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心理学部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890129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松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心理学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宿松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心理学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宿松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心理学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宿松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心理学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宿松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心理学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宿松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心理学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松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心理学部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心理学部分一、认知发展和教育(一)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1)根据感知觉的强度规律,作用与感官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清晰的感知觉(板书、挂图、实物模型大小,教师讲课音量);(2)根据知觉的整体性,时空上接近和相似的刺激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感知(教学内容应分节分段,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板书应注意布局和排列顺序);(3)根据知觉的选择性,对象与背景间的差别越大,越容易被感觉(教具、图表、演示实验、板书,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别);(4)根据知觉的理解性,言语指导在理解知觉对象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们的感知更加迅速完整和

2、准确(教学中,注意言语说明);(5)根据感知的协同规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常常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实现的(调动学生的眼、耳、口、鼻、手参与感知活动);(6)根据感知觉的活动律、活动对象较静止对象更容易被感知(教具:变静为动)2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1. 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性增强;(2)更具稳定性;(3)精确性提高;(4)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2. 良好的观察力的培养:(1)向学生明确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2)培养中学生观察的全面性;(3)增强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社会能力(二)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记忆的种类:形象记忆、情境记

3、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2记忆的品质: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3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识记、保持、再认、回忆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明确识记目的,加强有意识记;(2)加强理解记忆,掌握识记方法和技巧:1)分类记忆法;2)系统记忆法;3)直观形象法;4)谐音记忆法;5)歌诀记忆法;6)联想记忆法;7)操作记忆法(3)尽量减少和避免干扰;(4)合理组织复习: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复习多样化;4)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5)适当过度学习(三)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1想象的概念:想象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深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2学生想象力的

4、培养:(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对事物表象的认识;(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想象力的大门;(3)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四)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1思维的涵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2思维的品质: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敏捷性3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4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五)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

5、解决的因素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认知经验;(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六)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志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监督功能3主意的基本特征:(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转移;(4)注意的分配4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2)利用

6、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2)激发学习动机;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3)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七)皮亚杰人之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算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5)二、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一)情绪、情感及其功能;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1情绪类别:心境、激情、应激、热情2情感类别:道德感、美感、理智感3情绪、情感的功能:调节功能、动力功能、感染功能、信号功能、迁移功能4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二)意志及其品质、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1意

7、志的涵义:意志是人们自觉的确立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2中学生主要意志品质: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3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1)加强目的动机的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2)严格管理教育,养成自觉守纪律的习惯;(3)利用实际行动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4)针对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内容和重点;(5)启发学生的觉悟,引导学生自我锻炼三、个性发展与教育(一)需要的种类、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学生的需要与教育;兴趣及其种类、学生的兴趣与教育1需要的种类:(1)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

8、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学生的需要与教育:4兴趣的涵义: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推动作用。5兴趣的分类:(1)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2)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6学生的兴趣与教育:(二)能力及其类型、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测量、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学生能力的培养1能力的涵义:2能力的类型:(1)按照能力发展高低程序,可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2)按照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3)按照能力所设计的领域,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3能力的差异:(1)能力的水平差异;(2)能力的结构差

9、异;(3)能力的表现早晚差异;(4)能力的性别差异4能力的测量:(1)一般智力测量(最早的智力测量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的称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其计算公式为:智商(IQ)=智龄实龄100;现在公认比较权威的智力测量量表是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其计算公式为:,其中,Z代表个体标准分,X表示测验得分,代表相应年龄群体的平均分,SD是群体得分标准差)(2)特殊能力测量和创造力测量(3)智力测量的标准:(1)信度;(2)效度;(3)标准化信度表示一个测量量表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量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标准化是心理测量最基本要求5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 遗传与营养;

10、2. 早期经验;3. 教育与教学;4. 社会实践;5. 主观努力6学生能力的培养:(1)应用“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气质及其类型、气质与教育1气质的涵义:2气质的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3气质与教育: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1)克服气质偏见;(2)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因材施教;(3)指导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控;(4)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四)性格及其结构、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性格的涵义:性格是人对现实

11、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2性格的结构: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3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家庭、学校教育、同伴群体、社会实践、社会文化因素(五)埃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1埃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23岁);(3)主动对内疚(45岁);(4)勤奋对自卑(611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6)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7)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8)自我整合对失望(成年晚期)2埃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教育工作要针对受教育者的个性特

12、点。对不同的人格类型、不同的人格特质结构,教育的方式、方法都应有所不同。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人格终生发展论还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四、学习心理与教育(一)学习及其分类、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学习的涵义: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的,实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任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2学习的分类:(1)我国

13、心理学家的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2)加涅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和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3学生学习的特点:组织性、依赖性、间接性、基础性(二)学习动机及其分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1学习动机的涵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的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2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1)学习需要及内驱力;(2)学习期待与诱因3学习动机的分类:(1)高尚和低级的学习动机;(2)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学习动机;(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4)一般学习动机和具体

14、学习动机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三)学习动机理论1. 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2.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3. 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4. 成败归因理论(维纳);5.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6. 自我价值理论(科温顿)(四)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1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与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五)迁移及其种类、迁移与教学1学习迁移的涵义:学习迁移也称

15、训练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2学习迁移的种类:(1)正迁移和负迁移;(2)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3)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4)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和重组性迁移3影响迁移的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和定势;(4)教师的指导;(5)学习情境的相似性;(6)学习策略的水平;(7)迁移的媒体4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1)精选材料;(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5迁移与教学的辩证关系:(1)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2)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依据迁移规律六)知识直观的类型、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1知识直观的类型:实物直观、模像(模拟性形象)直观、言语直观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实物直观虽然真切,但是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而模像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因此,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2)加强词语与形象的结合。为了增强直观的效果,不仅要注意实物直观和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