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联盟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培育机制研究(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888873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知识联盟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培育机制研究(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知识联盟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培育机制研究(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知识联盟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培育机制研究(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知识联盟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培育机制研究(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知识联盟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培育机制研究(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知识联盟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培育机制研究(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知识联盟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培育机制研究(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知识联盟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培育研究索柏民(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沈阳 110034)摘要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标志,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产业集群中的知识资源的有效获取、分享与利用,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联盟,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其培育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思路。关键词知识联盟;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培育Research on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Industry Cluster based on Knowledge Alliance TheorySuo Baimin(Manageme

2、nt School,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Abstract: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industry cluster is the key signal during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Its form and improvement depend on the knowledge acquirement, sharing and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resource in industry. Knowledge Allian

3、ce in industry cluster create the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industry cluster and provide the idea for building its cultivating system.Keywords: knowledge alliance, industry cluster, innovation capability, cultivating一、引言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

4、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中小企业在实践中认识到产业集群的重要性,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目的主动建立或者自然形成一系列的产业集群,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产业集群曾被看作是促进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的最佳实践模式。但是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业集群也面临着来自人力资源短缺、市场拓展缓慢、创新意愿不强和制度环境薄弱等各种创新方面的问题的困扰。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面对产业集

5、群的研究来看,尽管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归纳起来,可以确定的是,目前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依据:(1)外部经济效应;(2)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3)学习与创新效应。应该说,产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激烈竞争的压力,不甘人后的自尊需要,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它企业,这种创新的外部效应是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和提升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正是基于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第三方面的依据,旨在通过借助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联盟的建立和运作,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育创造条件,并在

6、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培育机制。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一)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内涵1.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概念集群创新能力界定为蕴含在产业集群整体组织结构中的有利于交互式创新活动的程序性知识总和,体现为集群在搜索与获取外部知识、共享与交流内部知识、协同与整合互补性知识单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造和积累新知识等方面的总体能力,其载体主要是集群企业间、企业与各类机构间以及企业与集群外主体间一套相对稳定的网络化关联机制(周泯非,魏江,2009)。2.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从构成来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四类要素(周泯非,魏江,2009),每一类要素的集合则代表着一种特定的

7、子能力。第一类要素是通过知识溢出机制实现集群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和扩散能力;第二类要素是通过主动协作将集群内具有不同知识基础的企业和机构按特定方式排列组合,从而实现相互间多重知识的互补和整合能力;第三类要素是在集群企业国内外供应链关系的基础上,使外部知识逐渐融入集群企业原有知识基础,促进其渐变式增长的知识渗透能力;第四类要素是促进集群企业建立外部协作关系,推动集群主动搜索、消化和吸收外部知识的知识搜索与转化能力。从上述四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来看,每一类要素的形成与提升均与知识价值链上的某一或者某几个过程(或环节)密切相关;另外,这些过程(或环节)的实现往往发生以产业内的不同组织(企业)之间

8、,这些活动的实现需要这些组织(企业)相互存在某种协作和配合,或者在其基础上,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达成某种合作的意向,建立这样一种同盟知识联盟。因此,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形成、提升与发展需要以知识联盟为基础,并建立相应的培育机制。(二)知识联盟的内涵1. 知识联盟的概念知识联盟是不同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彼此之间知识利益和目标关系达成某种交换或者默契的一种表达。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知识链的链条,同时,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它又可以参与多个知识链的运作,因而不同的知识链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些交叉,当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间建立一种知识创新的联合体时,一个知识联盟就形成了。知识链不仅存在于各个企业的内部,同时也存在于各个企业

9、或者各个社会群体之间,因而知识联盟就是上述不同利益群体的知识链相互交错所形成的知识网络。2.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知识联盟无论产业集群还是知识联盟,由于二者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学习和创造知识,且各自内部都形成了较成熟的知识创新和传递机制,并拥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因此,二者相互融合,建立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知识联盟具有可行性,并且一方面从个体层面能够推动产业集群中各个企业的知识创新度提升和提高彼此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从群体层面可以增强整个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力创新能力(于立华,唐锦铨,2011)。在产业集群内部,各个成员企业基于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提高知识资源运作效率的目的建立起来各种形

