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88922935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二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二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养鸟有道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鸟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颒面漱口啜茗,见其扬翚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鸟,其钜细仁何如也!【注释】云门、咸池:古代乐舞名.扬翚(hu)振彩:张开五彩缤纷的翅膀飞翔。倏:迅速,极快的样子。囿:。其钜细仁何如也:意思是这样空间的大小,用心的仁慈或残忍,相差多么远啊!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及披衣而起及:等到 B、比之盆鱼笼

2、鸟笼:用笼子养C、而予又未尝不爱鸟尝:曾 D、为鸟国鸟家为:替9、对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A、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B、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C、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D、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10、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为鸟儿们营造一方繁衍生息的乐园。B、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给自然界的动植物一片自由的天地。C、家长、学校、社会注重孩子教育,要

3、给予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D、要尊重每个生命,让每个生命都能拥有自由。11将上面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鸟之有道耳。(二)詹以工为师 万历末,詹懋举者,守颍州,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翘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耳。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担头常囊此。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贱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注释:懋:(m

4、o) 守:镇守,做知州。颍州,在今安徽阜阳一带。否:差,不好。直:同“值”,价值。8对文中加点的词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詹适弹琴 适:适合 B翘首画指 翘:抬起 C担头常囊此 囊:用口袋装 D詹乃从之学 从:跟从9对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 A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 B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 C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v D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詹懋举“大惊异”的原因是:此人虽是木工,却不仅懂得评琴技,自己的琴技更是

5、了得。B木工曾见一老人带薪金进城,担心薪金掉了,便放在扁担一边的口袋里。C木工只接受作为一个木工的报酬,不接受其他钱财,可见木工是个既轻财又重才之人。D詹以工为师,启示我们要懂得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断学习超越自我。 11将上面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三)天台陈君庭学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

6、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9.对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A.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B.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C.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D.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为诗 做 B.屡从大将北征

7、有劳 多次C.越三年 过了 D.苟有所得 苟且11.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庭学跟随大将军北征时,所到之处无不游历观览。B.“我”之前认识的陈庭学和三年后的陈庭学辞职归来的精神、志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C.文中第一段写陈庭学的气宇轩昂,主要得益于他个人对书本的努力学习。D.作者用古代的贤士的行为来勉励陈庭学。13.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四)李孝子传 右衽 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字裕光。父岩士,生孝子十年殁,家无旨畜,母针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泣曰:“养亲,儿职也。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遂弃书史,勤耕作,市珍

8、怪之食,进之母,而己甘食淡焉。母病喉,勺饮,喀喀不下者三昼夜矣。孝子呼天求救,母梦神人刺以针曰:“哀而子之孝也。”觉,一汗而愈。雍正七年秋,海风起,城中生波涛,孝子居故漏穿,夜半屋摇摇然,孝子趋负母,伏几下。俄而前后庐舍崩,所避处独完。 相传其幼时,居父丧,寝苫块中,哀号三年,每出入,邻人指曰:小孝子,小孝子。盖其天性然也。乾隆三十年,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论曰:孝经一书,圣人所以为人子训者至矣。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氏孝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中庸曰:“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古之人能率其性者,无俟于教也。不然,慈乌反哺,羔羊跪乳,使彼所读何书哉?(选自小仓山房文集卷二十七,有删

9、节)【注】旨畜:贮藏的美好食品。喀喀(k):呕吐声。率性:遵循本性。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市珍怪之食,进之母 市:买 B、大吏闻于朝 闻:听C、所避处独完 完:完好D、孝子趋负母 趋:快步走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氏孝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A、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氏孝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B、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氏孝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C、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氏孝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D、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氏孝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10、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维煌的母亲靠缝补衣物来供他到外塾读书,他努力耕种更加发奋学习。B、李维煌家境贫寒,住的房屋破烂不堪,每逢刮风下雨屋子都会摇晃。C、李维煌的母亲的喉咙有疾病,他呼天求救,但是母亲的病还是没有好转。D、古代那些能遵循本性做事的人,是不用等待教化的。正如慈鸟反哺母鸟,羔羊跪着吃奶。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养亲,儿职也。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