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场案例看控制非人际沟通目的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88921862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职场案例看控制非人际沟通目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职场案例看控制非人际沟通目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职场案例看控制非人际沟通目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职场案例看控制非人际沟通目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职场案例看控制非人际沟通目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职场案例看控制非人际沟通目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职场案例看控制非人际沟通目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职场案例看控制非人际沟通目的摘 要:本文结合职场案例和相关传播学理论流派见解,对职场人际沟通目的进行了论述。本人认为职场人际沟通目的并非为了控制,也非功利的,一味追求功利、强调控制,只能把沟通对象看成“靶子”和实现自己目标的阻碍、工具,在职场的人际沟通中玩手段、弄权术,很难建立持久、真正的人际关系。关键词:职场 人际沟通 目的 控制1 职场案例人际沟通的目的一位25岁的朋友,曾对我说:“25岁前真不知道“人际沟通”的深刻意义,各方面都不顺利”。因为为人忠厚耿直,虽然才华出众,但总是不能和别人很好的沟通,所以得罪了很多人,职场经历坎坷。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媒体当编辑,深受领导重视。一次他和杂志社

2、的实权派闹了“矛盾”,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就是:没有和实权派请示、沟通,没能在他和领导间营造“正向气氛”,忽视了领导的重要性。虽然取得了同样的工作效果,但是实权派认为他“不听话”。为此,两人在单位大吵了起来,那人说:想不想干?不服气就走人!这位朋友刚刚步入职场血气方刚,自然不服,于是他义无返顾地辞职离开。其实年轻朋友特有的忠厚耿直、缺乏人际沟通经验无可厚非,也很正常。因为人际沟通的诸多技巧是可以在工作和实践中习得的。所以对于初涉职场的年轻人而言关键是:本着沟通非控制的目的,用心观察生活中沟通技巧好的人和不好的人,对他们的人际沟通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从中借鉴好的经验,汲取失败教训,指导、运用在自己

3、的工作中,以便减少工作阻力,实现个人和工作单位的双赢。很多人拥有人际沟通经验后,常常把人际沟通目的简单理解为功利,这不免让很多人难以领略人际沟通的真实魅力和带给人们的心理愉悦。有位记者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为了写一篇关于“中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文章,采访、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付出了大量心血的文章刊发后,主编在公开的评审会上对该文,给出了可进一步完善的意见,主编说:刊发前就看了那篇文章,关于中美“GPS”的特点总结得很全,但是文章没有点出两者的根本区别,那就是国产导航卫星上没装铯原子喷泉钟,而美国卫星装了。主编确实是点出了文章的“软肋”!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不事前点破呢?主编的评审意见让他

4、顿生怨气。尽管事后这位记者曾一度认为:那是主编蓄意整人,稿子他也审过,为什么不刊发前点出来,让文章更完善。可后来记者悟出了门道:“文章没有硬熵,他所指的本质区别可说可不说,再说,刊发前指出“问题”,记者的印象绝没有事后“接受批评”这么深。”这位主编在人际沟通中使用“影响技巧”,巧妙的尝试说服记者、改变记者的态度和行为,鞭策、激励记者在业务上虚心请教、多方佐证!”从这位主编身上人们大致领略到了以“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为目的人际沟通,以下内容将从传播学理论进一步论述人际沟通的目的不是控制的论点2 人际沟通的目的不是控制尽管众多杰出的传播学大大师努力把自身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推崇为与数学、化学、物

5、理一样具有科学性的自然科学,但是具体到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施拉姆等任何一个传播学大师,都无法用自己的理论,对所有传播现象和行为进行概念操作化。这足以证明传播现象和行为的复杂和丰富,最为关键的是它与人们极其密切。面对职场人际沟通的复杂性和它与人们的紧密性,我们需要对这个领域的一个命题,以多个、不同的概念操作化为起点,探讨职场人际沟通,不过本文从“传播是控制”批判者的角度探讨充满各种功利关系、控制与被控制的职场人际沟通的。从这个角度探讨最重要的是:人们选择何种人际沟通概念作为实践的基点。如果人们认为职场同事间的关系,唯功利“是瞻”或是零和的竞争关系,上下级之间只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那么功利的

6、职场员工选择拉斯维尔的“传播是控制”则顺理成章。在他们心中人际沟通的本质就是实现自己有意图的对同事控制的目标,进而达成利己的功利目标。但是这样看待人际沟通,显然忽略了拉斯维尔“传播是控制”理论的局限性,忽略了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人际沟通的影响。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人际沟通一般都产生尚待挖掘、无法被信源(施动者)预料到的结果。仅从信源一方出发,很难达到控制的预期,如果想达到预期,必须充分重视信宿(受动者)的特性。法兰克福学派则站在哲学高度做出了深刻的批判。他们认为:“传播是控制”反映了人们对科学的盲目信仰,把自然和社会简单等同起来,用征服自然的方法“征服”社会、征服他人。这种工具理性必然会

7、给每个社会成员和整个文化带来不良影响。马丁布伯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我你”的关系,“我”与“你”不是分离的,而是结为一体,“我”便不是为了功利的目的建立“关系”,也不会用理性来分析“你”,“我你”的关系摆脱了相互利用的关系,实现了人的存在价值。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另世俗社会不得不思考的命题:我们应该如何真诚地面对他人、面对自然。文学批判家巴赫金也强调真诚、平等对话的必要性。广泛接受的人际沟通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关系,所以,职场人际沟通应尊重沟通对象,深入了解他,建立和发展共赢的职场人际关系。反之,一味追求功利、强调控制,只能把沟通对象看成“靶子”和实现自己目标的阻碍、工具,在职场的人际沟通中玩手段、弄权术,很难建立持久、真正的人际关系。旁通这些“人际沟通技巧”不是为了把别人踩在脚下,而是为了减少工作中的阻力,实现人的有益于自身、他人和社会的本来宿命和心理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