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现场勘察报告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8890716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防现场勘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防现场勘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防现场勘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防现场勘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防现场勘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防现场勘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防现场勘察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现场勘察报告目 录第一章 被防护对象的基本情况21.1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与所要求的防护级别21.1.1防护单位21.1.2防护部位及防护目标31.2被防护对象的物防设施与人防组织管理概况51.2.1物防设施能力51.2.2人防组织管理措施51.3被防护对象所涉及的建筑物的基本情况6第二章 被防护对象所在地及周边环境情况72.1地理与人文环境72.2气候环境和雷电灾害情况72.3电磁干扰勘察72.4周边环境7第三章 草拟布防方案并对其所确定的防区进行勘察83.1周界勘察及布防方案83.2监视区勘察及布防设计83.3防护区勘察及布防设计93.3.1防护区勘察情况一览表93.3.2

2、防护区布防方案93.4禁区勘察及布防设计103.4.1禁区勘察情况一览表103.4.2禁区布防方案103.5勘察并拟定前端设备安装方案103.6草拟线缆的敷设113.8接地12 根据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第3章3.2节的规定,我们对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勘察内容记录如下:第一章 被防护对象的基本情况 根据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第3章对现场勘察的规定,全面了解和调查被防护对象的基本情况。1.1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与所要求的防护级别 按照GA 27-2002文物系统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勘察的使用情况和藏品情况,确定防护目标的具体区域位置和风险等

3、级情况 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与所要求的防护级别情况如下:1.1.1防护单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GA27-2002文物系统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5.1条:防护级别的确定,原则上应与风险等级相对应,即一级风险单位应达到“5.4.3.1”、“5.4.3.2”、“5.4.3.3”、“5.4.3.4”的各条要求。内各展室、库房、文物修复室及安防中心控制室均为一级风险部位,相应的防护等级为一级。1.1.2防护部位及防护目标功能区域参照标准风险级别防护级别参观区展厅GA 27-2002确定为一级风险部位,防护目标风险级别按文物相应等级确定本建筑物整体为一级防护部位。目标按相应风

4、险等级进行防范禁区监控中心GA 27-2002确定为禁区第一库房GA 27-2002确定为禁区第二库房GA 27-2002确定为禁区第三库房GA 27-2002确定为禁区文物修复室GA 27-2002确定为禁区办公区GB50348-2004普通风险对象1.2被防护对象的物防设施与人防组织管理概况1.2.1物防设施能力位于*,西侧为夯土围墙,文物库房所在建筑紧邻夯土围墙,展厅所在建筑与文物库房所在建筑相邻,监控室位于展厅南侧。1.2.2人防组织管理措施(1) 纪念馆设有专职保卫人员在馆内巡逻。(2) 夜间有保卫处工作人员巡逻。1.3被防护对象所涉及的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建筑物基本情况一览表功能区域建

5、筑结构建筑面积窗户、出入口参观区展厅砖混结构禁区监控中心砖混结构第一库房砖混结构第二库房砖混结构第三库房砖混结构文物修复室砖混结构第二章 被防护对象所在地及周边环境情况2.1地理与人文环境是遗址大规模考古发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专题性。*交界的京当等村,是先周居民的生活栖居地。是在*遗址大规模考古发掘的基础上,于1987年建立的遗址性。经过多年考古发掘,已发现邑城、宗庙、宫殿等遗址。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甲骨文骨片等珍贵文物。建有西周青铜器收藏并展出了这里发现的许多考古珍品 ,尤以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有目前所发现最长铭文(493字)的青铜器毛公鼎;有最大的青铜簋厉王害簋(重30千克多)。此外

6、,还有各式各样的西周板瓦、筒瓦、瓦当,以及西周甲骨文、陶窑遗址等。地址占地面积6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供电单路市电供电2.2气候环境和雷电灾害情况 调查工程现场一年中温度、湿度、风、雷电等的变化情况及持续时间,作为室外系统实际的依据之一。以下是当地气候环境数据: 气候: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极端最高气温427,极端最低气温1 95,年均降水量592毫米,无霜期209天。2.3电磁干扰勘察 周围没有工厂和较大的电气设施和通讯设施,从主观观察来看,防护区域内及其附近没有强电磁存在,不会对安全防范系统造成干扰,不会对系统正常运行产生影响。2.4周边环境 经现场勘察确定周围无噪声及

7、振动干扰。第三章 草拟布防方案并对其所确定的防区进行勘察3.1周界勘察及布防方案馆区围墙因年代久远,局部有损坏,因此考虑在文物库房和展厅所在的建筑使用8光束红外幕栏探测器组成封闭的周界防御。展厅及文物库房等均为平层建筑,外墙为实体墙。因此对于展厅及文物库房的外墙、窗户及门进行内周界的设计。具体防护措施是:1) 在出入口配置红外被动入侵探测器,防止非法入侵。2) 在出口配置出入口控制系统,并在每个门上配置电锁反馈信号。3.2监视区勘察及布防设计的监视区是指中心广场、游客休息区等区域。针对各区域不同的特点和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安装室外被动红外探测器进行防护。在监视区设置室外高速球型摄像机、固定摄像

