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每日一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918878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每日一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每日一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每日一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每日一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每日一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每日一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每日一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含答案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2015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 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不受尘 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 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 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

2、 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 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 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翻译成英语是 plum,就是李子,迟疑 了一下,就说 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 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 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

3、天开放,中国 人最喜欢,经常把它画成画挂在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 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 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 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 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

4、道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 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 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员,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 弃官丢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 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 2 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 有一首写梅花的七律,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鳌头,无人能比。“

5、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 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 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 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 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 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 种绝

6、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 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 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有一次和一个西方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 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 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的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 在与世界相遇

7、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 (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 赏析。 【参考答案】 示例:从作者名字的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为主要线索来谋 篇布局,对梅花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丰富与深入,凸显了梅花独异的美感和魅力, 构思巧妙而自然。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 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试题分析】 3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

8、满月的光里,总该另 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 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xi)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 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 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

9、以 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ch)的妙处 (ch)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o nu)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 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 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 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

10、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 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 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 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qin)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 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

11、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 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 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 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 4 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 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12、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 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 熟好久了。 (注)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过知识分 子。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 1927 年 7 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 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

13、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 全文共 10 个自然段落,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可以划分成四个大部分:缘由、去荷塘、观荷塘、 离荷塘。 第一部分缘 由: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第二部分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 冷、幽僻的环境) 第三部分观荷塘:第四段:月下荷塘。第五段:塘中月色。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四部分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

14、;这正是夜阑人静 出游观赏荷塘的缘由:欲派遣苦闷之情。 B第三自然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心理描写照应了上 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句话。 C第四自然段所写月下荷塘景物依次是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观察角度是由远而近,由上 而下,由静而动。 D第五段结尾“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句话运 用通感,用视觉来比喻听觉,表面光与影的和谐。 2第二自然段写荷塘的环境,写这一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 3第 7、8 自然段写荷塘月色中的人。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风俗,表现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美好生活 的

15、追求和对故乡的惦念,其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析。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松堂游记(节选) 朱自清 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 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 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中间便是松堂,原是一座石亭子改造的,这座亭子高大轩敞, 对得起那四围的松树,大理石柱,大理石栏杆,都还好好的,白,滑,冷。白皮松没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 净几,坐下来清清楚楚觉得自己真太小。在这样高的屋顶下,树影子少,可不热,廊下端详那些松树灵秀的 姿

16、态,洁白的皮肤,隐隐的一丝儿凉意便袭上心头。 堂后一座假山,石头并不好,堆叠得还不算傻瓜。里头藏着个小洞,有神龛、石桌、石凳之类。可是外 边看,不仔细看不出,得费点心去发现。假山上满可以爬过去,不顶容易,也不顶难。后山有座无梁殿,红 墙,各色琉璃砖瓦,屋脊上三个瓶子,太阳里古艳照人。殿在半山,岿然独立,有俯视八极气象。天坛的无 梁殿太小,南京灵谷寺的太黯淡,又都在平地上。山上还残留着些旧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时在西山练健锐云 梯营用的,在阴雨天或斜阳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云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样,前年 春天倒下了,看着怪不好过的。 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都谈,又赌背诗词,有 时也沉默一会儿。黑暗也有黑暗的好处,松树的长影子阴森森的有点像鬼物拿土。但是这么看的话,松堂的 院子还差得远,白皮松也太秀气,我想起郭沫若君夜步十里松原那首诗,那才够阴森森的味儿而且 得独自一个人。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