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7期中语文.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924344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6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7期中语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7期中语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7期中语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7期中语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7期中语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7期中语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7期中语文.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人教版)第 1 页共 6 页 2013- -2014 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人教版人教版)(1- -3 单元单元+课外古诗词前五首课外古诗词前五首) 题号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一二三四 得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6 页,页,满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

2、 分)分) 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须臾 (y)应和 (h)憔 (qio)悴酝酿 (ling) B黄晕 (yn)抖擞 (shu)侍 弄(ch)镶 嵌(xing) C宽敞 (chng)水藻 (zo)贮 蓄(zh)着 落(zhu) D澄 清(chng)嫌恶 (w)栖 息(x)枯涸 (h)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劝慰遗撼久经决别感慨万千 B浸满尴尬瘦骨嶙峋洗耳恭听 C判逆停滞多姿多采疲倦不堪 D拼揍威慑恍然大悟截然不同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 分) (1)“”,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

3、(2),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4)诗人喜欢借“日月”抒怀。“,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 )王湾借“朝 阳出海”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借“落日下山”烘托了天涯游子令人肝肠 寸断的思乡之情; 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在一个空间狭小的石窟内,一位文物保护人员小心翼翼 地用针筒把特制的泥浆注入 一尊泥塑菩萨的手腕裂缝。 B今日和孩子们一起读孟子 ,不为满腹经纶,不为功名利禄,更不为应试教育, 甚至不求甚解 。 C比起热门旅游胜地,独

4、具慧眼 的旅行者更乐于独享毗邻阿尔卑斯山的小国斯洛文尼 亚的静谧和原始之美。 D盗墓团伙借助比较先进的盗墓工具,经过持之以恒 的努力,最终进入了一座汉代 古墓,并盗取了 42 件文物。 5阅读下面的几首小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4 分)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总 分核分人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人教版)第 2 页共 6 页 他有足够的理由活下去 (1)这三首小诗均出自的诗集繁星春水 。诗集体现了、童真、 自然三大

5、主题。 (2 分) (2)请你从上面三首小诗中,任选一首小诗,进行点评。 (2 分) 6班级开展了“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7 分) (1)A 同学找到了几组残缺的成语,请你任选 2 组,填上合适的字,使之组成语文术 语(2 分) 示例:死里逃(生) (字)斟句酌语文术语:生字 无恶不() ()过饰非语文术语: 生花妙() ()蛇添足语文术语: 难分难() ()不达意语文术语: (2)B 同学从书上读到了一段介绍“汉字”的文章,他发现其中有一处语病,请你写 出修改意见。 (2 分) 汉字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亚洲特别是世界具有长久而 广泛的影

6、响。中华文化能够在数千年的历史风云中绵延不绝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 我们的文字能够代代流传。 修改意见: (3)C 同学从网上看到了一幅漫画,请你用生动的语言 描述这幅漫画的内容(3 分) 第二部分:阅读(第二部分:阅读(46 分)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其后的问题。(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其后的问题。(4 分)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8这首诗写景富有特色,诗人注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请你任选一个角度举例赏析。

7、(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其后的问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其后的问题。(14 分)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人教版)第 3 页共 6 页 (1)不亦说 乎(2)人不知而不愠 10下面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 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学而不思则罔D思而不学则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请按要求将下面的语录归类(只填序号) 。 (3 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

9、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学习方法_(2)学习态度_(3)人格修养_ 13由以上几则可以看出论语是一部记录什么的书?你觉得以上几则中哪一则对你最 有启发?请摘录下来,谈谈理由。 (3 分) 三、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其后的问题。(三、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其后的问题。(15 分)分) 聆听秋声 秋天总是在不经意间向我们走来。它或许是拂过你身上的习习凉风,或许是漫天旋 转的枯黄落叶,或许是溶溶月色中的阵阵桂香,或许就是故乡田野里的一地虫鸣。 秋声如歌。秋,是有声音的,用心感受就能听到,它的声音飘荡在乡野、在山岗、 在树梢、在村庄、在秋风能到的所有地方。 一叶金黄在空中划着优美的弧

10、线,拉开了秋天的序幕。在层层叠叠的落叶上行走, 侧耳细听你就会听到秋姑娘柔软轻盈的脚步声。一场秋雨淅沥在田野中,只有雨打庄稼的 沙沙声。雨后的天空,万里无尘,空旷高远一派瓦蓝。偶有一行大雁匆匆掠过,柔滑的羽 翼在蓝天的怀抱中悠然地挥动,向我们捎来了串串告别声。 在这样的季节里我来到田园里,寻一个避风之处,坐着或躺着,静心地欣赏如歌的 秋声,然后在暖暖的阳光中睡上一觉,让睡梦都弥漫着温馨和甜蜜。这个季节里,最美的 画卷在乡野农家。 踏着暖暖的秋阳,背着简单的行囊,我回到了故乡。放眼望去,满眼皆景。广袤的 原野、起伏的丘陵、高高的山岗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葡萄园、桔子树、大豆、花生、 玉米都争先恐

