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920773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 下列各式中,能与2合并的二次根式是()A. 3B. 8C. 5D. 62. 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 2,3,4B. 5,8,11C. 1,1,3D. 5,12,133. 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AB=CD,AD/BCB. AB=CD,AB/CDC. AB/CD,AD/BCD. AB=CD,AD=BC4. 方程x2-2x+3=0的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有一个

2、实数根5.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若DE=4,则BC的长为()A. 4B. 6C. 8D. 106. 已知一组数据:3,5,7,8,9,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均数是7B. 中位数是7C. 中位数是8D. 众数是97. 若x,y为实数,且|x+2|+y3=0,则yx的值为()A. 18B. 19C. 3D. 68. 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边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CE=AC,连接AE交CD于F,则AFC等于()A. 112.5B. 120C. 135D. 1459. 已知点(-2,y1),(-1,y2),(1,y3)都在直线y=-3x+b上,则y1、y2

3、、y3的值大小关系是()A. y3y1y2B. y1y2y3C. y1y2y3D. y3y1y210. 已知4是关于x的方程x2-5mx+12m=0的一个根,且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恰好是等腰三角形ABC的两条边长,则ABC的周长为()A. 14B. 16C. 12或14D. 14或1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1. 若二次根式x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12. 甲、乙、丙三人进行100测试,每人10次的百米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为13秒,方差分别是S甲2=0.55,S乙2=0.60,S丙2=0.50,则成绩最稳定的是_13. 若x2-2x=3,则3x2-6x+1值为_14

4、. 把直线y=-2x+1沿y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解析式是_15. 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为3和4,则该三角形的第三边为_16. 如图,矩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6,BC=8,点P为AD边上的一个动点,PEAC于点E,PFBD于点F,则PE+PF=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2.0分)17. 解方程:x2-6x+5=018. 计算:(13)-1(3-2)0+27-|-3|19. 参加足球联赛的每两队之间都要进行两场比赛,共要比赛132场,共有多少个球队参加比赛?20.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把AOD沿AD翻折,得到AED求证:四边形AODE

5、是菱形21. 某校为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举办“玩转数学”比赛,现有甲、乙、丙三个小组进入决赛,评委从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三个方面为各小组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甲、乙、丙三个小组各项得分如表:小组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甲908574乙837984丙798291(1)计算各小组的平均成绩,并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小组的排名顺序;(2)如果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按照5:3:2的权重确定各小组的成绩,哪个小组的成绩最高?为什么?22. 如图,折叠矩形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4,BC=5求(1)BF的长;(2)EF的长23. 如图,直线AC:y1=

6、2x+3与直线BC:y2=-2x-1(1)求两直线与y轴交于点A、B的坐标;(2)求两直线交点C的坐标;(3)求ABC的面积24. A城有肥料200吨,B城有肥料300吨,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D两乡从A城运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是每吨20元和25元,从B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24元,现在C乡需要肥料240吨,D乡需要肥料260吨,设A城运往C乡的肥料量为x吨,总运费为y元(1)写出总运费y元关于与x之间的关系式;(2)当总费用为10200元,求从A、B城分别调运C、D两乡各多少吨?(3)怎样调运化肥,可使总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25. 如图,正方形ABCD

7、中,M是AB的中点,E是延长线上一点MNDM,且交CBE的平分线于N(1)若点F是AD的中点,求证:MD=MN;(2)若将上述条件中的“M是AB的中点”改为“M是AB上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如图所示,则结论“MD=MN”是否成立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不能与合并,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2,能与合并,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不能与合并,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不能与合并,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和二次根式的性质等知识点,能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2.【答案】D【解析】解

8、:A、22+32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82+5211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C、12+1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答案进行逐一判断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若三角形的三边符合a2+b2=c2,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记住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属于中考基础题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判定;【解答】解:A.由AB=CD,ADBC,无法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可能

9、是等腰梯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由AB=CD,ABCD,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ABCD,ADBC,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AB=CD,AD=BC,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4.【答案】C【解析】解:a=1,b=-2,c=3, =b2-4ac=(-2)2-413=-80, 所以方程没有实数根 故选:C把a=1,b=-2,c=3代入=b2-4ac进行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方程根的情况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a,b,c为常数)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

10、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5.【答案】C【解析】解: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BC=2DE,DE=4,BC=24=8故选:C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有DE=BC,从而求出BC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中位线是三角形中的一条重要线段,由于它的性质与线段的中点及平行线紧密相连,因此,它在几何图形的计算及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6.【答案】D【解析】解:这组数据中9出现2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9,平均数为=,中位数为=,故选:D根据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此题考查了平均数、

11、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熟练掌握定义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7.【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得,x+2=0,y-3=0,解得,x=-2,y=3,则yx=,故选:B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出x、y的值,再将它们代入yx中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8.【答案】A【解析】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CD=90,DCE=90,又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F=45,ACE=DCE+ACF=135,CE=CA,FAC=E=(180-135)=22.5AFD=FAC+ACF=22.5+45=67.5,AFC=180-67.5=112.5,故选:A由图知AFD=F

12、AC+ACF,即求出FAC,ACF的值,可知AFD的度数,进而可求出AFC的度数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答案】B【解析】解:直线y=-3x+b,k=-3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又-2-11, y1y2y3 故选:B先根据直线y=-3x+b判断出函数图象的增减性,再根据各点横坐标的大小进行判断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10.【答案】D【解析】解:把x=4代入方程x2-5mx+12m=0得16-20

13、m+12m=0,解得m=2, 则方程为x2-10x+24=0, (x-4)(x-6)=0, 所以x1=4,x2=6, 因为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恰好是等腰三角形ABC的两条边长, 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三边分别为4、4、6;4、6、6, 所以ABC的周长为14或16 故选:D先把x=4代入方程x2-5mx+12m=0得m=2,则方程为x2-10x+24=0,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得到x1=4,x2=6,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确定三角形三边长,然后计算对应的三角形周长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考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1.【答案】x1【解析】解: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先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12.【答案】丙【解析】解:S丙2S甲2S乙2,成绩最稳定的是丙,故答案为:丙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x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