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仓规范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88924738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房仓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平房仓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平房仓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平房仓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平房仓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房仓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房仓规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GB 50320-2001 1 总 则 1.0.1 为在粮食平房仓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符合储粮要求、 作业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储存各种原粮、成品粮的平房仓设计。 1.0.3 粮食平房仓分类: 1 按堆装形式可分为散装仓和包装仓; 2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收纳仓、中转仓、储备仓、成品仓等; 3 按温度控制要求可分为常温仓、准低温仓(15t20)、低温仓(t 15)。 1.0.4 应根据安全储粮与作业要求采取相应工艺及粮情检测设施,应采用不污 染环境与粮食的科学保粮新技术和新方法。 1.0.5 应优先采用环保型及对保护生

2、态环境有益的新型建筑材料。 1.0.6 粮食平房仓设计除应满足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 准的规定。 2 术 语、符 号 2.1 术 语 2.1.1 粮食平房仓 grain storehouse 用于储存粮食且满足储粮功能要求的单层房式建筑物。 2.1.2 粮堆机械通风 machinery ventilation of grain pile 利用风机产生的压力将外界低温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空气进行湿热交 换,降低粮堆内的温度与水分,增进储粮稳定性的一种储粮技术。 2.1.3 粮层阻力 resistance of grain layer 气流穿过粮层时的压力损失。 2.1.4

3、 空气分配器 air divider 在机械通风中用于将风道内的空气向粮堆内均匀通风的部件。 2.1.5 粮面表观风速 wind speed of grain surface 气流穿过粮堆(粮层)表面的速度,即每秒钟内通过每平方米粮堆表面的气流 量。 2.1.6 环流熏蒸 circulating fumigation 通过强制性的气体循环,促进熏蒸气体在粮堆中均匀分布,达到有效杀死粮堆 中害虫的熏蒸方法。 2.1.7 粮食孔隙度 void space of grain 粮堆内颗粒间空隙的总体积占粮堆体积的百分比。 2.1.8 粮食质量密度 mass density of grain 单位体积粮

4、食的质量,简称粮食密度。 2.1.9 粮食重力密度 gravity density of grain 单位体积粮食所受的重力,简称粮食重度。 2.1.10 粮食压力 pressure of grain 粮食作用在接触物体表面上的力。 2.1.11 排架 bent frame 由梁(或桁架)和柱铰接而构成的单层框架。 2.1.12 刚架 rigid frame 由梁和柱刚接而构成的单层框架。根据结构材料不同,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刚 架、钢结构刚架和钢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刚架。 2.1.13 拱板 arch slab 上下弦均为钢筋混凝土薄板的拱架式结构。 2.2 符 号 2.2.1 几何参数 b0

5、平房仓纵墙轴线之间的距离 l0平房仓横墙轴线之间的距离 h粮食平堆高度 h1粮食加堆的高度 h2靠墙面的粮堆高度 l简支梁跨度 s储粮顶面至所计算截面的距离 2.2.2 计算系数 k粮食侧压力系数 ks仓容系数 kb包装仓面积利用系数 k基础抗滑移稳定系数 基础底面对地基的摩擦系数 2.2.3 粮食散料的物理特性参数 粮食重力密度 粮食内摩擦角 粮食对灰砂粉刷面的外摩擦角;外摩擦系数 粮食滑动楔体的滑动面与墙面的夹角 加堆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2.2.4 作用及作用效应 Ph粮食作用于仓壁单位面积上的水平压力标准值 Pf粮食作用于仓壁单位面积上的竖向摩擦力标准值 Ff粮食对单位长度仓壁的竖向摩

6、擦力标准值 Phi简支梁 i 端粮食水平压力标准值 Phj简支梁 j 端粮食水平压力标准值 G基础自重及其台阶上的土重 H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的水平力设计值 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竖向力设计值 Mmax简支梁最大弯矩标准值 3 工 艺 3.1 一 般 规 定 3.1.1 工艺设计方案应根据建设规模、使用功能、粮食接收、发放条件等具体 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2 工艺设计内容应包括:输送工艺流程、设备选用、机械通风、熏蒸系统 等。 3.1.3 应根据粮食品质、种类、储存时间及气候等条件选择合理的通风、熏蒸 方式和熏蒸剂。储粮时间超过 6 个月的平房仓内应设机械通风、熏蒸系统。 3.1

