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_诊(521出品,必为精品)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912614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脉_诊(521出品,必为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脉_诊(521出品,必为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脉_诊(521出品,必为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脉_诊(521出品,必为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脉_诊(521出品,必为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脉_诊(521出品,必为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脉_诊(521出品,必为精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21出品,必为精品)脉 诊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定义o脉诊又称“切脉”,脉诊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体表较浅部位动脉搏动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方法。一、脉象形成的原理o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o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有关,也与其他脏腑有密切的关系。 (一)心、脉与脉象的关系o心、脉是脉象形成的主要脏器。心脏搏动是脉象形成的动力;脉为血之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二)气血与脉象的关系o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o气血盈亏直接影响脉道的充盈度。(三)其他脏腑与脉象的关系o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o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的盛衰和水谷精

2、微的多寡,可表现为脉之“胃气”的多少。脉有胃气反映了全身脏腑旺盛和气血阴阳充足,表现在脉动从容、和缓、流利。其他脏腑与脉象的关系o肝:藏血,主疏泄o肾:藏精,为元气之根,亦是全身阴阳之根本。肾气充盛则脉搏重按不绝,尺脉有力,是“有根”的特征。二、诊脉部位和方法(一)诊脉部位o素问三部九候论记有三部九候诊法;o灵枢终始提出人迎寸口互参诊法;o素问五脏别论提出寸口诊法;o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寸口、趺阳、太溪脉的三部诊法。o寸口脉法:始见于内经,难经明确提出“独取寸口”,至王叔和脉经,不仅在理论已趋完善,方法也已确立,发展成当今临床诊病辨证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之一。o寸口位于手腕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动脉(桡

3、动脉),古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o一是由于寸口脉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原穴部位,是脉之大会。o二是脏腑气血皆通过百脉朝会于肺,所以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能比较集中地反映于寸口脉象。o三是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所以,在寸口可以观察胃气的强弱。分寸、关、尺三部寸口脉与脏腑相对应的分属关系o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o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o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疾病。三部九候诊法o又称为遍诊法,见于素问切按上(头)、中(手)、下(足)三部有关的动脉的搏动形象。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

4、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仲景三部脉法o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寸口、趺阳、太溪三部诊脉方法。以寸口脉候脏腑病变,趺阳脉候胃气,太溪脉候肾气。现在这种方法多在寸口无脉搏或者观察危重病人时运用。 (二)诊脉方法o诊脉指法要领概括为三指平齐、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以指目按脉脊,指法有举、按、寻、总按、单诊等。o三指平齐:是指手指指端要平齐,手指略呈弓形,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度左右为宜。o指目:即指尖和指腹交界棱起之处,形如人目,是手指触觉较灵敏的部位。o布指:切脉时还要注意布指的疏密。o小儿一般用“一指 (拇指或食指)定关法”。常用指法1举法 o是指医生用较轻的指力,按在寸口脉搏跳动部位,以体

5、察脉搏部位的方法。亦称“轻取”或“浮取”。 2按法o是指医生用较重的指力,甚至按到筋骨体察脉象的方法。此法又称“重取”或“沉取”。o医生手指用力适中,按至肌肉以体察脉象的方法称为“中取”。3寻法o寻即寻找,是指切脉时指力从轻到重,或从重到轻,左右推寻,调节合适的指力以取脉;或在寸关尺三部指指交替,细细找寻最明显的脉动部位等的方法,统称寻法。4总按o即三指同时用力诊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别寸关尺三部和左右两手脉象的形态、脉位的浮沉等。总按时一般指力均匀,但亦有三指用力不一致的情况。5单诊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形态特征。(三)诊脉注意事项1平息 o平息是指

6、医生在诊病时注意调匀呼吸。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o另一方面,平息有利于医生思想集中,可以仔细地辨别脉象。2体位诊脉时病人的正确体位是正坐或仰卧,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面垫一松软的脉枕,使寸口部位充分伸展。3诊脉时间o诊脉的时间以平旦为最佳。o每次诊脉的时间至少应在五十动。三、构成脉象的要素o文献中以位、数、形、势来分析。o脉位、脉率、脉力、脉宽、脉长、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o脉位、脉率、脉形、脉势、脉律(一)脉位:脉位是指脉动部位的浅深。o浮脉类:浮、洪、芤、革、濡、散o沉脉类:

7、沉、伏、牢(二)脉率:脉率是指脉搏频率的快慢。o数脉类:数、促、动、疾o迟脉类:迟、缓、结(三)脉力:是指脉搏应指的强弱。o虚脉类:虚、细、微、弱o实脉类:实、紧、长、弦(四)脉宽:指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粗脉类:洪脉、大脉细脉类:细脉(五)脉长:指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o脉长类:长o脉短类:短(六)流利度:指脉搏来势的流利通畅度。o滑脉o涩脉(七)均匀度:指脉动周期间隔时间的规律性。p散脉、结脉、代脉、促脉、涩脉(八)紧张度:指脉管的紧急或弛缓程度。p紧急:弦脉、紧脉p弛缓:缓脉、濡脉四、正常脉象o正常脉象是指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亦称平脉。o一息四至,闰以五至,相当于每分钟60

