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硕士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16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8888982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级硕士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16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级硕士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16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级硕士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16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级硕士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16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级硕士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16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级硕士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级硕士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16(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2. 古希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基本关系二者是对立关系。1)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想发

2、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其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来源于古希腊文,其早期含义是进行谈话、进行论战的意思。古希腊哲学家把在论辩时揭露和克服议论文中的矛盾以求得真理的艺术叫做自然辩证法。柏拉图把辩证法引入哲学,把它作为研究概念思维艺术的专门科学。2) 形而上学是与唯物辩证法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源于古希腊文,形而上学的本意是“物理学后编”。从黑格尔开始,就把形而上学作为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语,也就是说,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于对世界状况怎么样问题的不同回答。3) 两种对立发展观的具体

3、表现: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3. 古希腊自然哲学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古希腊自然哲学一诞生就以对自然的思考和探索为己任,为后世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拟定了基本命题。如果我们把科学精神分为探索、怀疑、理性和实证四个方面的话,那么希腊自然哲学家们已把探索、怀疑和理性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创造了古代文明的奇迹。这也就为未来理性、理论及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自然哲学的研究方法来看她对近代科学的影响。虽然在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中没有系统的方法论,但也不难在发现后世哲学、科学研究中大行其道的方法论思想火花。他们重视科学,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这都有利于使人们关于

4、自然界的知识系统化,形成理论体系,这是幼年自然科学大战、成长的必经之路。1) 实证思想。自然科学中包括的实证思想,使西方哲学的哲学家们从自然现象中去寻求真理,重视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根据自己所观察的,并结合自己所学,预测未来的事物,而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就是因为能够预见未来事物,虽然当初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对发挥人的能动性,意义是深远的。如果说后来形成的希腊理性科学与近代实验科学相比,无论客观条件限制也罢,思想认识限制也罢,总之是缺少了实证意识,那么在更早期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科学家这里,这种意识似乎更加浓厚些。也就是说,古希腊自然哲学与近代科学更加具有相似性。2)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古希

5、腊自然哲学中,就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为人们正确的看待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西方哲学的发展,这一思想逐步完善,到了黑格尔时代,这一思想业已集大成了,随后在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恩格斯创立了如今仍对科学、哲学研究起巨大方法论作用的自然辩证法。3) 逻辑论证方法。逻辑论证在近代科学(尤其是在数学)中被广泛运用,成为科学理论证明的重要手段之一。要追溯这一方法的起源,仍然要回到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中,这一论证方法为以后逻辑学的发展和不断壮大提供了方法论。4. 中世纪后期经院哲学对近代科学形成的影响中世纪是指“从罗马文明在拉丁西方的终结(约为500年),到通常被称为文艺复兴的艺术与文学的复兴确实已

6、经开始的1450年之间”。中世纪向来被认为是西方科学发展的空白期,然而其主流学术形态经院哲学传承了古希腊哲学的柏拉图主义传统,并使得其关于自然有秩序和可理解信条逐渐成为人们心中不证自明的信念,为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产生大侠啦良好的形而上学基础,以至人们无需再为自然科学何以可能的问题进行争论,而直接进入方法论的探讨和具体学科的研究。经院哲学内部唯实论和唯名论两种具有相互张力的思想构成了近代科学的思想生态。唯实论继承了继承了柏拉图的唯理主义,重视那个看不见的、经验现象背后的本质的理性的世界,认为认识这个世界是需要运用理智而不是感官,特别是需要数学。由于对理智的推崇,唯实论在客观上也加强了对人类理智的

7、积累与训练,发展了演绎的逻辑方法。唯名论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经验主义,引导人们把目光转向对具体事物的经验与观察,由此初步形成了经验还原论的方法,同时,唯名论的基本立场使归纳逻辑得到重视,并且唯名论本身又成为自由探索精神的象征。经院哲学内部唯实论和唯名论的争论等表明了他们对古代文明的有选择、有重点的继承和发扬,恰恰为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经院哲学内部的唯实论和唯名论两种具有相互张力的思想构成的思想生态,也就没有近代科学的产生,所以经院哲学并不如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文化中断,相反它是以另一种形态保留了古代文明的基因,从而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使

8、得近代科学的基本要素逐渐发展并孕育成熟。5. 近代形而上学(或机械论)自然观产生的科学背景(1) 产生的原因:a.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所限,经验材料不足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的内在联系。要进行分析,就必须把自然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暂时割断它同其它事物的过程的联系,把它看成是孤立和静止的。这种研究方法久而久之,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普遍的思维形式,即只注意局部,不注重整体;只注重研究个别,不注重研究一般;b. 由于力学的有效性,用“力”解释一切,把一切都解释为必然、孤立的、片面的看问题,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c. 这种思想方法由一些思想家进行哲学概括,使之理论化,并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取得了

