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德育模式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88922664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德育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德育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德育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德育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德育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德育模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官网: 点击查看内蒙教师考试真题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德育模式教育学是特岗教师招聘笔试中必考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考生能够深入理解教育学的每个知识点,中公教师网小编特整理了教育学的高频考点。下面是高频考点-德育模式。更多特岗教师招考笔试资料尽在中公特岗教师网-笔试资料里。【高频考点德育模式】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当代影响较大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和价值澄清模式。一、认知模式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

2、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这一学说的特征有:1.人的本质是理性的;2.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3.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认知模式的特色在于:一是提出以公正观发展为主线的德育发展阶段理论;二是建构了较为科学的道德发展观,提出智力与道德判断力关系的一般观点;三是通过实验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认知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在于:1.科尔伯格对于道德判断发展六个阶段的界定未必合乎我们的国情,但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总的来说是可信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

3、展。可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科尔伯格的研究进行修正。2.发展性原则在我国学校的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3.我国学校在系统地传授道德知识方面颇有心得。二、社会模仿模式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该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社会模仿模式可资借鉴的地方在于:在探讨道德教育与行为形成方面,社会学习理论的许多成果值得借鉴,对我们加强道德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有较大启迪作用;强调自我效能,注重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强化。三、体谅模式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

4、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该理论的特征有:1.坚持性善论;2.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3.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4.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体谅模式的特色在于: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一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一社会问题时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它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讲座或角色扮演的主题。体谅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改革的启示在于:1.如果把“学会关心”视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这个总的教育目的应当分解成层层推进的目标体系,从培养学生对他人需要

5、、目的、利益的敏感性,到培养较为丰富的人际意识,直到培养比人际意识更为复杂的社会意识;2.目标体系应当通过一套精心设计、内容逼真且包含人际一社会问题情境的教材体现出来;3.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使用,大量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教学方法。四、价值澄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拉斯、哈明、西蒙等人。这种模式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其目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赋予理智的价值选择。(一)理论价值澄清的目标之一就是使人们获得一种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使他们能以一种令人满意与明智的方式适应他们所处的不断变化的世界

6、。因此,价值观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观点或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建立在个体亲身经历的社会经验基础上的一种指南。(二)评价过程要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必须经过选择、评价和按这些价值观行动的过程。全部的价值澄清过程实际上包括七个分过程:1.自由地选择;2.从各种可供选择的项目中进行选择;3.在仔细考虑后果之后进行选择;4.赞同与珍视;5.确认;6.依据选择行动;7.重复。(三)课堂应用教师在课堂中,利用专门设计的方法和练习,通过创造一种没有威胁的、非强制的、“柔和”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应用上述七种评价过程,并把他们运用到现存的理念和行动中,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观。【同步训练】1.德育的“认知模式”中

7、,设置两难问题是为了( )A.道德发展的形式B.测量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C.测量道德发展的能力D.测量道德发展的结构答案:B2.德育“认知模式”的提出者是(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班杜拉D.奥苏伯尔答案: B3.“社会模仿”的德育模式是一种( )A.行为主义学说B.认知主义学说C.人本主义学说D.认识行为主义学说答案:D4.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答案:B5.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管理模式答案:A6.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A7.( )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行为主义模式答案:C更多关于内蒙古地区教师考试详细资讯请随时关注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