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每日一题周末培优2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918692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每日一题周末培优2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每日一题周末培优2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每日一题周末培优2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每日一题周末培优2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每日一题周末培优2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每日一题周末培优2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每日一题周末培优2含答案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末培优 【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积微,月不胜(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2)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3)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輶(4)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注释:(1)胜,超过。本句

2、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2)敦比:注重从事。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3)悬: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4)輶:分量轻。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1)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2)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

3、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取材于吕氏春秋)注释:(1)且:连词,表示转折。(2)管叔、蔡叔之事:指叛逆之事。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不胜月 时间:季节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 戚:为悲伤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相与:一同、都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行:行为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故善日者王 王者敬日B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不可胜日志也C此之谓也 若白垩之与黑漆D察其秋毫 其人拜之以牛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事之至也数 小事出现得很频繁B大荒者亡 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

4、亡C霸者之善著焉 霸主的功业很显赫D赐失之矣 赐,你丢失了机会啊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5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物。请根据要求作答。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标题字数限定25字) 【参考答案】1D2C3D4道德的分量轻得像毛发,民众(却)很少能举动它;你不肯拿回赎金,(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5第一则短文: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第二则短文: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第一则短文:拟标题:“积微”。理由:短

5、文围绕重视积累微小事物,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最后得出珍惜每一天的君主就能称王天下的结论。第一则短文:拟标题:“察微”。理由:短文论证了只有明察秋毫,大事才不会出现过失,作为论据的两个故事,通过“孔子见之以细”,得出“观化远也”的结论。【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D项,行:品行,德行。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答题时把实词和虚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A项,“日”:作名词,每天的日常事情;B项,“胜”:作副词,完,全都。D

6、项,“其”,作代词,那。C项,“之”: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以不译;助词,表停顿,不译。5第题题干是“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本题考查分析和提取短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注意筛选文中的句子,先提取短文中的中心论点句,再概括文中的要点,为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的能力。通读两则短文,了解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情,做事要从小处着眼,善于从小的地方发现问题。由此可知第一则短文采用的是先举例分析论证在得出结论的结构方式,故其中心论点在文后,即“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第二则短文采用的是先提出论点,在举例分析

7、论证的结构,故其中心论点在短文的开头:“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第题题干是“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本题考查给短文拟写标题的能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够透过标题知道短文的内容。两则短文的中心论点分别是: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和“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故标题可以从中提取:第一篇的题目是察微;第二篇明察秋毫。理由:第一篇通过分析三种人对比论证。对比论证证明关注日常小事的重要性;第二篇开篇通过比喻说明世间万物区别非常细微。【参考译文】积少成多之道:一月一记不如一日一记,一季一记不如一月一记,一年一记不如

8、一季一记。人之情往往不在意小事,大事到来的时候奋起振作。于是常常干不过那些专事小事的人们。为什么?因为小事情经常发生,其每天发生的概率大,所以日积月累效果很大;大事情不常发生,其每天发生的概率很低,所以累计的效果并不大。所以善于从每天的日常事务做起的人可以称王,善于每季统计工作成效的人可以称霸,只会亡羊补牢的人很危险,荒淫无度不务正业的人必然灭亡。所以王者注重每天每日的事情,霸者注重每个季书发生的事情,勉强维持的邦国往往是危殆之后才想到难受。而亡国之君直到灭亡的那一天才知道国破家亡,死到临头才知道自己要掉脑袋。亡国之祸往往是悔不胜悔。霸者之显赫可以以时记载;王者之功名,每天都记也记不完。财物货

9、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与之相反,能积微者则速成。诗经大雅蒸民上说:“懿德就像鸿毛,人们却举不动它。”说的就是这的道理。(取材于荀子)假使治乱存亡如同高山与深溪,如同白垩与黑漆,则用不着智慧了,虽愚蠢也可以了,而治乱存亡则不然,似乎可知,似乎不可知;似乎可见,似乎不可见。所以智士贤者共同积心处虑来求得,尚且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所以治乱存亡,其开始时如秋毫,察其秋毫,则大事就不会有过错了。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

10、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从此以后,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的同胞了。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孔子能从细小的事情上看到结果,他对事物的发展变化看得多远啊。 (取材于吕氏春秋)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

11、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

12、,重赦之,乃嚯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家丈人:东家,主人。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1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B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C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D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

13、涕/而去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D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C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心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4把文中画横线翻译成现代汉语。(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