9、固定的形式,形成了形而上学自然观。(2) 作用: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这自然科学冲破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反对抽象的思辨强调经验的和实证的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去研究对象,把对象分析还原为它的终极组成因素,然后在思想中把这些因素重建为一个整体。这种研究方法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受它影响,当时的研究者在研究自然界的时候,把它分成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及其多种多样的解破形态进行研究,

10、从而促进了最近四百年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后来深入研究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过程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材料。(3) 危害:当这种思维方式成为一种理论化、系统化和固定化的世界观时,就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成为通向唯心主义的桥梁和束缚科学发展的桎梏。a. 对科学发展的阻碍:光学中微料说压制波动说,热学中热素说压制分子运动说,化学中燃素说压制氧化说,电学中电流体说盛行;b使得8世纪自然科学在自然观上低于古希腊,甚至导致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目的论。6. 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恩格斯这句话是对近代科学革命和近代科学发展中科学与神学的关系的一个论

11、述。 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经济和生产发展的推动下,近代自然科学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它到处寻找,并且找到了一种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的外来的推动力作为最后的原因。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1)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哥白尼革命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这本书是自然科学向封建神学权威统治争生存、求解放、宣布自己独立的宣言。在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首先论述了地动说,驳斥了地球不动的谬论。接着提出并论证了地球并不在中心,太阳是宇宙中心的“日心说”观点。从而推翻了独霸天文学领

12、域长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的地心体系,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统治的基础。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宗教神学展开了殊死的斗争,是自然科学从血泊中顽强地生长起来。这些先驱们树立起了科学的献身精神,为后来追求真理的人们树立起一面旗帜,鼓舞他们为真理而斗争。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已从神学中解放出来。(2)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点科学基础:牛顿力学牛顿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对伽利略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第三定律是由瓦里斯、雷思、惠更斯发现的,牛顿进一步总结,并同前两条定律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作为动力学基础。以牛顿的名字命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一个时代科学研究成果的系统综合。牛顿所总结的力学三定律和

13、他所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的力学定量地统一起来。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宏观低速运动的一次大的飞跃,是近代前期科学发展的伟大里程碑。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很好地解释了天体的运动,可是如果追问天体最初为什么会运动时,牛顿就不能坚持从自然的原因解释自然,而滑向了唯心主义,向神学妥协,投入神的怀抱,认为天体的最初运动是上帝的第一推动的结果。 近代前期学科的开端,哥白尼给神学写了绝交书,把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而到了牛顿,又同神学相妥协,把神学引入科学。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它说明了科学家不能满足于自发的唯物主义信念,而必须自觉地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才能同唯心主

14、义、形而上学完全划清界限,才能使科学工作健康的发展。7. 近代后期有哪些科学成就率先突破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束缚?为什么?(1)天文学的新概念: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75年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提出了太阳起源的星云假说。星云说是人类认识史上第一个科学的天体起源学说,它从物质自身具有吸引与排斥的对立统一来分析天体的发生与发展。它不仅在科学上为现代天体演化学奠定了基础,从而推动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也在哲学上为辨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天文学方面的论据,它既批判了“宇宙神创论”又否定了“神的第一次推动”。恩格斯评价说,康德的星云假说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拉普拉斯是历史上从机

15、械自然观向辨正自然观过渡的代表人物,他的宇宙系统论在太阳系起源问题上坚持自然科学唯物主义。(2)地质学的新理论英国地质学家赖尔1830年出版了他的地质学原理。他提出了地质渐变理论,认为促使地壳的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不是上帝和其它神秘的作用力,而是永远不停的进行着地质应力,从而抨击和否定了当时的“灾变论”。由于赖尔的地质渐变理论使人们认识到地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不断生成变化的,这就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又一个缺口。(3)物理学的新综合物理学领域19世纪的两个最重要的发现: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和电磁理论的建立。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是19世纪40年代由五个国家的至少六、七种不

16、同职业的十几位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力学、热力学、电学、化学等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揭示了自然界的统一性。法拉第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为电磁学奠定了基础。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的预言1888年被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试验加以证实。电磁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光电磁现象的统一性,在那种认为光电磁互不相干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又一个缺口。(4)化学上的新发现化学领域19世纪有三个发现,一个是道尔顿阿伏伽德罗的原子分子论,第二个是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第三个是维勒的草酸和尿素合成。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科学假说,完成了近代化学发展中的一次重要的理论综合。阿伏伽德罗的分子假说成为说明物质构成和化学反应机理的原子分子说,这一学说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以它的辨证性质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又一个缺口。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