7、.4 粮食进出仓作业宜采取防尘措施,改善作业环境。 3.1.5 选用的设备应具有安全可靠、高效低耗、破碎率低、操作方便等性能, 符合环保、卫生要求。 3.1.6 散装仓宜选用移动式设备,应根据仓容量、接卸设施的作业时间等条件 确定设备的生产能力。输送工艺应满足下列要求: 1 作业线应连贯,每组设备生产能力应匹配。 2 粮食进出仓作业应设置输送、取样、计量、清理等设备。需包装发放时应配 置打包设备。 3 粮食入仓作业过程中应减少粮食的自动分级。 4 挡粮板应设置出粮孔,出粮孔位置应满足与之衔接设备的进料要求。 3.1.7 包装仓输送工艺应根据其功能、作业线运输距离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工艺 流程。应根

8、据进出仓作业要求、时间、包装袋尺寸等条件确定设备数量。包装仓输 送工艺设备可按下列要求选配: 1 进出仓可配置移动式包粮胶带输送机、平板车、电瓶车、叉车、码垛机等设 备。 2 码头中转库宜设起重机配合作业。起重机作业能力应与运输设备能力匹配。 3 粮食加工厂成品包装仓应根据打包车间位置合理设置固定设备,设备作业能 力应与打包车间设备的生产能力匹配。 3.2 通 风 3.2.1 散装仓粮堆机械通风系统宜按通风降温要求设计,应通风均匀,操作管 理方便。通风道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通风道形式可采用地槽或地上笼,风道宜对称布置、简捷,单廒间内风道型 式应统一。 2 进风口应与通风机等设备对接方便,并应

9、满足保温、气密、防腐蚀、防潮等 要求。进风口盖板应拆装方便。 3 通风道应设有安全可靠的风量调节装置,风量调节装置可按空仓调节要求设 计。各支风道应设有检测孔。 4 空气分配器开孔率应大于 25%,孔眼尺寸以不漏粮为限。风道各接口处应采 取有效措施防止粮食漏入通风道。 5 通风道的金属构件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 6 仓内通风道必须能承受设计装粮高度的粮食压力。地槽空气分配器、盖板必 须能承受进出仓机械设备的最大荷载。 3.2.2 散装仓机械通风主要参数选择。 1 总通风量按下式计算: 2 风道风速按下式计算: 3 空气分配器表观风速按下式计算: 支风道间距按下式计算: 5 风道未端与仓壁距离宜

10、为 0.51.0m,通风道单程长度不宜超过 25m。 3.2.3 通风系统阻力宜按下式计算: 3.2.4 通风机的选择。 1 通风机的风量按下式计算: 2 通风机的风压按下式计算: 3 根据风量和风压选择通风机,其工作点应在通风机高效区中间段。 3.2.5 粮面上方空间换气应根据储粮要求、气候条件等合理选择作业方式。采 用机械通风时,通风设备应保证粮面上方空间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每小时 4 次。 3.3 熏 蒸 3.3.1 平房仓的门、窗、洞孔及管线应密闭。有熏蒸要求的散装仓整仓气密应 满足仓内气压从 500Pa 降至 250Pa 的压力半衰期大于 40s。 3.3.2 与熏蒸剂接触的部件应耐熏

11、蒸剂腐蚀。 3.3.3 散装仓宜采用环流熏蒸方式。环流熏蒸系统应包括环流、施药及药物浓 度检测等装置。 3.3.4 环流熏蒸系统管道宜利用通风系统的网路。仓外管道接口应密闭。 4 建 筑 设 计 4.1 方 案 设 计 4.1.1 平房仓建筑结构选型应根据工艺要求、地形、地质、气候、施工等条件, 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确定。 4.1.2 平房仓仓容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装仓仓容量按下式计算: 2 包装仓仓容量按下式计算: 4.1.3 平房仓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当采用无防火保护层的钢承重及围护结 构时,其建筑耐火等级可视为二级;占地面积及防火分区应符合表 4.1.3 的规定。 4.1.4

