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总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诗人中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是( )A 王维B 盂浩然C 陶渊明D 谢灵运答案:C解析: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也是最早大量进行田园诗创作的诗人谢灵运是南朝宋代诗人,是最早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二人常常被并称为"陶谢"王维、孟浩然均为盛唐代田园诗人2. 诗歌风格以"沉郁顿挫"著称的是( )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辛弃疾答案:B解析:杜甫的诗歌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是情感的悲慨深厚,"顿挫"是情感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3. 《世说新语.任诞》中王子猷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此君"是指( )A 梅B 兰C 竹D 菊答案:C解析:王子猷特别爱竹,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还叫家人种上竹子别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歌啸吟咏后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4.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诗句传达的是( )A 儒家思想B 佛老思想C 墨家思想D 玄学思想答案:B5.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 象征B 比兴C 暗示D 铺陈答案:B6. 擅长七言绝句,人称"七绝圣手"的唐代边塞诗人是( )A 杜牧B 李商隐C 岑参D 王昌龄答案:D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孟子的( )A 教育思想B 学术思想C 等级思想D 民本思想答案:D解析: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下》,明确表达了孟子的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思想8.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描述的人物是( )A 薛宝钗B 林黛玉C 贾宝玉D 王熙凤答案:B解析:诗句是林黛玉在《葬花词》中怜惜桃花、同时自伤命运的两句诗句中桃花的命运正是林黛玉多愁善感性格和凄凉悲苦身世的反映9.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 )A 欧阳修B 韩愈C 杜甫D 白居易答案:D解析:白居易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应当为现实政治服务他提出的新乐府运动的创作主张就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种主张使诗人专注于社会现实,真诚的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很多反映时弊的篇章10. 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秋水》的是( )A 望洋兴叹、祸起萧墙B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C 贻笑大方、分崩离析D 祸起萧墙、分崩离析答案:B解析:望洋兴叹、贻笑大方二词出自《庄子.秋水》祸起萧墙、分崩离析二词出自《论语.季氏将伐颛臾》11. 《饮酒》(其五)中,表现"无我之境"的诗句是(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答案:C解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境界,在"无我之境"的解释中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则称之为无我之境"12.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 )A 《离骚》B 《春江花月夜》C 《短歌行》D 《孔雀东南飞》答案:B解析:《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名篇,该诗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意境空明,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赞誉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也是对它的充分肯定13. 《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 )A 洛阳B 长安C 睢阳D 汴州答案:C解析:安史之乱时,许远是睢阳太守安庆绪攻睢阳,许远向张巡告急,二人遂一起坚守睢阳城14.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B 夸张C 拟人D 排比答案:B解析:题干中两句诗用的是夸张手法把离别的泪与恨比作黄河、华山,极力渲染出离别的哀愁15.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王朝兴衰的主要因素是( )A 伶官B 天命C 人事D 人才答案:C16. 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下列哪部著作( )A 《尚书》B 《论语》C 《左传》D 《战国策》答案:C17. 《垓下之围》中,"虞兮虞兮"的悲歌表现的场景是( )A 乌江自刎B 霸王别姬C 决战楚汉D 东城快战答案:B18. 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不包括( )A 《黄金时代》B 《黑铁时代》C 《青铜时代》D 《白银时代》答案:B解析: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
