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8908943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 的, 有效的, 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 无效的? 解答: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 1) 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 而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 2) 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 问题。 ( 3) 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 的运行展开的, 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 产出) 理论, 所有的分析

2、都是围绕国民 收入( 产出) 的决定展开的。 ( 4)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 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 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 1) 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 既要实现资源 的最优配置, 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 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 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 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 3)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

3、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 即 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 分析方法也不同, 因此有些经济活 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 有效的, 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 无效的。例如, 在经济生活中, 某个厂 商降低工资, 从该企业的角度看, 成本低了, 市场竞争力强了, 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 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 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 整个社 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 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 可以增加家庭财富, 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 社会需求就会降低, 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4、。 2 .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 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 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 属性来加以区别, 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 我们 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 面粉一 定是中间产品, 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 则面粉是中间 产品, 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 则是最终产品。同样, 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 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 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 则它还

5、属于中间产品。 3 .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 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 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 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 而流量是指 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 其大小有时间维度; 但是二者也有联系, 流量来自存 量, 又归于存量, 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 财富是存量, 收入是流量。 4 .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 D P, 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 入G D P? 解答: 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 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 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 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服务, 可被认

6、为创造了价值, 因而公司债券 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 因此要计入G D P。可是政府 1 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 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 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 因而习惯上 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5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 但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 解答: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 即建造新厂房、 购买新机器设 备等行为, 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 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 们购买债券或股票, 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

7、, 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 也不能计入 G D P。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 才算投 资活动。 6 .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 D P, 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 G D P? 解答: 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 D 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 政府给 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 因此属于政府购买, 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 不计入G D P, 并不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 创造了收入, 相反, 是因为他们发生了 经济困难, 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 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

8、政府转 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 包括社会保险税) 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 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 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所以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 买虽都属政府支出, 但前者不计入G D P而后者计入G D P。 7 .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 如营业税) 也计入G D P? 解答: 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 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 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 而是政府的收入, 但毕竟是购买商 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 因此, 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 D P和收入法计得的G D P相一致, 必须 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

9、面计入G D P。举例说, 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1 0 0美元, 这1 0 0美元以 支出形式计入G D P。实际上, 若这件上衣价格中含有5美元的营业税和3美元的折旧, 则作 为要素收入的只有9 2美元。因而, 从收入法计算G D P时, 应把这5美元和3美元一起加到 9 2美元中作为收入计入G D P。 8 .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 D P, 为什么? ( 1) 政府转移支付; (2)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3) 购买普通股票; (4) 购买一块地产。 解答: ( 1) 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 D P, 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 包括社会 保险税) 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

10、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 并没有相应的 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 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 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 相 反, 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 ( 2) 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 D P, 因为卡车生产时已经计入G D P了, 当然买卖这辆卡车 的交易手续费是计入G D P的。 ( 3) 买卖股票的价值不计入G D P, 例如我买卖了一万元某股票, 这仅是财产权的转移, 并 不是价值的生产。 ( 4) 购买一块地产也只是财产权的转移, 因而也不计入G D P。 9 .在统计中, 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 D P、N D P、N I、P I和D

11、 P 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 响? 为什么? 解答: 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 它由政府有关 部门( 一般是社会保险局) 按一定比率以税收的形式征收。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 的, 因此, 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 D P、N D P和N I, 但影响个人收入P I。社会保险税增 加会减少个人收入, 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 应当认为社会保险 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因为一旦个人收入确定以后, 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 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 P I。 2 1 0 .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 对G D P总和会有

12、什么影响( 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 解答: 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 对G D P总和会有影响。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 个国家时, 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 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 D P, 对两国G D P总和 不会有影响。举例说, 甲国向乙国出口1 0台机器, 价值1 0万美元, 乙国向甲国出口8 0 0套服 装, 价值8万美元, 从甲国看, 计入G D 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 从乙国看, 计入G D P的有净出 口-2万美元; 从两国G D P总和看, 计入G D P的价值为零。如果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 两国 贸易就变成两地区间的贸易。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 0台机器, 从收入看

13、, 甲地区增加1 0万 美元; 从支出看, 乙地区增加1 0万美元。相反, 乙地区出售给甲地区8 0 0套服装, 从收入看, 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 从支出看, 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由于甲乙两地属于同一个国家, 因 此, 该国共收入1 8万美元, 而投资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 8万美元, 因此, 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支 出看, 计入G D P的价值都是1 8万美元。 1 1 .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 (a)一银矿公司支付7 . 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 5 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 售价1 0万美元; (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 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 售价4 0万美元。 ( 1)

14、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 D P。 ( 2) 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 用增值法计算G D P。 ( 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 用收入法计算G D P。 解答: ( 1)项链为最终产品, 价值4 0万美元。 ( 2) 开矿阶段生产1 0万美元, 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 0万美元, 即4 0万美元-1 0万美元= 3 0万美元, 两个阶段共增值4 0万美元。 ( 3)在生产活动中, 所获工资共计 7 . 5+5=1 2 . 5( 万美元) 在生产活动中, 所获利润共计 (1 0-7 . 5)+(3 0-5)=2 7 . 5( 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得的G D P为 1 2 . 5

15、+2 7 . 5=4 0( 万美元) 可见, 用最终产品法、 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 D P是相同的。 1 2 .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 书本、 面包和菜豆。它们在1 9 9 8年和1 9 9 9年的产量和 价格如下表所示, 试求: 1 9 9 8年1 9 9 9年 数量价格数量价格 书本 1 0 01 0美元1 1 01 0美元 面包( 条) 2 0 01美元2 01 . 5美元 菜豆( 千克) 5 0 00 . 5美元4 5 01美元 ( 1)1 9 9 8年名义G D P; ( 2)1 9 9 9年名义G D P; ( 3) 以1 9 9 8年为基期,1 9 9 8年和1 9 9 9年

16、的实际G D P是多少, 这两年实际G D P变化多少 百分比? ( 4) 以1 9 9 9年为基期,1 9 9 8年和1 9 9 9年的实际G D P是多少, 这两年实际G D P变化多少 百分比? ( 5) “G D 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 D P的基期的价格。 ” 这句话 对否? ( 6) 用1 9 9 8年作为基期, 计算1 9 9 8年和1 9 9 9年的G D P折算指数。 解答: ( 1)1 9 9 8年名义G D P=1 0 01 0+2 0 01+5 0 00 . 5=14 5 0( 美元) 。 3 ( 2)1 9 9 9年名义G D P=1 1 01 0+2 0 01 . 5+4 5 01=18 5 0( 美元) 。 ( 3) 以1 9 9 8年为基期,1 9 9 8年实际G D P=14 5 0美元,1 9 9 9年实际G D P=1 1 01 0+2 0 0 1+4 5 00 . 5=15 2 5( 美元) , 这两年实际G D P变化百分比=(15 2 5-14 5 0) /14 5 0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