12、 确定平房仓平面尺寸及建筑高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跨度、高度、柱距及构件尺寸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 准GBJ 2 的规定;其中跨度不宜小于 18m,廒间长度不宜小于 30m。 2 散粮平堆高度不宜小于 5.0m。 麻袋包不宜小于 22 层; 面袋包不宜小于 24 层。3 粮面与屋盖水平构件之间的净高不应小于 1.5m,也不应大于 2.0m;当顶棚为 平顶时不宜小于 1.8m。 4 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 300mm。 4.2 建筑设计及构造 4.2.1 保温、隔热,要符合下列要求: 1 平房仓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储粮工艺提供的 技术参数综合确定。 2

13、钢筋混凝土屋盖保温层应采用憎水型非散粒状保温材料;炎热地区钢筋混凝 土屋盖宜做架空隔热层,或采用新型隔热材料;金属压型彩板屋顶应采用轻质、阻 燃型保温材料。 4.2.2 密闭,要符合下列要求: 1 平房仓应满足工艺规定的气密性指标要求。 2 储备仓的门窗洞口、粮面以上风机洞口四周及散装平房仓设计装粮高度处, 均应设置塑料密封槽管。塑料密封槽管应与墙体基层固定牢靠,转角应弧形过渡。 3 门、窗、风机、穿墙管线与墙体的连接缝及建筑构配件之间的连接缝等均应 采取可靠的密闭措施。 4.2.3 屋面要符合下列要求: 1 屋面做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7 中的有关规定。 储备仓屋

14、面防水等级应为级, 其他使用功能的平房仓屋面防水等级不应低于级。 2 屋面防水材料宜采用合成高分子、高聚物改性沥青等新型防水卷材。 3 卷材防水屋面坡度不宜大于 25,当不能满足坡度要求时,应采取防止材料 下滑的措施。 4 屋面宜采用无组织排水形式,檐口出墙不宜小于 600mm。南方地区可采用有 组织排水形式。当采用悬山形式时挑檐出山不宜小于 500mm。压型金属彩板屋面宜 采用悬山形式。 5 拱板屋盖上、下弦板面均宜做保温或隔热层。拱脚处宜采取保温措施。应有 排除拱顶内热空气的可靠措施。 6 压型金属彩板屋面彩板与彩板长边之间应采用咬口连接,并通过配套连接件 与檩条固定,上层彩板不应采用明螺

15、钉与檩条固定;除屋脊位置以外,彩板短边不 应另有搭接。 4.2.4 墙体要符合下列要求: 1 应采取措施隔绝地下潮气。砌筑墙体应在-0.06m 标高处设置防水水泥砂浆水 平防潮层,墙体水平防潮层严禁采用沥青或卷材等柔性材料。 2 外墙堆粮线以下部分应在内侧设置垂直防潮层;内墙面应平整、并具有一定 的吸湿性,且不得采用对粮食有污染的材料。 3 砌体外墙面宜做砂浆粉刷,并应设置粉刷分格缝。外墙四周应做勒脚。 4.2.5 地面要符合下列要求: 1 平房仓地面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 进行设计; 仓内地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或碾压,其压实系数不应小 于 0.93。 2 地面应由面层、防潮层、找平层、结构层及垫层等构造层组成。当采用混凝 土面层时应设置分格缝,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应大于 6m。地面防潮层应采用延性较好 的卷材或涂膜防水材料,接头位置高于地面不应小于 300mm;墙体垂直防潮层应有 可靠的搭接。墙体与室内地坪交接处应设置沉降缝,并应留有防潮层的变形余量; 结构层厚度应根据地基条件及荷载计算确定;不得采用对粮食有污染的面层及嵌缝 材料。 3 当采用地槽通风时,防潮层遇地槽处不得断开。 4 当采用堆粮预压处理地坪时,不应采用地槽通风,并应做临时防潮地坪。 4.2.6 门、窗、挡粮板,要符合下列要求: 1 门的位置与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