在三部曲中,作者以喜剧精神和幽默口吻述说人类生存状况中的荒谬故事19. 《我的四个假想澈》中,"战争稍向敌我双方是( )A 父亲与女儿B 父亲与男友C 母亲与男友D 女儿与男友答案:B解析:余光中的《我的四个假想敌》中,充满慈爱的父亲舍不得女儿们,下意识地把未来的女婿当成了"假想敌",并在假想中展开了"爱的争夺战"20.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蚤子"这句话的作者是( )A 毕淑敏B 池莉C 张爱玲D 萧红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话出自张爱玲的散文《天才梦》一个十八岁少女已经认识到了生命的美丽与凄凉共存,生活远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21. 莫言凭借哪部作品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A 《红高粱》B 《檀香刑》C 《生死疲劳》D 《蛙》答案:D解析:莫言凭借《蛙》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蛙》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22. 鲁迅的《复仇》选自( )A 《野草》B 《呐喊》C 《彷徨》D 《坟》答案:A解析:《复仇》是一首散文诗,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23. 2016年春晚歌曲《六尺巷》弘扬的民族精神是( )A 勤劳勇敢B 自力更生C 礼让和谐D 团结互助答案:C解析:六尺巷自清朝时起,就被作为高尚道德的象征物巷子两端的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六尺巷"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24. 不属于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的是( )A 莫泊桑B 契诃夫C 泰格特D 欧.亨利答案:C解析: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他们的创作时间主要集电在十九世纪后半期泰格特为当代澳大利亚女作家25. 关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评述不正确的是( )A 盛赞《解放黑奴宣言》的意义,希望美国兑现承诺B 指出黑人在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倍受压榨C 表达了对平等、自由和幸福的渴望以及为正义斗争到底的决心D 主张以暴制暴,获取最后的胜利答案:D解析:作者在演讲中屡次强调要进行非暴力手段的反抗非暴力反抗者深信世界是站在正义一边的,真正的正义与公平应该是人与人的公平,而不是通过暴力手段强行得来的。
3. 古文翻译题1.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答案:答案:像蜉蝣那样寄生在天地之间,像大海中的一粒米那样渺小2. 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答案:答案:姜氏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3. 臣闻吏议逐客, 窃以为过矣 答案:答案: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4.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答案:答案:祸患往往是从细微小事积累起来的5. 自矜功伐,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答案:答案:强逞个人智慧而不效法古人5. 填空题1. 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答案:到乡翻似烂柯人2. ________,心有灵犀一点通答案:身无彩凤双飞翼3. 明月松间照,________答案:清泉石上流4. 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答案:青海长云暗雪山5. 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答案:苒苒物华体6. 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答案:羌管悠悠霜满地7. 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答案:塞上风云接地阴8.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________答案: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9. 《拣麦穗》的作者是________答案:张洁10. 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和《死魂灵》中的________。
答案:泼留希金7. 文学作品赏析1.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赏析文字: 南柯子.忆旧 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注】①家:句末语气,加强语气沽酒:买酒答案:一个旅人走在江边潮湿的沙路上,远望青山,耳听鸟声,骤然发出"数声啼鸟怨年华"的慨叹,这是旅人此情此景悠然而起的年华虚度的怅恨"凄凉"前面冠以"又是",显然漂泊的生涯已久,凄凉之感常常出现作者以眼前之景随意起兴,情景并茂,为全诗营造出一个醇真的氛围上片主要从空间方面着笔,下片财主要从时间方面构思"白露"表明秋已近半,"晚霞"强调白昼完结看似是在写景,其实隐含的却是人生境况,呼应上片的"怨年华""绿杨堤畔问荷花"写的是实景,杨柳堤岸自古就是送别之处,此时行者看到,自然百感交集荷花亭亭,依稀似旧年模样,行者忍不住去问,曾醉眼浪迹的行人又来了,还记得我吗?词的上片有哀愁之意,下片则表现出一种听其自然、自我排遣的情绪全词从时间、空间两方面构思,意象清悠、淡远9. 词语解释1.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 濯 吾缨濯:答案:濯:洗。
2.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 姝 ?姝:答案:姝:美丽,这里指美丽的女子3. 操吴戈兮 被 犀甲被:答案:被:同"披",穿着4. 字 而幼孩,遂而鸡豚字:答案:字:抚养,抚育5. 越陌度阡,枉用相 存 存:答案:存:问候,探望6.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 殆 矣殆:答案:殆:危险7. 贼 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贼:答案:贼:残害,伤害8. 致知在 格物 格物:答案: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9. 项王嗔目而 叱 之叱:答案:叱:大声怒斥10. 满园中播散着 熨帖 而微苦的味道熨帖:答案:熨帖:心中没有波澜,平静10. 理解分析1. 阅读下面的文字: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请回答:1. 这段文字以"客主不交一言"收尾,妙在何处?答案:突出了二人的性格率真,不拘于世俗礼法2. 从文中可以看出王子猷和桓子野具有什么样的性情?举例分析答案:追求自然,率真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