8、机,这些摄像机的监视范围基本上全部覆盖上述监视区的区域。3.3防护区勘察及布防设计的防护区主要是指展厅等。我们始终遵循前面所述的设计指导思想,结合各区域的布置情况,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相交叉全面布防,构建一套纵深防护体系。3.3.1防护区勘察情况一览表功能区域建筑结构建筑面积窗户、出入口参观区检票室砖混结构3.3.2防护区布防方案1) 展厅(1) 第一道防线-;(2) 第二道防线-。(3) 第三道防线-。(4) 在所有的出入口、通道、游客活动区域、文物展示区均设有和。2) 办公区域出入口及主要通道安装摄像机。3.4禁区勘察及布防设计3.4.1禁区勘察情况一览表功能区域建筑结构建筑面积窗户、出入口防

9、护级别及重点监控中心砖混结构19.8平方米第一库房砖混结构19.8平方米第二库房砖混结构19.8平方米第三库房砖混结构19.8平方米文物修复室砖混结构19.8平方米3.4.2禁区布防方案对禁区的防护始终贯彻纵深防护的原则,结合各区域的建筑布局和藏品布置情况,采用多种报警手段相交叉全面布防,用视频和声音进行复核,并在隐蔽部位安装应急报警按钮;所有的出入口门上都安装门禁系统。1) 库房(1) 建筑物内周界已在周界系统中设计。(2) 出入口安装门禁系统,并在每个门上配置电锁反馈信号。(3) 库房内部设置双鉴探测器和声强探测器进行全方位交叉防护。(4) 设置有摄像机,有效地监看人员活动情况,同时能够实

10、现报警时的图像和声音符合。(5) 设置紧急报警按钮和有线对讲通讯系统。2) 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依据相关规范进行如下布防设计。(1) 出入口安装防盗门,窗户安装防盗网,防盗门上各安装一套门禁控制设备;室外通道安装一台固定式彩色摄像机;(2) 监控中心设置自卫武器;并安装外线、内线电话及无线对讲机。3.5勘察并拟定前端设备安装方案 前端设备初步确定预安装位置,具体详见布防图。(1) 入侵探测器的安装 壁挂式探测器应安装在与可能入侵方向成90度角的方位,高度2.3m左右,并视防范具体情况确定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 吸顶式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上,必须水平安装。 探测器一定要安装牢

11、固,不允许安装在暖气片、电加热器、火炉等热源正上方;不准正对空调机、换气扇等物体;不准正对防范区内运动和可能运动的物体。防止光线直射探测器,探测器正前方不准有遮挡物。(2) 摄像机的安装 安装前应对摄像机进行检测和调整,使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摄像机转动过程尽可能避免逆光摄像。 室外摄像机若明显高于周围建筑物时,应加避雷措施。(3) 监视器的安装 监视器应端正、平稳安装在监视器机柜(架)上。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环境。 主监视器距监控人员的距离为主监视器荧光屏对角线长度的4-6倍。 避免日光或人工光源直射荧光屏。荧光表面背景光照度不得高于100Lx。 监视器机柜(架)的背面与侧面距墙不应小于

12、0.8m 。(4) 控制设备的安装 控制台应端正、平稳安装,机柜内设备应安装牢固,安装所用的螺钉、垫片、弹簧、垫圈等均应按要求装好,不得遗漏。 控制台或机架柜内插件设备均应接触可靠,安装牢固,无扭曲、脱落现象。 监控室内的所有引线均应根据监视器、控制设备的位置设置电缆槽和进线孔。 所有引线在与设备连接时,均要留有余量,并做永久性标志,以便维修和管理。3.6草拟线缆的敷设信息传输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依据 GB 50348 标准的规定,安全防范系应建立专用传输系统。建立自敷专线传输系统,是专门为安全防范系统服务的。专用传输系统由于不受外界的干扰,通信速率快,可使报警信息优先传输。因此

13、,能加快接处警反应速度,从而保障安全管理系统信息传输畅通无阻。本方案采用电缆的传输方式,前端设备的信号通过电缆直接传输到监控中心。草拟电缆敷设方案展厅、库房、办公区域及室外所有的线缆通过直接敷设至监控中心。前端设备到前端控制器的信号传输采用铜缆传输。摄像机到光端机采用SYV75-5视频同轴电缆线进行信号传输,视频传输的最大距离小于300米。前端云台、镜头控制信号采用RVVP21.0信号线进行传输,传输距离小于900米。前端设备的电源供电采用RVV3*2.5电源线进行传输。报警信号总线传输采用RVV41信号线进行传输,传输距离小于300米,增加总线延伸模块后传输距离小于900米。探测器至报警模块选用RVV40.5信号线进行传输3.8接地 1) 测量所有接地极电阻,必须达到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可在接地极回填土中加入无腐蚀性的长效降阻剂或更换接地装置。2) 系统的防雷接地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接地安装最好配合土建施工同时进行。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