间并非我们常见的交通走廊,而是室内空间的延伸,它高于室外地面30cm左右,有时与室内地坪同一标高,上铺毛毡或地毡,简易的铺苇席,作为夏季起居场所,对于喜爱户外生活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空间之一。3半室外公共活动空间(阿以旺)“阿以旺”在功能上是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待客、婚丧聚会、歌舞的地方,是住居中的核心,匹希阿以旺,各种房间均以此为中心围绕布置。它最初只是开敝

8、无顶盖的中心庭院,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阻止风沙入侵,经济条件许可的居民就将中庭加盖,为了采光,盖高于四周屋面,开侧窗采光。一般都以装饰木刻窗花,做工精巧,是民居中装修最精美之处,据考证,这种建筑形式大约在汉末唐初就己经初具雏形,以后逐渐完善。时至今日,和田经济条件有很大改善,新民居已采用大片玻璃窗作为“阿以旺”的侧窗,空间更为明亮,效果更佳。我们称它为“半室外”空间,因为它原本是室外空间发展而来,现在加盖实际上成了室内空间,但使用上仍作为室外空间使用,为有别于室外空间,暂且称之为“半室外空间”。4,室外空间环境由于和田地区夏季比较炎热干燥,和田维吾尔人自然喜好户外生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9、果园、葡萄架,以增加荫凉,作为半室外空间的外伸。更加丰富了生活环境,接近大自然。综上所述,和田维吾尔民居必须具备四种生活空间,才能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当地民居的式样干变万化,各不相同,都是以这四种基本空间加以组合而成的。(二)喀什型维吾尔民居喀什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气候条件与和田相似,但由于城市用地狭小,城区地形复杂,土坡起伏,聪明的人民巧妙地利用地形,就势而建,街巷密集弯曲,犹如迷官,形成特有的民居建筑群面貌。这里的维吾尔民居除保留了和田民居的封闭型布局以外,在地形的利用上有所发展,由于用地紧张而向空间和地下发展,二、三层建筑比比皆是,并修建地下室,利用狭小街道建造许多过街楼,增添了小巷特有

10、的气氛。由于风沙落尘明显小于和田,所以“阿以旺”式建筑逐渐被无盖的天井庭院所替代。它的平面布局仍以天井庭院为中心四周围绕布置房间。一层部分保留了“匹希阿以旺”的做法,二层为柱廊环绕是真正的交通走廊。所以喀什维吾尔民居,由于用地条件的限制,气候条件的略变,其生活空间已经演变为三种。即:1室内空间。增加了地下室库房和楼层建筑;2半室内空间。保留了“匹希阿以旺”的起居空间,又发展了柱廊通道;3室外空间。即天井,这里成了绿化的主要场所,种植桑树、葡萄,摆满盆花,显示了维吾尔人特别热爱自然的美德。天井的绿化可以调节住房的小气候,起到了“阿以旺”和果园的双重作用。另一个衍生出来的室外空间就是屋顶的利用,既

11、可作为夏季纳凉场所,甚至露宿地,也安排旱厕,用沙土覆盖并向上排除臭气,既巧妙又卫生。(三)伊犁型维吾尔民居伊犁河谷气候较为温和,降水较多,水草丰茂。当地维吾尔人对生活空间的需求明显不同南疆。这里既无风沙之苦,又无酷暑之热,民居形式自然转向开敞型,住居一般为一字型,讲究朝向,争取正房南向,以利日照,空间需求发生较大变化。但户外生活习惯仍然延续。半室外空间柱廊形式仍在,且是伊犁民居必有部分,是维吾尔民居的共同特点,但它的功能已经发生变化,从纯粹的起居空间,转变为既作为交通廊道,冬季晒太阳、夏季劳作,或作为厨房的延伸部分。室外环境空间上升到重要地位,伊犁维吾尔民居是有名的花园城,一般果园、葡萄架都与