10、式的联盟。这些联盟不仅可以实现在所属产业领域内的分工合作,专注于在各自的产业链环节中发挥其核心能力,实现产业价值链的高效运作,而且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与同一环节中不同企业间还可借助于知识联盟的建立更好地实现彼此间的知识获取、利用、转移、共享与创新。在这样的组织里,企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知识资源满足完成生产和管理实践工作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同联盟内其它企业进行与本产业生产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产品与市场知识的交流、交换、转移和共享,不断增加企业与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存量,提升企业和产业集群的生产效率与知识资源运作效率,并最终达成产业本身及其内部成员企业的知识资源的增值与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高。三、

11、基于知识联盟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培育路径(一)构建基于知识联盟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一般意义上的网络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组成要素:主体、活动和资源。产业集群主要是由拥有相关技术和市场的企业,高校、技术交易中介和业服务中介等相关支撑机构在区域的有效聚集而形成的,产业集群的成员(包括机构或者个人)是资源(特别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他们以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合作研究与开发、各种形式资源的共享、开展协作性生产和销售等活动而将彼此紧密联系起来。因此,产业集群就具备前面提到的网络的三个要素,也就成了由生产商、供应商、辅助机构和本地劳动力市场所组成的网络化组织,因而就具备了更为积极和强大的协同作用。就创新而言,产业集群

12、的创新有别于企业个体的创新,它更突出地表现为多方参与的基于知识联盟的以知识资源获取、分享、传播、应用为主要活动的创新。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就是产业集群各个行为主体(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在协同知识创新和交互作用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产业集群内部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是一种地方性的创新网络。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也是由二类主体构成:一是产业集群网络中的企业及其支撑产业,二是制度基础机构(Ashiem B. T. and Isaksen A.,2002)。这两类主体是知识资源的载体和知识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组织者和执行者。企业及其支撑产业是产业集群的基本

13、创新主体,包括供应商、主导企业、用户和相关企业四个方面,这四方面因素既是知识联盟中的重要构成者,即知识创造者、传播者和应用者,同时也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核心。这些主体的目标、活动方式、作用可能存在显著的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产业集群中知识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执行者,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是由它们的知识创新活动体现出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制度基础机构包括高校及科研机构、创新资金供给机构、其它中介机构(如行业协会、咨询机构、技术交易服务机构等),对产业集群中知识创新活动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创新要素的供给者和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产业集群网络是技术网络以及各类商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总和,是知识资源和其他与之相

14、关的各类资源和要素流动的关键渠道,也是知识资源在扩散过程中创造价值及增值的“价值链”。网络的结点及其互动关系,决定了结点之间知识资源及其他要素流动的方向、强度以及结点之间的协同程度和效果。其运行规律和准则遵循知识联盟的相关要求。(二)构建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导向型文化如果希望产业集群中的知识资源获取、沟通、共享和创新的活动顺利进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良好培育,就应该有目的的构建一个有利于一种有助于知识共享,尊重知识和互相学习的文化,一种宽松、自由的文化,一种产业和成员企业之间实现“共赢”的文化(张建华,刘仲英,2003)。达文波特和普鲁萨克(Thomas H. Davenport & Lauren

15、ce Prusak,1997)指出,乐意接受知识的文化是知识管理项目成功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构建“知识导向型”文化的价值体系是减少知识扩散和分享障碍的一个有效方法。“知识导向型”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对知识有积极的取向;文化中没有知识禁锢;知识管理项目的类型适合其文化。“知识导向型”文化的关键要素是在一个持续学习、共享和鼓励尝试的环境中营造一个诚信和开放的氛围。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各级成员对知识有积极的倾向和强烈的意愿,这些驱使他们自由地探索知识,并且他们的知识创造活动能够得到产业集群各方的支持。同时,产业集群各成员也愿意同其他人交流与共享知识、经验和技能,不必为分享他们的知识、技能而担

16、心失去自身优势和损害自身的利益。四、结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牵涉到产业集群各成员在知识创新活动中的直接参与情况和单位贡献程度,而且还要受到来自产业集群外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因素和内部各成员间的关系,内部文化、制度等相关要素的制约,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既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又要采用多种方法加以分析。本文则是重点考虑了创新主体因素的作用,借助知识联盟和网络的观点来分析培育的路径,同时兼顾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尝试为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的培育提供一个启示。参考文献1周泯非,魏江.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概念、要素与构建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31(9):9-17.2于立华,唐锦铨.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联盟知识创新过程模型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11(2):33-36.3Ashiem B. T. and Isaksen A. Reg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