11、后地炫耀着自己的成熟与美丽,真是五彩斑斓、叠金流黄。风微微地吹 着、地哗哗地唱着、人呵呵地乐着,坦然化作一段响亮的旋律,弹拨成悠扬动听的秋弦一 曲。 谷物也早已迫不及待 ,一株株金黄饱满的稻穗在秋风的吹拂下款款起舞,写满憧憬 与希翼的田间荡起了一层层金灿灿的波浪。那沐浴在秋光里的人们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 惬意地挥舞着镰刀,此时此刻,稻子被放倒的“咔嚓”声,收割机的轰鸣声,稻谷的流淌声, 乡民畅谈丰收的欢声笑语这一切全部汇聚成一曲令人激情澎湃的交响乐,而那些洒落 在秋风中的汗珠,也折射出一幅天地间最美的安康静谧的秋景图。 秋天孕育了饱满,连月儿也圆了起来。深蓝色的夜幕中高挂着一轮明月,用银色的

12、光辉抚摸着大地、抚摸着乡村田野,农家小院的墙缝间、树底下、草丛中,各种秋虫儿都 叫了起来,开始了真情的演唱:“唧唧”、“嘟嘟”、“吱吱”、“嗤嗤”它们唱唱停停,停 停唱唱,想让此起彼伏的乡音秋韵乘着习习的晚风漫过天地间的每一个角落。聆听久了, 渐渐也能听出不同的音色:有的响亮而清澈;有的幽雅而动听;有的深情而婉转。听着这 丝丝的天籁之音,仿佛走入了一个古老的童话世界里。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人教版)第 4 页共 6 页 秋,是美丽多彩的。它的美,在于秋水长天、秋风低吟;还在于秋叶飘零、秋虫呢 喃。秋是诗的世界,更是歌的海洋。 “物之情趣,秋为上”。秋天的声音其实就是一首醉人肺腑的和谐乐曲,让人

13、不尽地 去倾听、欣赏、思索 (文/钟芳; 选自农民日报 2012 年 9 月 17 日) 14作者通过静心“聆听秋声”,听出了哪些不同的秋声?请从文中选取六个短语,简要概 括。 (3 分) 15第段加点的“迫不及待”与上文的“”一词相照应,这两个词都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农作物;烘托了人们 。(3 分) 16本文妙用修辞,语言灵动。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 分) 17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秋天总是在不经意间向我们走来”突出了秋天来得悄无声息的特点,引出了下文 对秋声的描写。 B作者认为秋声飘荡在秋风能到的所有地方,作者侧重写了乡野农家的秋声。

14、C“踏着暖暖的秋阳,背着简单的行囊,我回到了故乡”一句在结构上起到了过渡作用。 D写农家小院的秋虫叫声,运用了许多叠词,“唱唱停停,停停唱唱”流露出了作者 的厌烦之情。 18请仿照下面的句子,任选“春、夏、冬”其一为对象,仿写一句。 (3 分) 秋的美,在于秋水长天、秋风低吟;还在于秋叶飘零、秋虫呢喃。 四四、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其后的问题、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其后的问题。 (13 分)分) 最美的微笑 13 年前,我去了一个乡村小学当老师,刚去不久,班上的一个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 意,那就是无论班上的学生玩得多开心,我就没见过她的笑。 她的家,我去过一次,是 3 间上世纪 80 年代建的旧房子

15、。那天是假日,我去时, 她在家,问起她的父母,她的眼圈立即红了,一句话也不肯多说。这更增加了我的好奇, 于是我决定坐下来慢慢等,我就不信她的父母中午不回家吃饭。 快到中午时,她开始动手做饭。她一边忙着淘米,一边抬头看我,突然说:“鲍老 师,您快回家吧,不然您要饿肚子的。”我很不高兴,心想,谁稀罕在你家吃饭啦?我只 是一定要等到你的父母。见我不走,她开始局促不安,结结巴巴地说:“我妈是不回家吃 饭的,老师您还是回家吧。”我更加生气了,哪有这样赶老师走的啊? 正当我面露愠色,突然一个瘦小的女人进门了。我见她打了个愣,唤了声“妈”。可 这个“妈”一瞅见我,一句话也没有和我说,就转身径直小跑着离开了家门,并很快从我面 前消失。天下哪有这样的妈妈?从板凳上站起来的我,吃惊得瞪大了眼睛。 我不再关注这个小女孩,因为她总是那么不爱笑,不惹人喜欢,尤其是她的父母, 家访时还要躲着我不见面!就这样过了一段日子,直到有一天在路上,我忽然发现她一边 走一边微笑,那种微笑映在一个孩子的脸上,真的像是一朵花那么美丽!我像是发现新大 陆似的那样兴奋,偷偷观察她,她好像没有看见我,从我右侧走了过去。可让我不解的是, 一进入学校的院子里,她就突然不笑了,她的脸像浪花过后的湖面,立即恢复了平静。我 百思不得其解。 几天后,我又在那条路上遇见了她,她还是那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