12、住居脱离,有一段观赏距离。这里也是夏季生活的补充空间。另外一个特点是半室内空间的演变,在伊犁民居中,住居大门口大都有很好的门廊,有顶有柱,两侧有似汉族建筑中美人靠的长凳,所以住宅入口别具风格,特别突出,且木刻、装修精致,是住宅中最为精华之处。四)吐鲁番型维吾尔民居吐鲁番盆地夏季酷热异常,避高温是民居的首要问题。夏季户外生活是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因而除了民族、宗教、习俗等因素与其他地区的维吾尔相同之外,对抗御自然力以适合居住生活要求的不同方式导致它的基本生活空间也有所不同。仅管也很干旱,但风沙频率不高,所以“阿以旺”也就不复存在了。1室内空间的变化。为降低室温,室内空间向地下发展、民居一般都建有地

13、下室、半地下室,利用地下凉气降温。一般住居的一层地坪都低于室外地坪30cm左右。因为常年几乎无雨,不怕雨水浸进室内,侧窗少而小,为保室内凉爽,开天窗通气、采光为常见。2.半室内空间“匹希阿以旺”和和田民居一样保留了下来,不仅形式相同,作用也完全相同,作为夏季户外起居之用。3室内环境空间葡萄架空间,大都与住宅相连,是重要的户外活动空间,夏季待客、起居都在这里,甚至在此露宿。从上述四地区的民居空间浅析可以看出,维吾尔民居至少具备三种生活空间组合。即室内空间、半室内空间、室外空间环境,方能满足当地维吾尔人的生活需要。这是维吾尔民居的共同点,只有和田民居才持有“阿以旺”半室外空间。造成不同地区维吾尔民

14、居变化的真正原因是气候因素,而不是别的。维吾尔民族特别重视环境绿化,热爱大自然。喀什地区有一句谚语:“宁可无书、也不可无树”,可见其对环境绿化的重视程度。在和田地区,果园绿化有时在民居之外,有时与民居相联。在喀什,已经没有种植果园的条件,天井虽小,却郁郁葱葱、十分清新美丽。伊犁河谷、果园、葡萄架是必不可少的民居组成部分,也是庭院经济的组成部分。吐鲁番酷热无比。乘凉全靠葡萄架下的荫凉,那室外空间环境简直是赖以生存的必需了。四、外一段空间以外的简述、建筑用材、构造和装修。(一)新疆维吾尔民居主要建筑材料,生土和木材。和田地区宜烧砖的土不多,因含砂过多,缺少粘性,所以墙体以土作坯堆砌而成,或承重,或

15、以树条编笆抹泥作墙,木柱承重框架结构。屋面是木料密肋、木椽、草泥平顶。喀什地区的建筑构造与和田大同小异。近年用砖墙承重的日渐多。钢筋混凝土的楼板、挑梁也有使用。吐鲁番地区民居以土坯墙承重和土坯拱屋顶。(是不用模板的手工施工方法制作的。工艺独特,极其经济,实用)近年来经济富裕了此法已不多见。代之以砖墙,木梁木椽草泥屋顶。伊犁河谷雨水较多屋面坡度升高。但由于防水材料难求,仍以草泥防水为主。墙体有所改变,勒脚部分为防潮都砌砖墙了。(二)维吾尔民居很重视装修装饰。和田民居装修主要在廊柱、阿以旺的侧窗等部分。以木刻造型为主。雕刻精巧,十分动人。还利用厚墙挖制各种形式的壁龛实用又美观,喀什地区廊柱花饰和墙

16、壁的石膏花饰简直到了奢侈的程度了,且用色艳丽、富丽堂皇极其美观。室内的壁龛因墙体渐薄以砖代土故已不多见,但满墙石膏花已属平常,图案均为树木藤蔓花草图案,十分生动。伊犁民居中的入口门廊是一大特色,受中亚、欧洲文化影响较深,精细的木刻,廊下的长凳。很有住居气氛,室内也有类似南疆的石膏花饰,可见其一脉相承了。室内家具布置,则有明显的俄罗斯味了。吐鲁番民居的装修比起其他三地要简朴多了。没有华丽装饰,都以实用为主,室内大都以挂毯为饰,席地而坐的习惯南北相同。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变化,也冲击着传统生活方式,民居也在变,沙发、家具进了维吾尔家庭,摩托正在悄悄的替换传统运输工具毛驴,现代装修材料正在改变民居的面貌,维吾尔民居正在朝向现代风格改变。维吾尔民居经过千百年历史的磨炼、内涵十分深广,是我们挖掘传统建筑艺术为现代生活创造适用空间的宝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