8、10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沉取不绝。o这些特点在脉学中称为有胃、有神、有根。1胃o亦称胃气。o脉有胃气反映了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和机体气血的盛衰。o表现为脉位不浮不沉,脉率不快不慢,脉力不强不弱,脉形不大不小,脉势和缓、从容、流利。2神o脉贵有神。o脉神的特征:柔和有力,节律整齐。3根o脉之有根关系到肾。o脉之有根主要表现在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两个方面;o“尺以候肾”、“沉取候肾”。(二)正常脉象的生理变异1年龄 2性别 3形体 4运动、饮食5精神情志 6四时气候 o素问平人气象论:“春胃微弦”、“夏胃微钩”、“秋胃微毛”、“冬胃微石”。

9、(春弦、夏洪、秋浮、冬沉)7地理环境 8脉位变异 o斜飞脉:寸口不见脉搏,而由尺部斜向手背。o反关脉:脉象出现于寸口的背侧。五、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一、脉位类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其脉位表浅。【临床意义】主表证。o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生理性浮脉可见于形体消瘦、秋季。2、芤脉【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临床意义】芤脉主失血,伤阴。o因突然失血过多,血量骤减,营血不足,无以充脉,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无所附而散于外,故见芤脉。3、革脉【脉象特征】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临床意义】主亡血,失精,半产,漏下。o正气不固,精血不

10、藏,以致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以致脉来如按鼓皮,外强中干。 4、濡脉【脉象特征】浮而形细,势软,搏动力弱。【临床意义】濡脉主诸虚,又主湿。o阴虚不能敛阳则脉浮软,精血不充则细弱;o阳气虚不能收敛脉道,无力运血则松弛软弱;o湿气阻压脉道,阻遏脉道,也见濡脉。5、散脉【脉象特征】浮散无根,稍按则无,至数不齐。 “散似杨花无定踪”。【临床意义】散脉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o气虚血耗,阴阳不敛,元气耗散,故举之浮散而不聚,重按则无,漫无根蒂。6.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其脉位深沉【临床意义】主里证。o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o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故脉沉而无力

11、。生理性沉脉可见于肥胖之体。 7、伏脉【脉象特征】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临床意义】伏脉主邪闭、厥证、痛极;也主阴 阳枯竭。o伏而有力为邪气内伏,脉气不得宣通所致;o伏而无力为气血虚损,阳气欲绝,不能鼓脉于体表所致。8、牢脉【脉象特征】脉位沉,其形大体长,势微弦,力强,坚牢不移。【临床意义】牢脉主阴寒内实,疝气癥瘕。o因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所致。o牢脉见于失血,阴虚等证,便属危重征象。二、脉率类9、迟脉【脉象特征】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临床意义】迟脉主寒证,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o寒凝气滞,阳失健运,故脉象见迟。M如邪热结聚,阻滞血脉流行,也可见迟脉,

12、但迟而有力,按之必实。生理性迟脉可见于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迟而有力。 10、缓脉【脉象特征】一息四至、来去缓慢。【临床意义】缓脉主湿病,脾胃虚弱。o湿性粘滞,气机为湿所困,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以充盈鼓动,则脉缓慢。生理性缓脉见脉来从容不迫,应指均匀。11、数脉【脉象特征】脉率增快,一息脉来五至六至。【临床意义】数脉主热证。o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则脉数有力;o久病阴虚,虚热内生,则数而无力。生理性数脉可见于儿童和婴儿。正常人在运动和情绪激动时,脉率也加快。 12、疾脉【脉象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临床意义】疾脉主阳极阴竭、元气将脱。o疾而按之益坚是阳亢无制,真阴垂危之候;o疾而虚弱无力

13、是元阳将脱之征。生理性疾脉可见于剧烈运动后、婴儿脉。13、动脉【脉象特征】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关部尤显。【临床意义】动脉主痛、惊。o痛则阴阳不和,气为血所阻滞;o惊则气血紊乱,脉行躁动不安。 三、脉形类14、洪脉【脉象特征】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临床意义】洪脉主气分热盛。o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生理性洪脉可见于夏季。附:大脉【脉象特征】大脉脉体宽大,但无脉来汹涌之势。【临床意义】疾病时出现脉大,提示病情加重。o脉大而数实为邪实;o脉大而无力则为正虚。大脉可见于健康人。15、细脉【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临床意义】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

14、;又主湿病。o营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气虚则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故脉体细小而软弱无力;o湿邪阻遏脉道,气血运行不利,也见细脉。生理性细脉可见于冬季。16、长脉【脉象特征】脉形长,首尾端直,超过本位。 【临床意义】长脉主阳证、实证、热证。o阳亢、热盛、痰火内蕴,肝阳有余,使气逆壅盛,脉道充实,故脉象长而硬满,超过尺寸。生理性长脉可见于正常人。“长则气治”。 17、短脉【脉象特征】首尾俱短,不能满部。【临床意义】短脉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o气虚不足,无力鼓动血行,故脉短而无力;o气郁血瘀,或痰滞食积,阻碍脉道,以致脉气不伸而见短脉,则短涩而有力。“短则气病” 18、滑脉【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临床意义】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o实邪壅盛于内,气实血涌,故脉滑。生理性滑脉可见于正常人、妇女妊娠。 19、涩脉【脉象特征】脉细而缓,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临床意义】涩脉主伤精,血少;气滞血瘀,挟痰,挟食。p精亏血少,不能濡养经脉,血行不畅,脉气往来艰涩而无力;p气滞血瘀或食痰胶固,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则脉涩而有力。 四、脉势 20、虚脉【脉象特征】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