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第十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道路探索真题演练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925486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第十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道路探索真题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第十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道路探索真题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第十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道路探索真题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第十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道路探索真题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第十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道路探索真题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第十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道路探索真题演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道路探索潍坊真题演练考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命题角度共同纲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2018·潍坊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A提高了人民地位 B完成了国家统一C加速了民族独立 D建成了社会主义2(2017·潍坊中考)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A制定并通过共同

2、纲领 B颁布土地改革法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考点二 “一五”计划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命题角度“一五”计划的时间、特点、成就与意义,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与意义3(2016·潍坊中考节选)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伟大成就。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ofLaw),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请回答:(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新中

3、国成立初期,哪一举措体现了作者的观点?考点三 三大改造命题角度三大改造的内容和意义4(2018·潍坊中考)“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全行业公私合营C手工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5(2017·潍坊中考)观察下面表格。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5271.8%

4、6.9%0.7%1.5%19.1%19567%0.1%7.3%53.4%32.2%A.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点四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命题角度“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6(2017·潍坊中考)下列图片出现在大跃进时期,主要反映的是( )A高指标 考节选)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二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党的治国方略、方式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摘编自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

5、设及启示请回答:(2)据材料二,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什么?参考答案【潍坊真题演练】1C【解析】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由题干材料“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加速了民族独立,故选C。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2A【解析】 本题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故A项正确。3(1)依法治国。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

6、主法制建设的有关内容。第(1)问,“观点”依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法的统治”“人民当家做主”等即可得出;“举措”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4B【解析】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知识点。由题干材料“把厂交给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可知这反映的是公私合营,A、C、D与题干所述无关,故选B。5D【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由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956年与1952年相比,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大幅下降,而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国营经济则大幅提高,这主要是由于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结果,故选D项。6C【解析】 本题考半年”可知,是“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现象。7(2)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忽视政治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任答两点即可)依法治国。【解析】 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政策治国”等可以分析出“原因”;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判断出“策略”应是依法治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